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东
摘 要: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阵地,关乎学生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形成。这一使命决定了语文课堂的特性,即必须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避免一味地追求趣味。本文立足小学语文,至纯至简,力求探索一条有效为学生服务的本真之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本真课堂 核心素养
陶行知先生十分推崇“教学做合一”,即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谐相生。然而纵观当今的一些语文课堂,表面似乎生机勃勃、热闹非凡,但在这样的喧闹背后,学生的语言习得、语用训练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为此,擦亮双眼,实施简约质朴的教学方法,呼唤语文本真的回归,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一、洗尽铅华是清新——真实
崔峦说:“我们的语文课要上得更有语文味,就应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达到一种真实的教学效果。”从中不难看出,“真实”是课堂的命脉,是课堂永恒的基调,是洗尽铅华后的清新,是课堂生命最本真的体现。所以,万变不离其宗,真正的语文课堂首先是真实的课堂。
真实的课堂不会死板,反而会实现思维的跃动。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九寨沟》的教学中,课前笔者让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在导入环节中,笔者没有直接引入多媒体,而是由话题切入。有一个学生说她去过九寨沟,其他同学纷纷举手向她提问:九寨沟在哪里?九寨沟的景色和文中写的一样吗?那个地方为什么叫九寨沟?问题出来了,笔者没有着急让她解答,而是继续启发所有同学: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获得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们提出了阅读课本、网络搜索、查阅课外书等。接下来,在“阅读课文”环节中,教师提问: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获取信息?学生们的主意真不少,提出了边读边想、抓中心句读、图文对照读、小组合作读等。最后,学生们借助自己的努力,读出了绮丽的自然风光,读出了众多的珍禽异兽,读出了语言的秘妙,也读懂了九寨沟的美。就这样,简简单单的课堂在轻轻浅浅的引导中走向了丰厚和真实。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整堂课没有哗众取宠,没有夺人眼球的音画特效,而孩子们在阅读实践中、在信息的筛选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效地提高了探究能力,真正践行了一节有价值的语文课。
二、淡影疏竹气自佳——简洁
新课程改革推动了课堂的发展与变化。教师费尽心思以各种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小组互评、生生互助、合作表演等,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更让学生无暇思考。诚然,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推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然而无论怎样的方法,让学生深入文本是关键,过于繁冗的环节反而造成了课堂的拖沓。所以,初心不变,教学方法要做到简化,直击教学中心,让所有的环节和互动都能有效发生。
简洁的课堂更能让孩子们有的放矢。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番茄太阳》一课,这篇文章讲述了盲童明明纯真善良的童心和“我”被她的“笑”感动,进而感到温暖的故事。作为双线索的文章,如何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解读呢?教师共设计了四个板块:一是在明明的影响下,体会“我”的感情变化;二是品读中间部分,体悟明明聪明、乐观、好问、坚强的品质;三是研读末尾三段,升华体验,读懂一颗感恩的心;四是联系生活,以“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为支点,延伸文本,让学生理解“番茄太阳”真正的含义。这样的加工和处理,实现了长文短教,不仅使明明的形象凸显出来,也让学生在品读语言的过程中,丰富了情感,实现了心灵的成长。
新的课程觀认为: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简化教学环节,很大程度上给了学生更充沛的思考时间,增进学生的体验,实现了人文关照,虽淡影疏竹,但气质自来,提升了学生的人生感悟,让学生们获得了美的享受。
三、芙蓉出水品自高——朴实
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本色缺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从教师角度分析,更多的是只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内涵,课堂看上去花团锦簇、百花齐放,而实际上却很少触及文本深处的东西;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表现为积极响应,对答如流,自我展现,但当独立归纳总结时,就会发现他们并没有读懂文本。为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不要华丽,要朴实下来,朴素下来,一堂课至少有那么一点是属于学生的。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中,教师从三个层面切入:一是读,围绕读设计了巧妙的问题,“你读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这篇课文,你觉得美在哪里?除了韵律美之外,你还发现了哪些美的地方?”教师的设疑很朴实,三个问题实则是同一个指向,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文字转化为想象,再由想象转化为表达。二是思,文本关于“美丽”的词汇特别多,“星罗棋布”“极为丰富”“珍贵的”“蓝玉”“翡翠”等,教师不急着赶进度,而是不时让学生停下来,思考这些词语美在哪里?能想到什么?有什么感受?三是写,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课教学中,当学生们对南沙群岛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和向往之情后,教师教学生进行诗歌创造,利用几句小诗描摹南沙群岛的美丽,抒发内心无比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不能为了让课堂看起来更出彩,就添加一些华而不实的教学环节。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可谓朴素到了极致,没有过多的喧嚣与浮躁,师生就是深入文本,美美地读,静静地品,不知不觉间,课堂的语文味芳香四溢。
四、无为而教见真淳——扎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传递给学生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受多年来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校更多的是为考试而教,为分数而教,功利化的课堂,很大程度上失去了语文的原本色彩,而孩子们的成长路上也失去了一片靓丽的风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为而教尤为重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应该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文本的真意,领悟语文学习的真淳。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海伦·凯勒》一课中,海伦学习了盲文后再进行片段学习时,教师没有让学生与第一段直接比较,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教师朗读第一段:“从此,她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而学生朗读本段:“我常常感受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读完后,请学生说说此刻海伦的心情。毋庸置疑,学生们很快体验并表述出了海伦此刻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兴奋,进而感受到了知识带给海伦的信心和勇气。这个环节真好,经过对比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们又多了一项解决阅读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无数遍的唠叨得来的,也不是十几次刷题得来的,而是来自于教师的智慧,来自于教师巧妙的处理。
课堂教学的底色不一定绚烂,但是一定要明亮。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明白语文课堂需要夯实基础,增强学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学为本,以教为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中,寻那一份语文的真淳。
总之,语文教学一定不是一条平坦之路,在推陈出新的同时,我们要做到不忘初心。作为语文教师,在真实、朴实、扎实当中稳步前行,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绽放自然的色彩,洋溢智慧的芳泽,彰显快乐的纯真。坚守语文这方沃土,记得别让纷繁蒙蔽了双眼。
参考文献:
[1]王素珍.小学阅读教学应该指向何处[J].语文教学通讯,2014,(18).
[2]刘仁.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
[3]宋晓燕.引导有痕,润泽无声——高效阅读教学策略的“秘妙”[J].小学教学研究,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