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花,赵开玲,李 飞
(甘肃省古浪县城关第一小学,甘肃古浪733100)
古诗文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在儿童的生命成长过程中,古诗文是开启语言之门,培养文字感悟能力和丰富情感的最好媒介。古诗文语言方式独特,表达方式与众不同,不只是一种特有的语言方式,更是一种特有的语言现象,语言文化,是理解和学习特有的语言方式,特有的语言文化极好的材料。
课标指出:古诗文教学要体现出其特点,教出其韵味,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诵读理解古诗文,展开想象,将凝练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复现或还原古诗文所营造的意境,从而获取古诗文的意蕴,体味古诗文所赋予的情感。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古诗文的特点,联系我校的实际,多年来,我校教师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古诗文教学的方法,即:“以读代讲古文新读”教学法。
“以读代讲古文新读”学习法,是在教学古诗文时总结出来的学法指导模式。全过程分四步,即:读中学读,读中释意,读中悟情,读中入境。它打破了传统的古诗文字字翻译,句句精讲,老师一一对译,孩子们奋笔疾书的死板套路,不再将古诗文生吞活剥,死记硬背。而是以读为主线,学生在读中轻松地学习古诗文,故称“以读代讲古文新读”。
“以读代讲古文新读”课堂模式核心部分构建图如下:
学习古诗文,我们用的是“以读代讲古文新读”学习法。“以读代讲古文新读”学习法,是在教学古诗文时总结出来的学法指导模式。全过程分四步,即:读中学读,读中释意,读中悟情,读中入境。
1.读中学读:学生朗读古诗文,读出诗的韵味,读懂诗的大概内容。这里的读指音读伴意读,是指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读得朗朗上口,字正腔圆,音韵优美。学生从字音,节奏,整体逐层学习,理解把握古诗文的大意,为深入学习做准备。
2.读中释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阅读资料、互相交流、教师点拨、自己感悟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理解古诗从小处着眼,字词入手,理解做到准确无误,实现了从部分到整体的把握,为进一步地学习和理解奠定基础。同时抓住重点词,特别是“着一字而境界出的文眼”,往往有一字抵万语之效果,扣住诗眼把玩,明确古诗文主旨,这就叫做“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3.读中悟情:在解词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朗读诗文,读懂每句诗所表达的意思。再读懂整首诗所表达的意思,感悟作者融入诗的情感。课标要求,在诵读中理解诗意。朱熹曾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百精熟,精些后理自见得。”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明晓诗意,在诵读中复现古诗画面,在诵读中体悟感情。
4.读中入境:入境,是学习古诗文的根本与重点。“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为亲。”学生只有走进,融入,复原古诗文的意境,才能与诗人,作者的情感和心灵发生碰撞,才能感受语言的瑰奇与魔力。教学中借助电教媒体,想象结合诵读等多种方式,将抽象凝练的语言用具体的图像,音乐等串联成一个可视可感的画面,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形象生动的画面,通过自己的想象,情不自禁地融入古诗文所叙的情景。不同的意境,往往取决于作者不同的人生阅历,故此,古诗文的意境正是作者感情世界和生活经历相容而成的。这样将古诗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感悟,外延由此接通,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浸润了学生的心灵。
“以读代讲古文新读”教学法结合古诗文特点,关注两个方面:
1.诵读。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基本策略。这是由古诗文文体的基本特点决定的,因为古诗文的语言凝练含蓄,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抒情性,读起来节奏明快,抑扬顿挫,还可以培养语感,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所以教学唯有引导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充分感受作品的韵律之美,增强语感,促进思维。文无达诂。很多古诗文的意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明晓其意,体悟感情,让诗情画意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入情入境,陶冶思想情操。
2.想象。古诗文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境”还原文章描绘的形象画面。通过想象,文中的情感才会流溢出来,学生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心灵相通相融。如,在教学《伯牙绝弦》的时候,引导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伯牙和子期之间的深情厚谊。通过创设情境,孩子们通过想象体会到,心有灵犀,心心相印的人,对伯牙来说,子期就是他的知音。在诵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味,学生自然进入古诗文所描绘的优美意境,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