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
摘 要:数学教学是一种智慧的交互,是一种思想的碰撞。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深度解读教材、挖掘教材的有益因素,科学地加以引导利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活力。让学生经历必要的实践探索,能够刺激学生的神经,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让学生学会反思感悟,就一定能刺激学生的内在需求,使其学习更具主动性。用评价激励学生努力,是一种理智的选择,因为赞赏会让孩子饱含激情,会使他们快乐地学习。
关键词:实践;兴趣;感悟;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挖掘教材以及生活现象中所蕴含的有益因素,创设诗意般的情景,营造愉悦的探究氛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得对知识强烈的渴望渐变为一种求知的“自我需要”,从而让数学学习充满活力,闪烁个性。
一、引导学习实践,激发探索兴趣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本身就建立在指尖上。也只有学生的手动起来,他的兴趣才会浓烈起来,这样的学习投入才会愈加专注。同时,他们的思维也会随着操作的深入而逐渐活跃起来,进而使得数学学习充满情趣,闪烁着智慧。
如,在“千克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就设计一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中获得感知,形成千克的初步表象,进而初步认识千克。
一是设计“称红枣”活动。准备不同包装、质量不等的红枣。先指导学生掂一掂,说出哪一袋红枣重些,哪些是轻的。“你认为哪袋红枣最接近1千克?”此时,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其次,引导学生运用电子秤等测量工具称一称每一袋红枣的质量,并让他们大声地读出质量。第三,找出1千克的红枣,再掂一掂,进一步感受1千克拎在手上有多重,得出1千克的感觉。
二是设计“估一估”“比一比”活动。首先引导学生猜想1千克的苹果大约有多少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对应的个数。此时会很多的看法。“到底哪个同学的猜测比较准呢?有没有办法来验证猜想呢?”“很简单啊!用秤称一下不就出来了吗?”此时,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实验,称量出1千克苹果,数一数苹果的个数,再比較归纳得出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
三是设计“找1千克”的活动。“既然我们大家都认识了1千克的红枣、1千克的苹果有多重,你还能找出自己身边的1千克物品吗?”“3个梨子大约有1千克。”“我家的那袋糖就是1千克的。”“1个柚子比1千克重些。”“2袋食盐刚好是1千克”……
案例揭示了教者的匠心,为帮助学生建构1千克的认知表象,设计了多层次的学习实践活动。一方面设计称一称、掂一掂,建立1千克的重量大小的真实感受。另一方面通过估一估、比一比的操作活动,缩小学生对1千克重量的宽泛感受,初步确立1千克的理性感知。第三是设计找一找活动,让学生探寻身边的1千克,从不同材质的物体着手去把握1千克的实质,体验1千克的质感。因为是学生身边的事例,是学生真切的体验互动,所以每个学生都在思考着、反思着、体验着,这些活动不仅丰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把知识拓展到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有利于学生更科学地感知1千克的大小,深化对1千克的认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二、指导学习体悟,激发探究兴趣
学习不只是接受,还是一个不断反刍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得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领孩子们去感悟现象、感悟知识,从而在感悟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让数学学习更具自主性和主动性,并迸发出创新学习的活力。同时,教师还要在学生知识学习和接受的过程中灵活地引导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对数学内涵的欣赏和追求,使他们在感悟的过程中领略数学的魅力,体味学习成功的快乐。
一是在学习体验中感悟数学的“美”。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必然会散发出独有的文化意蕴。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得善于把握教材的特征,精准地嫁接知识所隐含的美学底蕴,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受到美的熏陶。我们深知,数学是由线条、图案和色彩、数字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蕴含的视觉之美,虽不如体育中的造型、动作、力量的美,也不同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听觉美,但其却拥有这些学科所无法比拟的理性美、思考美,它需要反刍,需要不断回味,才能感受其醇香与芬芳。
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首先就得设计轴对称图形的展播,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城楼,奇美壮观的埃菲尔铁塔,可爱的蜻蜓,精美的飞机,漂亮的奖杯等,让孩子们在观察中感受对称的美,在比较中领略对称的美。欣赏之下,学生对对称美的感受会愈加深刻。
当然,数学中还有很多美的所在,比如图形的工整之美和变形之美,数字的简洁之美,公式的统一之美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引导,让孩子们去发现、去领悟,从而在美的享受中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二是在学习探究中感悟数学的“趣”。如果在数学教学中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那么这样的教学活动必定是完美的,这样的学习活动也一定是活力四射的。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就得科学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深挖数学之美与文化历史,并通过诗意般的情境、民主和谐的氛围感染学生,使他们体味数学的趣味,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练习课”教学中,首先设计一组基础题,让学生一边练习(巩固计算的方法与算理),一边指导验算(深化笔算乘法的经验)。其次,设计合作练习题,如63×11,31×11,14×11,26×11,让学生自主练习、小组研究,“计算后你有什么发现?”“在竖式计算中我发现把11作为乘数,那么两次的乘积几乎是一样的,就是错开来一个数位。”“就以63×11为例,乘积的开头、末尾还是63,中间的数是9,好像是由6+3得来的。”“你真聪明,大家也来试试看,他的思考到底是不是正确的?”“一样的,31×11的积两端就是3、1,中间的数是3+1=4。”“我发现一个两位数乘11,乘积的两端就是原来的两位数,再在中间添上一个数——两位数的数字之和。”“哦!我记得一篇数学小论文中有这样的结论,两位数乘11,乘积就是两边一拉,中间一加。”“真爱学习,用这个结论去试试其他的习题,自己也可以举例再次实践一下。”
從上述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只要我们教师有一种理性的预设,学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创新,也会闪现出出人意料的智慧。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并给学生尝试的时空,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展露,获得有效生成。给学生学习体验和反思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就必定充满活力,闪现创新的光芒。
三、给予激励评价,促发探究热情
“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无不渴望获得肯定,成年人都是如此,孩子就更需要了。”是的,“好孩子都是被夸出来的”就是最基本的写照。孩子需要肯定与赞赏,就如同万物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因为得到了认可,所以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使得数学学习充满激情。
如,在“多位数认识”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看似通用的习题引导学生去思考。“8□3>845,□里可以是( )”,该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会有不同的思维水平呈现。对于学习后进生而言,他们会直接找出5,或者5和6等,一般不会考虑得很全面。而对于中等学生来说,他们就可以写出3个、4个,甚至是全部答案。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能写出全部答案,还会总结方法和策略,他们认为:百位上的数字相同,比较十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这样只要大于4就行了。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不能只盯住最完美的结论,而要关注学生的表现,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真不错,你的回答是正确的。”“你的思考比较全面,如果再细致一点,你会有更多的认识。”“你的思考真有水平,你的归纳对大家的帮助是很大的。”不同层次的点评,不同阶段的引领,一定会让学生的学习信心愈加强烈。
由于学生知识积淀和经验水平的差异,会有不同层次的思考和解答。也正因为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思考,那么他们探究的欲望、学习的热情就会保持强劲的态势,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设计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作业,使广大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成绩,也要进行科学评价,促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充分的发挥,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通过鼓励、激励等机制,引领孩子们爱上数学,喜欢数学。当然,小学生对数学理趣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给予慢慢地积累和影响的时空,使其在一段时期后能够对数学产生兴趣,这样他们势必会对学好数学产生很强的自信心,会更努力地去学好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