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 万春红
数学知识之间存在各种结构性的关系。教学实践表明,将数学知识由点串成线,形成知识网络,能让学生更清晰、深刻地感知数学知识的本质。模型思想作为《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新增的核心概念之一,揭示的就是数学对象内在的数学关系结构,它直接指向数学本质,抓住了数学最核心的部分。数学课堂中,重视建构数学模型,能引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追本溯源的深度思考与探究。
建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化: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简单地听取和吸收教师授予的知识,而是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碰撞,把握知识再加工的建构过程,从而把新知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数学模型能将学生散落的知识点穿珠成串,进而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本质。建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思维走向深刻,同时,有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提升。
数学模型突出数学结构的形式化表达,注重对学生简约化的理性思维训练。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发挥模型思想在学生思维发展中的作用,下面简述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很多不同的生活原型中包含相同的数学模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与数学学习有关的素材,及时引入课堂,将学习内容通过生活情境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感受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感知数学模型的存在。
如在教学《认识11~20各数》时,教师从教室里常用的“评比栏”引入,老师每表扬一次小朋友,就会在“评比栏”内为他贴一个“笑脸”。当学生得到的“笑脸”个数太多,格子不够用时,怎么办呢?学生思考交流后,教师出示办法:当“笑脸”个数满十个,就把它们换成一颗“大拇指”。接着,数一数几个小朋友分别得到几颗“笑脸”。数的时候,学生会发现贴“大拇指”的格子数起来很方便。这个环节的设计初步让学生感知10个一可以换成1个十。
接着,教师向学生介绍古人的石子计数法:数一个物体,就在地上放一块小石子,当数量太多,小石子不够用时,人们就用一个大石头代替10个小石子,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10个一换成1个十源于生活的需要。
两次替换后,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数出11根小棒,怎样摆能一眼看出是11根?”学生有了前两次替换的经验,可能会很快想到可以把10根小棒换成一根大的。怎样换呢?十根全部合到一起就可以了。学生可以初步感知:随着数的数量逐渐变多,一一对应的计数方法过于烦琐,因此,一个新的比“一”大的计数单位产生了,它表示“10个一”。这个教学过程呈现了概念逐渐发展、抽象的过程,学生的脑海里产生初步的模型:1个十可以替换10个一。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由重视“结果性”转变为“结果性与过程性并重”。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探究长方形特征时,教师提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怎么验证?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师: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工具,动手验证一下。
生1:我是用测量的方法,先量出长方形的一条边,再量出它的对边,然后比较,发现长度相同。
生2:我是用折的方法,把长方形左右对折,两条边完全重合,说明长方形左右两边长度相等。把长方形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条边长度也相等。
师:我们通过量或折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那么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征呢?是不是四个角都是直角呢?你能验证一下吗?
本课中,学生借助长方形纸和尺子,自主探索验证了长方形对边相等,并把验证长度的经验模式应用到验证角度,让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建构,经历了自主探索、验证猜想的过程,构建了数学模型。
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数学活动中,学生会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合作交流,倾听别人的看法、教师的点拨,和自己的经验、理解进行碰撞、交互,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认识11~20各数》时,学生认识了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知先摆一捆,再摆1根,能一眼看出是11根。教师让学生快速拿出12根小棒,巩固“一个十”的模型,了解12里有1个十和2个一。
师:你还想摆出十几呢?
师:告诉你的同桌,你是怎样摆的?
汇报交流:
生1:我摆了13根,摆一捆,再摆3根。
生2:我摆了15根,一捆加5根。
生3:我摆了18根,先摆1捆,再摆8根。
……
学生列举自己的摆法,师板书并追问:我们摆的这些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同桌交流后,学生发现十几就是一捆加几根,“十几”的模型已经清晰可见。估一估、数一数环节,数草莓时,学生估计可能有十几个。师:怎样能一眼看出是十几个呢?摆小棒的方法在这里可以用吗?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很快想到数到10个的时候可以圈起来,这样方便看出是十几。
学生在交流展示、教师追问、点拨中,自己的经验理解与他人的经验相互融合,数的概念模型也得到了补充和完善。
模型思想的渗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模型是在一次次的数学活动中建立与发展,并不断修正,完善。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让学生的学习体验经历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从而提升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