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让数学课堂锦上添花

2018-11-30 21:37江苏省滨海县第三中学王玉艳
数学大世界 2018年34期
关键词:白球一元二次方程教者

江苏省滨海县第三中学 王玉艳

“善教者,必善问”,教师之问可以突破重点难点,促进讨论交流,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创新能力。教师要以问题引导探学,让课堂教学变得深入浅出。审视当前的课堂提问,教师以提问替代讲解,借学生之“口”说出想说的答案,将“启发”视作“问答”,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其实是借提问引学生进入事前设计好的“圈套”。教师对提问缺乏关注,不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设计问题,就无法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发掘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难以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去重组知识结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及时做出回应,没有及时评价,对出现的错误往往一语带过,缺乏适当的分析探究。教师要因生施问,促进学生的交流、讨论、合作,让他们彼此分享观点,在思维碰撞中闪现灵动的火花。

一、优化设计,把握有度

问题的提出不是令学生“禁言”,导致课堂“僵局”,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也不是让课堂成为“闹市”,问题的设计要难度恰当,能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基于已有的思维水平去设计,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如果问题过于简单,会令学生不屑一顾,难以产生探究的兴趣,而过难的问题会令学生丧失信心。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将有难度的问题“化整为零”,将复杂的问题设计成有梯度的“问题链”,让学生的思维逐渐走向深入。如在苏科版八上“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一课的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将二元一次方程3x-y=2转化为一次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它的图像。”在直线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是方程3x-y-2=0的解吗?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能归纳出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函数图像上的点的坐标也是方程的解,反之亦然。我让学生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2x-3与y=0.5x-1.5的图像,学生发现两条直线交于一点,且这个点的坐标也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教者以恰当的提问为学生开启思维,帮助学生顺利理解知识。又如在苏科版八下“可能性大小”一课教学中,教者与学生同玩摸球游戏,在不透明的袋中装入形状相同的5个黄球、2个白球,让学生说说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的球可能是哪种颜色?摸到哪种颜色的球可能性大?边摸球边记下颜色,记下摸黄球、白球的频数,计算出频率。小组讨论说说:如何摸才能让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一些?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巧妙合理的提问,为学生营造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自主参与中不断探究、不断发现,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抓住时机,适时而问

教师要把握提问时机,在学习新概念时设计一些问题,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时,可以设计问题:你觉得概念中的关键词有哪些?可以举例说明吗?有学生认为“一个未知数,最高次数为2”是关键,如果二次项系数为0,则此方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也有学生认为“整式方程”显得尤为重要。提问逐层深入,让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知识点之间有着诸多相似点,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联系点而问,进行思辨的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将之与一元一次方程对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在辨析、描述后大胆表达,促进了经验的积累。运用是知识内化的过程,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应用中促进知识的内化理解。如在学生学习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后,我设计问题:试说明无论m取什么值,关于x的方程(m2-6m+10)x2+3m+1=0都是一元二次方程。学生学过配方法后,就可以将m2-6m+10转化为(m-3)2+1,而该代数式恒大于0,就可以判断无论m取什么值时,该方程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三、掌握技巧,促进交流

当前的课堂提问缺乏导学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情况。教师提问后,有时学生不能立即回答,教师的候答方式不一,或重复问题,或加以解释,或转答,教师未能给学生留有充足思考、想象的时间,让他们形成自己的答案。当学生能成功回答,教师会加以回应,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简单的评价,接着再以“连珠炮”式的提问给学生带来紧迫感,在高频率提问下,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他们也没有时间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教师可按难度调整时间,如果问题的层次低,可以相应缩短时间,如果问题的层次高,则应适当延长;也可按题型调整,识记型问题无需留时即可快速回答,对开放性问题则要留出适当时间,让他们经过思考再做出正确的回答。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回应,进行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教师不采用同一评价标准,要因生施评,依据不同个性采用不同的反馈方式,使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对外向型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而对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以肢体语言、表情等传统方式对他们进行激励反馈,而不是做肯定与否定的评价,教师还要通过追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当学生的回答有错误时,教师不必马上纠正,而要通过提醒、指引让学生知道出错的原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的提问要能促进学生的表达交流,让他们彼此分享、相互倾听,使信息得以沟通、智慧得以碰撞。教师要因情候答,留有充足思考的时间,让学生的思考更有深度。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因情施问,因生而问,才能贴近学生的思维“脉搏”,才能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我们要以追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分享交流,使学生的思考更积极、体验更深刻。

猜你喜欢
白球一元二次方程教者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分分钟,帮你梳理一元二次方程
例说“一元二次方程”在中考中的应用
中考里的“一元二次方程”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概率中的摸球问题
走迷宫
把握教学要求 凸显知识本质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