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的价值、举措及展望

2018-12-06 13:26姜乐军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民工职业教育

摘 要 职业教育是我国实施农民工精准扶贫的主要工具和重要手段。利用职业教育开展农民工精准扶贫是对扶贫攻坚等国家战略、农民工市民化以及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积极回应。我国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制定历来注重以国家扶贫攻坚战略为依据,注重政策的延续性和统筹协调性。通过构建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的大数据平台,发挥职业学校(院校)在农民工职业教育中的作用,设置契合农民工需求的职业教育制度、项目和课程,进一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的精准度和成效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8-0050-04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大量农民工离开长期固守的家园,辗转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已成为我国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一直以来,农民工都是我国贫困落后群體的象征和代名词。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和自身固有条件的限制,多数农民工所表征的技术技能水平低,获取较高收入能力差,存在市民化障碍等问题,已成为我国扶贫攻坚需要啃除的一块“硬骨头”。“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是党的十九大为精准脱贫开出的一剂良方,职业教育作为“扶志与扶智”兼具,“面向人人”并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增强其脱贫能力,推动其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理应在我国农民工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出更好更大的作用。

一、我国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的价值

(一)回应了扶贫攻坚等国家战略需要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7年《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被认为是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起步、提速、跨越和延展阶段,相继提出了“支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推进县级职教中心等中等职业学校与城市院校、科研机构对口合作,实施学历教育、技术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社会生活教育”“大力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的能力”等要求和建议,分别从参与主体、体系构建、路径设置和服务面向等多个角度对开展农民工职业教育进行了阐释。党的十九大将面向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上升到了建设“教育强国”的新高度,提出要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并实现“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可以说,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以实现精准扶贫的举措,是以国家扶贫攻坚战略为根本依据,充分展现了我国职业教育将农民工的精准扶贫工作视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出发点和立足点,突出了职业教育服务民生改善的基本功能,及时回应了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大诉求。

(二)回应了农民工市民化需要

当前,我国每年至少要解决1200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而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为73.6%,外出农民工接受过农业和非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的占比为35.6%[1]。根据苏北5市低收入农户重点调查资料表明,苏北低收入农户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严重限制了其择业领域和就业能力。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生态、技能水平已经成为其脱贫致富、顺利融入城市的主要障碍。而职业教育作为平民性、职业性和就业性教育,不仅可以最有效地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大量新生代农民的技术技能提升问题,使他们迅速成为行业企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帮助他们在城镇就业;同时职业教育通过人文知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教育,可以弥补农民工受教育机会的差距,彰显教育的公平性,提升农民工知识文化的整体水平。因此,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无疑对职业教育发出了强烈的需求信号,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积极回应了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口空间转移的技能储备;回应了第二、第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回应了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2]。

(三)回应了现代职教体系构建需要

现代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教育,要求职业院校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为所有劳动者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使劳动者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政府投入相对不足,职业院校师资、设备等利用率相对不高,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严重;学历教育生源相对不足而非学历教育开展又不够充分等多重矛盾和悖论。以江苏为例,2016年江苏高考报名人数为36.04万,比上年减少3.25万人。相比7年前,江苏高考报名人数更是减少了将近1/3,加之受到普通本科与中职教育的双重挤压,江苏89所高职院校都面临无法招足招满的生源窘境。与此同时,江苏省在“十三五”期间将分类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省每年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到2020年达到新增8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度将达到50%,扶持农村劳动力创业15万人的目标。因此,以农民工为主体的非适龄生源市场巨大。人口变化引发的生源骤减与劳动力市场结构性供需矛盾的双重挑战,亟需我国职业教育迅速适应需求、加快供给侧改革、开展布局结构调整,早日构建起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真正实现学历与非学历、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的并重并举。

二、我国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的政策举措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是基于“扶真贫”的理念,是政府、市场、社会、社区等参与者以职业教育为载体,通过严谨、规范、有效的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滴灌式”扶贫方式。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强调“扶真贫、真扶贫”的动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过程以及“投入与产出具有最优效能”的效果[3]。从狭义上看,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就是通过预备培训、在岗培训和创业培训让农民工掌握“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从而将其塑造成“懂经营、善管理、能致富”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农民工实现顺利就业、稳定就业和体面劳动,达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有效切断农民工贫困的代际传递的目的。从广义上看,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对农民工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将农民工培养成为稳定就业的新型产业工人、发展成为在城镇常住并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市民,满足其终身教育发展需求,推动农民工自身价值实现和现代化的过程。

我国历来重视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办法,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给予适当培训费补贴”“推广‘培训券等直接补贴的做法”“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职业培训主管职能和主体作用”“相关部门按分工组织实施,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的统筹管理”。同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根据不同类型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的需求,分类组织实施各具特色的职业培训,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创业培训。”2016年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印发《农民工学历与能力行动计划——“求学圆梦行动”实施方案》强调:要“面向具备较高职业技能和发展潜力,具有较强职业发展需求和自主创新意愿的农民工(尤其是企业拔尖技术人才),开展立足岗位的创新培训;面向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展以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为主的创业培训;面向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

认真梳理和分析国家有关部门对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可以发现以下特征:一是以国家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为依据,突出职业教育服务农民工群体等的民生改善基本功能;二是政策具有很强的延续性且涉及面很广,涵盖职业教育服务农民工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路径方法、参与部门等多个方面;三是政策落实注重统筹协调,始终强调发挥政府各部门统筹作用,协调各部门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工作落实[4]。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工作已经从给政策、给资金、给项目阶段,进入到“精准施策、精准落地”阶段。“精准度”和“成效性”将是当前及未来我国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的主攻方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项工作还有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空间。

三、我国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的路径展望

(一)精准识别,构建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的大数据平台

搭建大数据精准扶贫应用平台并强化其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态监管能力,并最终实现与相关部门信息数据的共享共融和互联互通,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之一[5]。一是要实现数据自动化采集。在农民工建档立卡基础上,将其文化程度、技能水平、就业需求等整合至扶贫一卡通平台,打造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状况、职业教育培训需求及就业指导帮扶APP,借助农民工职业教育精准扶贫APP软件实时收集并上传农民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就业需求及就业能力等动态信息,及时了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扶贫政策和工作动态,提高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各类管理信息数据跟踪和更新的频率,确保精准扶贫数据的实时观测、分析和对比,最终形成卡、网、机、云的跨平台数据自动采集和生成。

二是要实现数据融合共享。通过设立农民工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机构,整合民政、教育、公安、卫计、住建、人社等不同部门以及职业学校(院校)、培训机构、行业企业、农民工等不同主体的各类数据,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机制,全面、动态地监控农民工精准扶贫机制的实施过程,适时制定并调整相关政策举措。

三是要实现市场需求的预测预警。借助大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数据中識别出关键节点,应用孤立点分析、关联分析及聚类分析等大数据技术动态监测农民工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市场风险,精确评估风险大小,并将风险信息及时推送给政府、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农民工,引导他们做好前瞻性的布局、开展好风险防范并制定出相应措施。

四是要实现及时反馈及评估。利用大数据长期追踪并关注农民工职后表现,进一步分析其职业发展的瓶颈与需求,并提供职后职业教育培训提升服务,以此强化农民工的职业稳定性与持久性,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

(二)精准布局,发挥职业学校(院校)在农民工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职业院校拥有专门的场所、完备的设施、专业的师资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开展农民工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的重要场所。一是要合理布局。继续加大对农村职业学校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在确保农村职业学校一定数量基础上,稳步提升其办学质量,推动其办学条件达到甚至高于国家基本办学条件,提升其服务农民工职业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整合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采用强校并弱校,与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化办学,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培训等方式,打造区域内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龙头学校(院校)、小巨人培训基地或县级标准化职业教育中心,发挥行业标杆的品牌效应和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要继续推进职业学校(院校)结构性改革。引导职业学校(院校)打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教育不均衡的内部壁垒,深度拓展继续教育领域,主动参与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型职业农民等职业培训,推动它们将服务网络延伸到政府、企业、社区、村庄、农场和合作社,突破地域限制、行政区划限制[6]。

三是要强化法律法规等保障建设。加快修订《职业教育法》并对职业学校(院校)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民开展相关职业教育培训等内容做出更加详细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尤其是细化和明确职业院校等职业培训机构在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等工作中的具体任务、经费划拨、使用和管理等问题,解决职业学校(院校)开展农民工职业教育的后顾之忧[7],为它们营造良好的外部社会保障环境。

(三)精准制定,设置契合农民工需求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制度、项目和课程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向农民工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焦点在于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及举措如何契合并满足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一是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资助制度。采用“政府+院校+企业+农民工”共同出资的模式,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方参与为辅、个人合理负担”的经费筹措和保障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培训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项目的补贴支出,增强参与方的激励措施和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农民工职业教育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二是要实施开展农民工考证奖补制度。以“正面清单”方式罗列本区域产业结构所需的技能工种清单,进一步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对获得相应技能资格认证的个体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积极引导优秀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三是要编制针对性和多样化的培训项目及课程。采用“政府发包+职业学校(院校)竞争+农民工参与”的项目管理形式,由政府购买项目服务,职业学校(院校)开展项目竞争,行业企业等第三方参与项目评价等途径促进政府、职业学校(院校)、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方的融合参与,确保并提升项目实施效果;面向职业教育培训课程的供给与农民工实际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培训课程的学习能力要求与农民工实际学习能力[8],打造基于供给—需求契合度、要求—能力契合度等互补性契合度课程超市,形成多样化课程菜单,供政府、行业企业、农民工自由选择,真正实现课程设置与农民工、产业经济以及行业企业等需求的无缝对接。

參 考 文 献

[1]2016年农民工监测报告[EB/OL].(2017-04-28)[2017-12-28].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4/t20170428_1489334.html.

[2]杨帆.深化产教融合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43-146.

[3]张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机制探究[J].教育导刊,2016(6):23-26.

[4]张祺午,房巍,等.十八大以来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17(24):60-67.

[5]莫光辉,张玉雪.大数据背景下的精准扶贫模式创新路径[J].理论与改革,2017(1):119-124.

[6]王鑫芳,俞林.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转换能力与职业教育关系研究[J].成人教育,2016(5):1-4.

[7]姜乐军.论职业教育在推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作用、问题及对策——基于职业院校视角的探讨[J].成人教育,2016(12):69-72.

[8]陈成文,李春根.论精准扶贫政策与农村贫困人口需求的契合度[J].山东社会科学,2017(3):42-48.

Significance, Measures and Prospect of Migrant Workers Oriented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Jiang Lejun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main tool and important measure to conduct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services to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To conduct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services to migrant workers through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n active responses to pertaining national strategies, migrant workers urbanization and modern vocational system construction. It is our tradition that the drawing up of relative must be based on national strategi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stress on the features of continuity, wholeness and harmony. By adopting the measures of establishing mass data serving platforms, bringing full play the roles of vocational schools and shaping scientific mechanisms, projects and curricula, the precision and effectivity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erving migrant workers can be enhanced.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migrant workers

Author  Jiang Leju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7)

猜你喜欢
精准扶贫农民工职业教育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