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阅读流利度内涵探析

2018-11-30 20:52:50郭满库
教师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韵律感流利阅读者

郭满库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一、小学生发展英语阅读流利度的意义

研究显示,在英语单词解码与阅读流利度方面存在困难的阅读者会造成阅读理解与整体阅读成就低下。[1]这种现象并不难解释。单词解码是儿童阅读学习的重要前提。[2]也就是说,在拼读知识的学习基础之上,小学生能够进行单词的语音与语义识别。然后,通过大量练习完成单词解码的自动化,即能够准确而快速地完成单词语音与语义识别。如此,便建立了小学生书面阅读的基础。而阅读流利度是建立在高度自动化进行单词解码的基础之上,解放足够的认知资源用于将单词按照意群进行自动划分与停顿,实现文章意义主动建构的、有韵律的阅读。通常,可以表现出以合适的音量、重音、音高和语调等进行流利朗读的能力。如此不难看出,阅读流利度以单词解码能力发展为基础,以自动化为手段,使得人脑能够越来越好地关注文本意思的获得。阅读流利度在连通单词解码与阅读理解之间的桥梁作用清晰可见,并为阅读理解助力。[3]

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AEP)研究显示,学生阅读流利度水平与阅读理解水平呈正相关[4],而另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5]。另外,还有研究显示,阅读流利度发展是儿童作为一个阅读者的自我形象追求,并影响他们自我是否成为独立阅读者的看法。而作为一位自我意识弱的阅读者会极大地降低与文本交互、词汇的发展与文本的理解。[6]由此可见,阅读流利度的培养不但会影响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还可能影响小学生对自我阅读能力的认知。

尽管英语阅读流利度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尤其是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小学英语教学官方指导文件中并未做出具体要求[7]。尽管近年来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渐受关注,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渐趋丰富,而除了个别研究对小学生英语阅读流利度进行了阐述与说明外[8],阅读流利度培养作为小学生阅读学习的核心成分却鲜有研究。

二、英语阅读流利度的内涵

(一)英语阅读流利度的定义

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将英语阅读流利度定义为快速地、准确地、有韵律地阅读的能力。[9]由此可见,英语流利阅读技能需满足三个条件,分别是准确(accuracy)、速度(speed)、韵律(expression)。通常,提到阅读流利度,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阅读速度快,而忽略了支持快速阅读发生的“准确”这个条件。“准确”就是指单词解码的自动化,也就是说,能够准确而毫不费力地实现一个单词的语音与语义识别。而这恰恰是早期对阅读流利度研究的关注点,即关注阅读中词汇的有效识别,也就是说,关注“准确”基础之上的流利。在早期观念中,人们认识到只有具备准确而快速的单词识别技能,才能解放阅读者的注意力,从而更多地关注文本的意义。而后的研究表明,阅读流利度还应该涵盖将意义相关的单词组合成更大的意群进行理解的能力。如此,便要求阅读者准确、快速而无意识地确定阅读中停顿的位置,从而更好地获得文本的意义。也就是说,步入了阅读流利度认识的另一个阶段,即韵律基础上的流利。由此看来,阅读流利度似乎只是一项口语技能,而实则非然。阅读流利度不仅包含自动化的解码能力,还同时要求实现文本的理解。[10]阅读流利度不仅是口头,也是无声阅读的一项要求。另外,其不仅要求阅读兼具准确、快速及韵律,还要伴随理解的发生。因此,阅读流利度认识的最后阶段为理解基础之上的流利。到此,可以将阅读流利度做如下定义了,即读者能够快速地、准确地、有韵律地进行文本理解的能力。

(二)英语阅读流利度的构成

从构成成分上讲,英语阅读流利度包含准确、速度、韵律与理解等四个部分。通常对阅读流利度内容限定为包含准确、速度与韵律三个成分[11],而将理解作为构成阅读素养的一个独立部分与阅读流利度同在。而实则并非如此。理解是阅读的终极目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理解是伴随语音意识、拼读能力、词汇与流利度的发展而同时生长的。而作为理解,作为阅读素养的最后一个构成成分而单独列出,主要侧重通过理解策略的直接教学而提升学生文本理解力,从而使他们能够进行独立学习。因此,笔者认为,将理解明确列入流利度培养范围十分必要。如此,才更加有利于阐明阅读素养五个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与内在一致性,从而更加明确流利度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立存在价值与桥梁作用。

1.准确度(accuracy)。准确度指阅读者能够准确地阅读的单词数量。它可以以百分比来计算。例如,一个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出一百个单词中的九十七个,那么他的准确度便是百分之九十七,或者说错误率为百分之三。阅读准确度是小学生英语阅读流利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能够准确地解码单词,从而完成单词语音与语义的识别,是他们能够流利阅读的第一步。而能够进行单词语音与语义识别又要以小学生语音意识的发展为前提。也就是说,小学生阅读准确度的培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语音意识与拼读能力培养两个部分。在相关语音知识与字母原则的学习基础之上,进行拼读教学,从而发展小学生语音与语义识别能力,进而达到准确阅读单词的目标。

2.速度(speed)。阅读速度是指一个学生单位时间内能够阅读的单词量,通常以一分钟内阅读单词量来计算。[12]阅读速度是阅读流利度的最直接体现,其以阅读准确度发展为前提。阅读速度是由单词语音与语义识别的自动化所带来的。自动化过程被冠以快速而不费力气,并且可能不被主体轻易地改变,并在此过程可以与其他信息加工过程同时进行操作。速度、不费力、自治与下意识这几点在Logan的阅读自动化理论中得到了特别的强调[13],但他却忽视了反复练习的意义。实则,一般情况下阅读自动化需要长期训练方可达到毫不费力地、无意识地执行。Samuels认为,阅读速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增长过程。[14]Logan指出,阅读自动化具有连续性而非二元性。[15]也就是说,它并非一个阅读得慢或快的两极现象,而呈现出一种由慢到快的渐进行为。

在阅读准确性的基础之上发展小学生的阅读速度是阅读流利度发展的必然,也是阅读素养提升的必经之路。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从事两项认知工作。第一,完成单词的语音与语义识别;第二,对识别了的单词进行意义建构,即理解。两项任务均需要分配相应的认知资源,而可分配的认知资源却受到人类记忆容量的限制。然后,经过一定量的练习流利的阅读者可以快速而轻松地进行单词解码。这样,阅读过程中便可以消耗较少的认知资源用于单词解码,从而可以分配更多资源用于单词的句法单元组织与拆分,及文本的解读。研究显示,单词识别的自动化能够带来阅读理解的提升。[16]而阅读信息加工理论也认为单词识别的自动化是有效阅读理解的重要前提。[17]因此,阅读自动化是阅读流利度培养的关键一环。

3.韵律感(expression/prosody)。韵律感是指阅读者能够将所读单词与句子组织或拆分成合适部分,并以适当的音量、重音、音高和语调进行表达的能力。韵律感体现了读者对文本意义的积极建构。[18]Rasinski认为,韵律感可以作为学生阅读时是否理解了文本意思的一个指标。[19]由此可见,有韵律感的阅读体现了学生更好的阅读理解能力。

韵律感是建立在单词识别自动化基础之上的。当学生自动化达到一定程度之时,单词识别占用认知资源随之减少,从而可以分配更多认知资源用于语言语法与语义结构的组织与分解,并以合适的语音与语调的形式体现出来。由此可见,韵律感是语言流利度进一步发展的标志,其不但是学生阅读速度提升的体现,更是语言准确度提升的标志。因此,韵律感是语言准确度与速度结合的产物,是大脑认知资源轻松调配的体现,为大脑能够进行文本策略性理解创造了条件。

4.理解(comprehension)。通常认为,理解是阅读素养的重要成分,并且是阅读的终极目标。而伴随着学生单词解码准确度与速度的提升,学生可以分配更多资源用于文本意义的获取。由此可见,随着流利度的增强,学生的理解度也随之发展。因此,理解程度也是流利度的一个重要体现,也必然是流利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LaBerge和Samuels认为,流利的阅读者解码与理解是同时进行的。解码与理解是互惠的。[20]如果阅读熟知领域的文本,理解能够有助于解码。

三、结语

可以说,阅读流利度的发展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无论基于准确的流利,还是基于韵律的流利,均具共同所指,即以准确、速度、韵律为基础实现流利阅读,从而保障学生将全部的认知资源集中于文本意义的加工上,最终实现文本的精深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流利度培养就是手段,是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为目的。与此同时,阅读流利度也是英语阅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有效阅读的重要保障。阅读流利度与语音意识、拼读技能、词汇、阅读理解等其他四个项目共同构成了英语阅读素养的核心成分。因此,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流利度不可或缺。

然而,对于英语作为母语的学生而言,一项大范围调查研究显示,有近半学生为非流利阅读者。[21]我国在中小学阶段具有领先世界各国的英语作为外语的学生数,但我国却缺乏相关的研究与数据,这十分不利于我国中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发展监控。阅读流利度作为阅读素养的核心成分,其内涵的阐明将有助于研究者与实践教师在今后探索我国小学生流利度培养与干预中找准他们流利度发展的阶段问题。研究显示[22],制约外语学习者流利度的主要因素就是滞后的词汇量问题,这就需要增加词汇接触与理解。而一些学生的流利度问题发生于“韵律”阶段,研究显示这个问题对于外语学习者尤其突出。[23]这个问题解决就需要流利阅读的示范、练习与反馈了。

[1]Stone,C.A.,Silliman,E.R.&Ehren,B.J.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Development and disorders[M].New York:Guilford,2004:501-520.

[2]于海静,郭满库.小学生单词语音识别技能培养研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4):4-7.

[3]Rasinski,T.V.Assessing reading fluency[M].Honolulu,HI:Pacific Resources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2004.

[4]White,S.Listening to children read aloud:oral fluency[J].ERIC,1995.

[5]Paris,S.G.,Carpenter,R.D.&Hamilton,E.E.Spurious and genuine correlates of children’s reading comprehension[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131-160.

[6]Lori,Diane N.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reading fluency,comprehension and word recognition to student achieve⁃ment[D].Tarleton State University,2009:29.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14.

[8]王蔷,陈则航.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17-28.

[9]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Report of the National Reading Panel[R].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0.

[10]Samuels,S.J.&Farstrup,A.E.What research has to say about fluency instruction[M].Newark,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2006:24-46.

[11]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Report of the National Reading Panel[R].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00.

[12]Carnine,D.,Sibert,J.,Kameenui,E.&Tarver,S.Di⁃rect instruction reading[M].New Jersey:Pearson Education,2004.

[13][15]Logan.Automaticity and reading:Perspectives from the instance theory of automatization[J].Reading and Writing Quar⁃terly,1997,13(2):123-146.

[14]Samuels,S.J.The method of repeated readings[J].The Reading Teacher,1979,(32):403-408.

[16]Herman,P.A.The effect of repeated readings on reading rate,speech pauses,and word recognition accuracy[J].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1985,(20):553-564.

[17]LaBerge,D.&Samuels,S.J.Toward a theory of auto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reading[J].Cognitive Psychologist,1974,(6):293-323.

[18]Torgesen,J.K.,&Hudson,R.F.Reading fluency:criti⁃cal issues for struggling readers[M].Newark,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2006.

[19]Rasinski,T.V.Assessing reading fluency[M].Honolulu,HI:Pacific Resources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2004.

[20]LaBerge,D.,&Samuels,S.J.Toward a theory of auto⁃mat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reading[J].Cognitive Psychologyist,1974,(6):293-323.

[21]Pinnell,G.S.,Pikulski,J.J.,Wixson,K.K.,Campbell,J.R.,Gough,P.B.,&Beatty,A.S.Listening to children read aloud[J].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95.

[22]Palumbo,T.J.,&Willcutt,J.R.Perspectives on fluen⁃cy:English-language learners and students with dyslexia[M].New⁃ark,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2006:159-178.

[23]Collier,V.Age and rate of acquis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for academic purposes[J].TESOL Quarterly,1987,(21):617-641.

猜你喜欢
韵律感流利阅读者
《物见:四十八位物件的阅读者,与他们所见的世界》评介
美育学刊(2023年1期)2023-02-18 03:04:06
国内流利度研究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阅读者的春天
厦门航空(2021年4期)2021-03-27 09:43:52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幼儿园小班幼儿韵律感的培养
辽宁本《洛神赋图》之内涵探析
今传媒(2016年7期)2016-09-07 00:57:23
影、音、情三花并茂,令音乐课堂芬芳四溢
流利口语练习
海外英语(2013年10期)2013-12-10 03:46:22
流利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