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惠芸 王燕萍
(伊犁州奎屯医院,新疆奎屯833200)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疾病,高达40%~45%的老年人患有此病,积极预防及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关键,口服降压药物是其有效治疗手段,通过药物能够及时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但现阶段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不理想,严重影响血压控制效果[1]。为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药物治疗时辅助于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同时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研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研究病例来自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纳入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具备生活自理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问卷调查;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合并有严重高血压并发症;全身器质性病变;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拒绝参与本次研究。80例老年人中男 43 例,女 37 例;年龄 61~89 岁,平均(69.4±12.3)岁;病程 5~21 年,平均(13.2±3.2)年。将 80 例老年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EBN组,二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无太大区别(P>0.05)。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如指导老年人正确测量血压,加强对老年人的饮食指导及用药指导,督促老年人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回院复诊。EBN组则在此基础上又给予如下循证护理干预:
1.2.1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根据自愿原则成立一支经验丰富的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通过会议形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以往护理时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将本次循证问题确定为“如何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1.2.2 寻找循证依据 以“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循证护理”等作为关键词在知网、万方等权威数据库进行搜索,对搜索到的文献根据发表时间、期刊质量及文献相关性进行筛选,最终入选的文献有15篇,再对这15篇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及老年人的病情特点,提高循证护理计划,并安排专人落实。
1.2.3 落实循证护理计划 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接受能力及文化差异,对其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告诉老年人遵医嘱服药的必要性及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让老年人明白高血压治疗是一项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只有积极配合医师用药才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根据老年人的病情差异合理确定用药方案,先从小剂量开始再慢慢加大剂量,告诉老年人不宜私自换药或增减药量,待血压得到控制后,再服用维持量,若老年人每天只需服药一次,可选择在早7点服用,若每天服药三次,则需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此外,可以将所有老年人家属拉进医院微信交流群,方便家属随时咨询病情,并嘱咐家属督促老年人用药,给老年人更多的关怀与照顾。
通过中文版的MMAS-8服药依从性量表对二组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量表共包含8个问题,其中前7个问题答案为“是”与“否”,分别计分0分与1分,第5个问题为反向计分,第8个问题答案回答“从不”计分 1 分,“偶尔”计分 0.75 分,“有时”计分 0.50 分,“经常”计分 0.25 分,“一直都是”计分0分,量表总发8分,分值越高表示依从性越佳,总分为8分表示依从性好,总分小于6分表示依从性差,其余分值表示依从性中等[2]。
利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给予 χ2检验,以P<0.05 为检验水准。
循证护理干预后,EBN组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差的仅有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且二组间的依从性比较,P=0.023,见下表 1。
表1 两组老年人服药依从性比较[n(%)]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饮食因素、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精神因素及体质量因素等均有可能导致此病的发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此病的患患者群逐年上升,若没有及时给予干预,将会诱发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的发生,成为危及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3]。药物治疗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的主要方案,且大多患者需长期终身服药,但老年人由于年纪大,记忆力差,且健康知识缺乏,导致其服药依从性并不理想。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是以文献支持为依据,以临床经验为参考,再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为患者设计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进而提高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中,对EBN组老年人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EBN组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差的仅有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且二组间的依从性比较,P=0.023。研究中我们先组建一支循证护理小组,组内成员通过会议形式积极讨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再针对性提高防范干预措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此外,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循证护理的开展使得护理措施有理可依,有据可循,有效避免以往常规护理的盲目性与随机性,护理效果更为理想,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