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蒜卿
摘 要:毋庸置疑,习惯的力量铁定是无比之巨大的,人的日常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了,就会自然而然地在这种模式上循环重复,如果养成的是好习惯,将会使人终身受益。本文试从以下个方面探讨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1)从规范书写开始培养专注的习惯;(2)从课前预习开始培养阅读的习惯;(3)从师生交流开始培养倾听的习惯;(4)从错题订正开始培养反思的习惯。
关键词:数学 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159-01
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稳固下来的行为定势。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1 从规范书写开始培养专注的习惯
专注是学好数学的必备优良习惯之一,专注的行为习惯可以学生的书写活动作为触发器,通过练习规范书写来培养。
1.1 激趣導学
学生字写得不规范好看,大部分是怀于执笔姿势不规范正确,从而引起所写的字笔画歪歪斜斜,字体了了草草,字形大小不一。与学生初次见面,可为学生每人备上一份小礼物:一个小小握笔器。握笔器,它将三指握笔法的握笔位置塑形展示,放在书桌旁能时时提醒学生注意握笔姿势。
1.2 晓之以理
郭沫若说:中小学生,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端正、干净、易认。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专注。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一个人字写好了,做事往往也井井有条,易于形成坚毅的品格。
1.3 明确要求
书写时,卷面尽量保持干净。写错的字用一道斜线划掉,斜线保持平行,若写错一行,用一条长横线划掉,不要乱涂。字迹不求漂亮,但求整齐、干净。此外字母、符号书写要规范化。
1.4 榜样示范
毛主席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用自己良好的书写习惯影响学生。学生中也不乏书写能手,可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学习。
2 从课前预习开始培养阅读的习惯
预习做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它是学习者对知识的初步感知环节,新课预习的情况将会直接影响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果。预习这个学习环节最主要的活动是对文本的阅读。所以,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从预习环节开始。
2.1 精读深思
小学阶段,数学课本里面的概念公式等基础性的知识,联系非常紧密、而且系统性非常强,需要反复通过阅读才能理解。且数学语言有着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简洁性等自身特点,决定着数学阅读习惯的培养,不能等同于其他学科,更不能等同于休闲娱乐类的快速浏览,而要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精读细思、准确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2.2 由文解理
数学学习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数学阅读要完整体、深入,披文解理。首先,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其次,养成由表及里的习惯;最后,养成亲身实践的习惯。数学技能的形成看重实践。例如,学习做图过程中,教师可诱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描绘作图,增强学生对作图技能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掌握科学、正确、熟练的技能要领,提高学生的数学基本技能。
2.3 融会贯通
教师要从培养学生新的一些感悟数学基础思维的角度,指导学生一边进行阅读一边比较、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阅读王边做题,以便较好地丰富学生阅读活动的内涵,培养学生学什么分析、懂得融会贯通的良好的阅读习惯,以达到提升数学学习过程中阅读效果的目标。
3 从师生交流开始培养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课堂上,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倾听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3.1 以身作则
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把话说完,无论学生表达观点对错,教师均要让其把话说完,不可打断。学生举手发言的时候,教师要注视学生,久而久之,身教影响下,学生也会像教师那样学会如何屯人沟通,认真倾听他人说话。
3.2 授之以渔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说话与听话的训练,让学生在学会表达的同时,学会了倾听。倾听习惯的培养,除了让学生产生听的需要,即想听外,还要善于点拨,传授经验方法,使学生会听。如:倾听时,要目视发言者,做到神情专一,同时报以微笑、点头等;要让学生做到倾听时要带着问题。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听取同学的看法。老师还要教给学生以找“病”为目的来听,当听同学讲话时,要让学生听一听他说得对不对,是否有理。
3.3 鼓励强化
对于课堂上能认真专心听教师讲解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表扬、鼓励,这样做,既给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又帮助学生获取到成功的经验,为学生树立了倾听的榜样,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倾听、乐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4 从错题订正开始培养反思的习惯
在教学中,学生只有坚持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数学学习,才可能认识数学学习活动的本质特征。而反思又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回顾和分析,它必须从新的层次、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建构。反思是对自身主体的思考,较之认知客体有更大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指导,传授反思技能,让学生应用反思技巧提高反思能力,进而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
反思习惯的培养可以从错题订正开始。在平时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就同一种类型的数学题,做了多次后,还是经常出错。这个关键的时刻,教师要懂得用心及时引导学生,让他们校正学习的过程方法,助其在分析出来错误存在的诸多原因中,逐步掌握不同题型类别的学习特点,直到明确解题的基本通道,巧妙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学习思维,这个是比反复做题所起到的作用更明显的做法!例如,在教学“商不变规律”的练习中,有的学生出现了16050=165=3……1错误。教师应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讨论:“你是怎样证明这是错的?错在哪里?”“余数为什么不是1,而是10呢?”学生在错中自我反思、自我判定、自我纠错,自主弄清被除数、除数、商及余数之间的关系,商不变规律、数位的位值等知识经验,深入剖析错误所在。这样的反思,有助于促进学生准确建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