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管理体制创新带动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2018-12-06 09:34史秀云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创新型师资队伍青年教师

刘 娟,史秀云,高 微

(哈尔滨金融学院,哈尔滨 150000)

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的有力保障,高等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体制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和目标支撑,高等教育应进一步深化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规划与体制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应作为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亮点内容,从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教育入手,做好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是推动政策愿景按时达成的有力保证。

一、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路径构建的必要性

创新型人才概念的界定,国内很多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魏发辰、颜吾饵基于理论创新角度提出创新型人才的概念是建立在专业素质基础之上的创新性能力。高林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能力是将想象力与创造力结合,能够打造创新业绩的建设人才。本文对创新型人才概念界定是,个人通过能动性的自主学习,在不断创新实践过程中体现出创造力,并能够将之转化为创新成果,从而推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其突出特点在于创新型思维与创造性能力。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作为人才储备力量。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的教育培训体系作为支撑。大量学者从高等教育角度出发,深入探讨论证如何通过高等教育强化创新型人才选拔与培养,力求在短时内帮助大学生发觉自身潜力或强化专业技能从而实现创新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专业领域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也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及要求。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训体系来看,距离真正实现创新能力与意识的培养仍有一段差距,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仍很迫切,这就需要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能力培养。完善而系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的建立应进一步深化并不断更新,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在现行的高等综合素质教育体系中应更加强调创新型教育的重要性。但现有实践教育体制下人才转化以及成果转化率并不理想,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高效需求也进一步验证了目前我国教育体制与教育方法在创新能力教育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将针对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实践探索进行系统的分析,以高等教育为目标导向,全面剖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的整体设计,力求从根源上发掘人才特质,有针对性地形成人才培养的合理布局,通过创新型人才培养实现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根本诉求,实现高等教育与实践能力教育的进一步延伸。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路径构建的根本:师资队伍管理体制创新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从内部培养与外来引进两个方面着手。

(一)内部培养

1.完善师资培训机制,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专家化教育团队,鼓励高校校际与校外的协同合作。开放化和国际化的师资平台有助于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型成果的开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构建社会公益性服务组织搭建校企合作服务中介机构,扶持行业协会开发行业科研信息共享服务,打通校企合作渠道,形成供需平衡和良性互动。鼓励教师走进企业参与企业实践操作,增强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精准掌握专业学科的市场动态,并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深化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体系构建,根据企业实践经验与市场动态把握,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保障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和应用性价值。

2.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应根据人才培养需求不断灵活、具化,丰富选修与辅修课程,扩充学生个性化自主选择范围,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教学,在资源配置和行为激励两个方面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教育培训,以便进一步开发学生跨界思考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加强政企、校企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设立专项基金项目,设置“创业教育、创新课程”开发奖励奖项,鼓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创新教学模式、方法、手段。政府应在科研经费、职称评定以及教师参与校企合作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并鼓励各高校将创新型教学手段开发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教育能力作为职称评定和科研奖励的重要考核标准和评分项目。

3.加大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育力度,完善青年骨干教师破格提拔任用制度。鼓励学术带头人带领青年教师组建科研合作团队,针对成果转化率高的老带青团队给予专项发展基金,形成传帮带机制,打造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学术孵化器,促进青年教师内涵发展。校企工业园区构建方面大胆启用大量青年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实践运营,给青年教师提供宽广的自我发展空间,提倡自主性与个性化。开阔视野,为青年教师提供企业实践孵化器,给青年教师创新性培养提供实战思路,促进青年教师实践应用能力提升。

(二)外部引进

1.鼓励高校与外部科研机构合作举办各项科研及创业活动,积极邀请企业优秀管理人员与社会精英走进课堂,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建立“客座教授制度、校企双导师制、校企双导师制选聘和考核制度”三位一体的外来人才引进的师资队伍建设制度体系,提高师资队伍实践能力,让学生从不同视角掌握和体会专业理论的实践应用。

2.创新高校管理体制,深化高校内部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师资队伍素质,更新管理理念内涵驱动发展,保障高等教育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综合素质教育模式提出的服务需求,打造自由公平的学术科研环境。高校内部改革应从以下三个阶段入手。

第一阶段,大学校长人员选任。大学校长应兼具行业专家、优秀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三重素质。目前,我国大学校长多为行业专家担任,缺乏教育理念的创新性,而目前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大多是由具有独特办学理念的教育家和优秀的社会活动家担任。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素质教育与世界高校的最大差距在于办学理念上,大学校长的个人素质与教育理念是问题的关键,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如何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

第二阶段,精英校友协会监管制。组建精英校友协会,聘任行业领域内优秀的毕业生监督管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精英校友作为行业领域的专家,一方面在自身行业领域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价值,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生产力,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经费资源,可以给学校提供更多的科研经费帮助和对外合作机会,为学校提供资源帮助,缓解校长的社会活动压力;另一方面,作为本校的毕业生经过多年的在校学习生活经历,更加了解本校的教育文化环境、学科特色以及存在的问题,能够精准深入地融入学校管理工作中去,发现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利用资深的专业技能帮助母校完善管理。

第三阶段,基层行政管理部门教师队伍应进一步深化服务意识。在高校管理体制中,行政权力应作为学术权力的运行保障和实施基础。行政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为学术工作者提供一个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帮助学术工作者缓解现实压力,冷静自由地安心于科研与教学工作。这就要求行政管理工作者能够具备优良的服务意识,以学术权力为权威标准,弱化行政管理意识,拥有创新精神,敢于接受学术工作者对规章、制度的评判,并不断调整创新。良好的学术氛围是创新型成果的必然保障,鼓励创新思路开发。

猜你喜欢
创新型师资队伍青年教师
DARPA:美国创新型机构成功实例
重视“关键事件” 助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22冬奥会背景下黑龙江省冰雪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结合能动专业地方高校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青年教师“赴考”
多措并举,助力青年教师实现教育梦想
创新型体育教师的内涵与培养路径研究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