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转型问题及对策
——以河南省为例

2018-11-30 20:52:50慕小永
教师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普惠性办园入园

慕小永

(焦作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南焦作 454000)

目前,经过两期行动计划的实施,河南省的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2016年,全省幼儿园发展到18695所,在园幼儿408.67万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14%,比2010年提高32.34个百分点,“入园难”进一步缓解,学前教育迈上了新的台阶,所有公办幼儿园和一部分民办幼儿园都已成为普惠性幼儿园。但是,由于基础差、欠账多,学前教育仍是该省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普惠性资源不足,入公办园难、入优质民办园贵,教师数量短缺、待遇偏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相对滞后,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还普遍存在,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

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将民办幼儿园转型为普惠性幼儿园仍将是我国教育界重要的工作。然而,大多数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转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社会各界重视与关注。

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标准

对于公办幼儿园来说,政府投入较多,设施设备完善,师资力量充足,各项管理都比较规范,转为普惠性幼儿园顺理成章;但对于民办幼儿园来说,要转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从而成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载体,就必须合乎一定的标准。

1.布局要合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设置应符合本地城镇、乡村建设和学前教育整体布局规划,与现有或在建公办幼儿园形成资源互补,以满足幼儿就近入园的需要。

2.要面向大众。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为周边适龄幼儿提供均等的入园机会,同时要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优先提供服务。

3.价格要合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必须是普通民众上得起的幼儿园,应根据政府投入、本地经济发展、办园成本及居民收入水平等情况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

二、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1.整体布局缺乏规范。部分地方政府对如何进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只是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相应地出台一些政策文件,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创建和转型做出简要说明,缺少科学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这样就导致大部分民办幼儿园难以深入了解政府初衷,难以把握转型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后的前景,甚至表示担忧和怀疑;而众多家长也担心政府的投入是否能取得实效,是否能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2.质量标准有待统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老百姓接受质优价廉的学前教育,但由于各地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有一定的偏差,更多关注硬件方面的提升,而对管理、教学等方面关注不够。目前,多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存在着幼儿教师达标率不足、班额大、活动场地不足、大型玩具和图书不达标、安全管理不足、教学小学化现象严重等问题。

3.财政投入相对偏低。从对河南省内及省外多处幼儿园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尽管各地政府都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了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资金投入,但投入金额和比例都相对较低,难以满足民办幼儿园维持正常运转的需要,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民办幼儿园拒绝转型为普惠性幼儿园的现象。

4.各项机制有待完善。目前,在一些地方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转型实践中,政府的认定标准有些模糊,大多依据办园标准、收费情况进行认定,过于关注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达标状况,而对于其内涵发展、教师培养和保教质量等方面关注较少。

此外,督导管理和激励奖补机制不够完善,在硬件设施建设、师资结构、教育质量等方面缺少相应的科学指导和规范管理。一些质优价高的民办幼儿园考虑到政府投入难以增加其利润,因而不愿转型为普惠性幼儿园;而一些愿意转型的民办幼儿园,却往往硬件设施、环境、保教质量都相对较差,他们将获得政府补贴作为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利润的重要手段。

三、对策及建议

教育部“三期行动计划”中指出:“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园体制。建立健全‘国务院领导,省地(市)统筹,以县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省级、地市级政府加强统筹,加大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落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乡镇政府的作用。积极推动各地理顺机关、企事业单位、城镇街道办幼儿园办园体制,实行属地化管理,通过地方政府接收、与当地优质公办园合并、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确保其面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

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必须抓住国家实施“三期行动计划”的最佳时机,深入解读国家政策,创新工作思路,讲究工作方法,努力解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转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持续稳步向前发展。

1.优化规划和布局。要解决当前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各级政府要高瞻远瞩,立足本地的发展规划和幼儿园布局规划,依据因地制宜、就近入园原则,缩小入园半径,努力缩小因人口快速增加及分布变化造成的幼教资源的不均衡,进一步做好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规划布局。

2.科学制定质量标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应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习特点,在教学中坚持以游戏为主,消除教学的小学化倾向,科学保教,锻炼幼儿健康体魄,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3.增加政府投入。在各省市制定的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计划中均指出:“按照学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要求,逐步完善与公益普惠方向和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生均拨款、奖补、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和稳定发展。”为此,各级政府要深入领会政策精神,进一步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资助制度,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在园幼儿进行相应的补助,确保不让一位幼儿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去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

4.完善服务监管机制。目前的民办幼儿园一般有高档园、中档园和低档园三种,要让所有民办幼儿园都实现普惠转型,目前不太现实。对此,各级政府不必过于强求,对于高档园可让其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主要面向收入较高的高端人群;下大力气转型那些中档民办幼儿园,加大扶持和奖补力度;对于那些低档园应该加强整顿,切实提高办园条件和综合实力,逐渐淘汰那些不合格的低档幼儿园。

加强民办幼儿园向普惠性转型,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不仅能增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同时也能净化当下层次不一、鱼龙混杂的学前教育市场。为此,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转型的具体实践中,相关部门应逐步完善认定标准,建立健全扶持、监管等机制,积极提高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需要,营造风清气正、和谐良性的学前教育氛围。

[1]冯晓霞.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J].学前教育研究,2010,(5).

猜你喜欢
普惠性办园入园
免票入园
近十年我国普惠性幼儿园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规范农村教学点办园行为的实践与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08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教育家(2020年23期)2020-08-04 09:28:33
共享推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以陇西县巩昌幼儿园实施集团化办园探索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处 小微企业发展添活力
山西财税(2019年4期)2019-05-18 10:36:14
让科技成果更具普惠性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陕西筹措15亿元缓解“入园难”
宝宝入园巧加餐
启蒙(3-7岁)(2016年10期)2016-02-28 12:27:10
入园第一天
父母必读(2012年10期)2012-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