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学校长如何带好管理班子

2018-11-30 07:08傅登顺
中小学校长 2018年12期
关键词:班子民主校长

□ 傅登顺

校级和中层班子 (以下简称:管理班子)是学校管理的执行者,是校长管理意图的具体贯彻者和推动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管理班子就好比一列火车的车头,学校管理的好差,关键是他们是否有所作为。任何一位明智的校长都会花大精力去努力带好这套班子,发挥好管理的核心作用。校长是学校的主心骨,对这套班子怎么看、怎么用、怎么建设,直接关系学校管理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一、对下属委以实权

校长对下属委以实权,目的是为了解决集权所带来的弊端。要校长分权,说说容易,做起来并不简单。在我们这个官本位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度里,权力是地位与成功的象征,要把权力分散给下属往往是嘴上说得好,行动上往往不是那么一回事,这是对权力难以割舍的具体表现。现代校长要打破集权的思想禁锢,善于分权并用好手中的权力,才能管理好所在的学校。

(一)明确校长定位

校长队伍中以我为中心,一人说了算的有之;事必躬亲,亲力亲为者有之。有人说:“前者会被人恨死的,后者会把自己累死的”。从现代管理学来判断,这样的校长角色会危机四伏。前者因漠视民意,往往是引发矛盾;后者在骨子里,一是对下属不信任,不敢放手,不够大气;二是自己信心不足,怕工作落实不下去而自己动手。一旦出了问题,他们只能往自己肩上扛,吃力不讨好。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方向和发展愿景的总设计师,校长的主要职责是理念与思想指导和学校文化建设,精力在“用脑”而非“用手”。再说校长只是受组织委派的一名学校管理者,是学校法人代表而已,能够实行家长制吗?能靠“以校为家”而“勤劳致富”吗?校长要从集权和亲力亲为中走出来,学会敢于分权,善于分权,真正激发管理权限的作用。当然,学会分权不是鼓励做 “甩手掌柜”,分权也是有规则、有条件、有程序、有时机的,说放就放,会导致一盘散沙。如某教育局规定校长管安全、管教学,把财权、人事权下放给副校长,实际运行下来很平稳、很有效。这样,校长才能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集中精力抓教育教学,集中精力设计与规划学校的现在和未来,也可以集中精力做与校长职责相关的学术研究。

(二)落实岗位职责

校长对下属委以实权的目的是为进一步落实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责任,努力实现权、职、责合一的理想。管理班子,平时最忌讳的是有责无权,做事被捆住手脚,出了问题校长一推了之,责任在下属头上。在权、职、责明确后,上网、上墙公示,做到公开、透明。这样管理班子不干也得干,因上有校长,下有师生,外有社会、家长共同监督,他们工作不积极都难。对下属委以重任本身也是科学性、艺术性的结合体,要做到点、线、面通盘考虑。“点”就是管理中具体的硬性工作与责任;“线”有纵向或横向、前后与上下衔接的工作与责任;“面”就是纵横交错的整体工作和责任。任何一位管理班子成员,都要承担起“点、线、面”的工作职责。

(三)组建管理团队

下属有权、有职、有责之后,校长的关键工作是团队建设,否则难以发挥 “一加一大于二”的团队作用。要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团队成员间相互协作,分工不分家是个大原则。一是团队成员有愿望,如通过岗位竞聘演说、上岗前承诺、宣誓、中期汇报、期末总结等仪式,激发起团队成员凝聚精神的欲望;二是通过组织活动历练,团队精神来自哪里,只能来自团队活动。为此,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大型活动,如在学校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活动中,历练团队精神,提升团队的战斗力。

对下属委以实权的好处是能营造人人有事干,人人愿干事的良好学校风气,提升管理班子主人翁地位,避免和减少校长权力过于集中、独断专行而造成的失误。即使管理班子成员造成了工作失误而把球踢给校长,校长还是有回旋余地,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校长的压力。

二、倡导民主管理

倡导民主管理是为了摆脱霸道和独权,是现代学校管理的精髓。校长要顺应潮流,敢于充当学校民主管理的急先锋,在自己的学校里闯出一条民主管理之路,为现代学校管理做贡献。

(一)校长率先垂范

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领导”。校长的民主形象和民主作风在推行学校民主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一是树立起亲民形象,说话亲和、态度诚恳、平易近人、平等相待,认真倾听来自社会、家长、教职工、学生的建议和要求;经常深入教育教学一线,走进课堂、走进食堂、走进教室、走进学生宿舍、走进教职工家庭了解情况,解决问题。二是规范民主渠道,如定期举行校级和中层班子汇报会,按期召开教代会,规范工会制度,举办好家长开放日和家长会,落实学生 “一日校长制”等渠道,贴近社会、家长、师生。三是做好民主决策,发现问题、了解民情民意,主要目的是为了民主决策并解决问题。要在合理建议的基础上及时解决问题,要做到 “面子”与 “里子”相一致,才能博得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信任。

(二)遵守民主规范

学校管理民主规范的核心就是学校管理透明、公开,听取基层意见和呼声。管理民主规范的底线是符合绝大多数教职工和学生的学校管理愿望,遵循学校和教学发展的自然规律。校长在管理中出问题导致教职工议论和不满的,往往是学校对 “三重一大”(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人事任免和大笔经费支出)管理不透明、不公开,程序不到位。为此,对“三重一大”管理要做到符合规范和程序,学校管理班子充分酝酿和民主决策,程序公开、透明,扩大知晓度是保证。学校管理中,还要防止小事情引发大矛盾,尤其是一些似是而非、说不清道不明的教职工议论和猜忌,学校也要建立一套防范与处置机制,尽量处理在萌芽状态,发挥好教职工代表的作用,发现一起及时处理一起。学校要设立发言人,及时通报情况,减少误解、误会,不让其蔓延。

(三)推行民主程序

民主规范中已经包含民主程序,这里要强调的民主程序主要是指,在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推动某项重要工作中,要善于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民主组织、民主协作,确保整项工作顺利、高效开展与运行。学校的重大活动、重要工作的开展,有来自上级的布置和安排,有学校推进工作的需要,有与其他部门或单位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这类工作牵涉的内容、人力、物力、精力、经费往往都是比较庞大的,如果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活动的进展,需要慎之又慎。这类工作的组织、安排和落实,需要校长亲自牵头、分层落实。如确定活动总策划人、组织设计活动方案、确定方案、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活动过程管理、活动后的评价总结表彰、活动资料归档,等等。笔者有多年校长岗位经验,对每次大型活动的各项工作要求具体到位。如活动规模与人员分工,包括校内校外人员的抽调与配合;经费预算;场地划分;活动程序;应急预案,都要精心策划并分配到人等。而且活动总策划人就是活动组织者,学校的各类大型活动需要部门间轮流执行,活动性质与哪个部门的工作比较贴近,就由哪个部门总策划和组织,使每个部门都有锻炼机会,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民主管理效率明显不如发号施令、一人说了算的人治管理高。但为什么还要大力推行学校民主管理呢?因为民主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与工作失误,加上人人参与、个个知晓,人们心情舒畅,活动开展起来就比较顺利。

三、加强监督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完善监督机制非常重要。因为通过监督,能有效预防因惰性和侥幸心理而犯下的错误。监督机制更是学校现代管理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有效监督,才能真正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在学校管理中,要大力提倡以下三种管理方式。

(一)校长监督

现代学校管理反对校长事必躬亲。倡导执行校长的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愿景管理和文化管理。但校长千万不要做理想的巨人生活在象牙塔里,对管理班子不管不问做聋子、装瞎子。多数校长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本身就是学校管理的行家里手,做好监督是绰绰有余的。在学校管理中,校长既要承担管理责任,又要做管理的旁观者。校长要定期不定期、定时不定时、有意或无意地对学校的角角落落、方方面面进行巡视与监督,做一名学校管理的有心人。这样做,一是让师生感到校长就在身边,有亲切感、安全感,无形中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二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作提醒,增强管理者的责任心。校长同时做到,针对具体问题作个别性提醒,及时纠错补缺。

(二)相互监督

校长监督能有效促进相互监督,校长监督是一种监督手段,目的是为了促进管理者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监督实际上是一种最好的尊重与合作。通过相互监督,减少疏忽、及时纠错,减少损失。其次,管理者之间通过长时间相互的提醒,能增进信任,促进团结,增强凝聚力,建立深厚情感和友谊。学校工作只有齐心协力、相互监督、相互鼓励才能提升。

(三)外部监督

如果说,校长监督和相互监督是一种管理层内部监督,那么组织监督就是一种带有外部性质的监督。内部监督之所以不能彻底,需要通过外部监督来补充,主要是碍于人与人之间面子的观念,给监督留有空档和空间。外部监督的形式、内容和渠道是多元的,如邀请或接受教育督导、纪检组和相关部门或组织的检查、指导,有必要还可以聘请第三方的专业机构监督指导,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监督指导等。管理监督可以分层分类、专项专门和全方位监督等。如学生餐,通过挑选家长代表从食品采购、食品价格、食品加工、食品储存、营养搭配和学生反映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就有效解决了多年来多方面不满意的诟病。

校长对加强监督不要存在抵触情绪,不要认为是对自己的不信任或者过不去。监督是落实现代学校管理的利器,加强监督从某种意义上是在帮校长,爱护校长,减轻校长负担。

四、悉心指导

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管理的或天生就能做好管理的,没有生而知之者,只有学而知之者。从事学校管理岗位工作,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专业到专业的过程。通过相应的指导、培训能缩短管理者的成长周期。

(一)岗前指导

管理中,学校副职和学校中层的调动与提拔是比较频繁的。校长对新提拔和调动的管理班子成员上岗前的指导、培训不能少。在上岗前,校长要与相关人员谈心、谈话,使其了解学校管理性质、特点和实际情况,提高思想认识。学校组织的指导培训班要做岗位职责要求的介绍,校情的展示,通报新学期的工作有什么新变化、新要求。同时请有经验的相关岗位人员介绍实践经验。所有管理岗位人员上岗前,都要接受一次全面的指导培训,使他们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有思想准备,从而少走弯路。

(二)问题指导

在岗位管理中出现失误或遇到偶发事件是难免的,积累经验是减少失误和预防偶发事件的主要方法。针对重大失误或偶发性事件,校长要亲自关心和过问,特别是带有普遍性或影响比较大的事物或偶发事件,要组织相关人员分析情况,追根究源,解决问题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对一般性失误或偶发事件,不要人为扩大影响或追究责任,要就事论事并作为个案进行处理和指导,发挥个案在管理中的迁移作用。如笔者曾经询问过多位校长,学校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后,除了事故处理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什么?多数校长支支吾吾,心中没底。可以明确首先是召开全体教职工通报会,通报事故发生起因、损失和可能会造成的影响,然后统一口径,一致对外,做到假话不能说,真话不全说,事件发展听从校方情况发布,从而减少不明真相的误传,减少舆论误导,争取事故处理的主动。

(三)经验指导

有人说,“经验+反思+学习=成功”。岗前指导与问题指导固然重要,但经验的吸收,实践的反思,再加上专业知识和理论的学习更能促进管理者快速成长。一是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管理岗位人员的专题培训;二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外地和他人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是总结本地经验,本地区学校间具有同质性,可是各所学校的做法又不完全一致,总结成功甚至失败的经验十分必要。经验是个性、智慧的化身,多元整合能促进个性化经验的成长。如笔者曾经有幸救过两次 “火”。某所学校出事,教育局临时派我过去收拾 “烂摊子”,我不负众望,成功“灭火”。有人向我讨教经验,我告诉他们,到了事发学校尽量少表态、少说话,一般学校出事多数是私下议论纷纷,人心浮躁不稳。校长要抓学校中心工作,进入课堂听课,尤其要先听那些跳得高、叫得响的教师的课。大家都知道,教师最怕的就是专家和领导听课。校长听课教师总没有拒绝的理由吧!听课后,首先打消教师的顾虑,对他的教学情况给出中肯的评价。其他教师也在关注,校长什么时候听他的课呢?这样,不但转移了教师的注意,而且借评课交流还可以掏出教师对学校事故的心窝窝里的话。这既是狠招,也是妙招,前提校长要是业务能手,懂业务、能评课,做到以理服人。

总之,校长对学校的管理,要做到 “先人后事”,在管好、带好、用好管理班子的同时,管好学校。

猜你喜欢
班子民主校长
中国式民主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白云不再“空悠悠”——白云村“两委”班子的“自我激励”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新班子 新作为 新形象
组织志 四任班子“接力史”——干部始终“钉”在领头蹚路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