张巧钦
数学学科抽象、严谨的特点以及对于数学学习“再创造”的要求较其他学科要高,导致数学教材不能完全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的思维和理解力。因此便需要一线教师不单单研读好教材,更需要了解学情,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成为“孩子王”,准确把控学生的思维动态,通过“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活灵活现的思维活动,从而帮助学生相对独立地完成知识的建构活动。如何在教学中把脉学情,促进有效探究?笔者针对该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抓住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合胃口”的情境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平时更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因此主动学习应从他们的兴趣点入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育环境今非昔比,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各类信息,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对于将要在课堂中学习的数学知识要比我们想象中懂得多。教材中的一些情境图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已大打折扣,自然也不易激起他们的兴趣,思维也就无法完全打开。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将教材情境换成学生喜欢的内容,打开学生封闭的思维,引领他们自主探索、想象,进而建构新知。
例如,笔者教学人教版四上“田忌赛马”一课。笔者考虑到这个故事学生已经看过,挑战性不高,并不能很好地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更不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比大小”游戏是学生喜欢的,于是笔者重组教材,创设了贯穿全课的“比大小”游戏。
游戏1:设置两组大小相差不大的数(每组3个数字),先让学生选一组数,再让他们先出。此时,学生会选数字大的一组,认为必胜,比赛的结果却输了。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笔者引导他们观察发现教师是用了策略“用最小数对最大数”,在输掉一局的情况下,剩余的两个数就都比他们大。
游戏2:教师提出问题:“用原来的数,如何才能赢老师?”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对策,再应战。通过思维碰撞,想到只要让教师先出,就能获胜。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并提升思维,游戏采用了两次同桌对战。同桌一人代表教师,一人代表学生。对阵1:教师先出。探索教师是不是怎么出牌都会输?对阵2:学生先出结果会怎样?两次对阵后思考:①从两次对阵中,你发现了什么?②为什么先出会输?③要想赢该怎么做?在本环节游戏中,学生自主发现用上“最弱对最强”这一策略之前,还要先用“让对方先出”的策略。比赛时需要全盘考虑,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游戏3:教师换成拿数字大的一组,学生拿数字小的一组。有了之前的操作经验,学生抱着必胜的信心。此时,教师可以将两组数字间的差距放大(如4,5,6与7,8,9)。一出示,学生在实际操作后便发现:当数字相差很大时,原先得出的策略无法使用。不知不觉中引出了游戏必胜的首要条件是:两组数字相差不大。
在多次“比大小”的游戏中,笔者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层层深入找到获胜的策略,经历“做数学”的全过程。在寻求最优策略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以“比大小”的游戏贯穿整节课,学生被有趣的课堂吸引,他们自始至终兴致盎然,收获不言而喻。
二、抓住原有认知冲突,设计核心问题
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建构,都需要经历“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过程。在这样不断循环中,学生的认知得到丰富、提高与发展。当学生的原有认知不能解决新的问题时,由此产生学习新知的内在动力是最强的。如果教师在这新旧知识的断层处设计核心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斗志,还能统领整节课的探究活动。
例如,笔者教学人教版四上“画角”一课。笔者发现教材中呈现的是用量角器画出60度的角,而实际上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经验用三角尺画出60度的角,即特殊角度的角。为此,笔者在教学前让学生准备三角尺与量角器。笔者先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画出60度的角,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绝大多数想到借助三角尺上的60度角画出,只有个别学生用量角器画。
接着,笔者让两位画法不同的学生带上工具到讲台前展示,并叙述是如何画出60度的角。第一位学生是用“描”的方式将三角尺上60度的角画下来的。第二位学生详细介绍了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此时,有学生表示用量角器量太麻烦了。笔者并不做出评判,先鼓励学生,再提出问题:“你能画出一个40度的角吗?”学生发现三角尺上没有40度的角,不能直接画出。笔者問道:“这时候怎么办?”用量角器画角的学生骄傲地说:“用量角器就可以画,三角尺只能画出特殊的角,它有局限性。”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此时让学生打开课本自学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他们学习起来就格外认真。
利用核心问题“你能画出一个40度的角吗”,学生自主发现了用三角尺画角的局限性,激发了他们学习用量角器画角的欲望。这样处理教材,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我要学”的理想学习境界,也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本质的重要性。
三、把握学生“真问题”,分步设计教学内容
因为学生学情及教学环境的不同,教材中教学例题的容量有时候并不适合当前教学任务。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因人、因地制宜,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分析教材和学生学情,找到困扰学生的“真问题”,并据此重构教材。教师有时可以将1个教学例题分成两个课时,尤其是对知识易混处,可以大胆做“加法”,达到分散重难点的目的。
例如,人教版四上“商的变化规律”一课,教材的一个数学例题包含了三条规律。再加上学生之前学的积的变化规律,一般学生极易混淆。笔者考虑到两个方面问题:①我们的教学是面向全体,不能仅满足学优生的学习需要。商的变化规律比积的变化规律对于学生来说更难掌握;②如果一节课内将商的变化规律与不变规律一起教学,会导致教学活动无法深入,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的本质。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对这节课做了“加法”。从除法的意义入手,以学生感知数学本质为目标,教学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力,用两个课时完成该例题教学。即先教学商的两条变化规律,再教学商不变规律。实践证明,经过做“加法”后的学习内容,学生能够感知商的变化规律背后的数学本质,这样的学习更深刻,减少了学生因规律之间的混淆而导致的困扰。
一线教师除了需要潜心钻研教材外,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找到学生的“真问题”,设置“核心问题”,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不断地思考探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索活动,体验到自主学习的快乐。这才是有效的课堂,才是学生的“真课堂”。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滨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