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腾希
(福建省莆田市第八中学,福建莆田 351144)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也应更加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经实践检验,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引入带有神秘感和趣味性的历史故事题材,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上的教学氛围;不仅是老师输出,而且学生也能输入与输出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1]。
就历史这门学科本身而言,它是生动的、活泼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者。能动地学习历史,可以从过去的历史教训中进行反思;而其中优秀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等,则予以继承,这是教师培养下一代教学目标的制高点。然而,一直以来的“知识本位”教学,使得历史课程的教学平平淡淡,只是单纯地叙述历史事实,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高分低能”,人才质量问题很严峻。因此,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需要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中探索历史问题,并联想到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做到真正培养学生梳理历史的学科素养,提升综合能力。
历史故事反映着过去那个时代的人、事、物,见证着那个时代的辉煌和没落。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时,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故而,教师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更是教会他们如何把古人的前车之鉴运用到现代的生活中,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作用,培养在现代社会中为人处世的能力。
高中生处于心理叛逆期,虽然学习的积极性差,但知识接受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如果将抽象的历史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拉近历史知识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使这些知识点充满趣味性和故事性,则必会使课堂内容更加通俗易懂[2]。
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能够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且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选取历史故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引入教学中的历史故事应该具有客观真实性,必须是真实发生、存在过的,具有可靠性,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才能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也能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②选取的历史故事应该紧贴课本学习内容,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得历史故事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③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中,是为了便于教师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上课的效率,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压力。一般来说,一堂课45分钟左右,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只在前半节课,而后半节课的思维就不知道飘到哪儿去了;这时,教师需要把握住课堂规律,在学生感到疲乏、学习状态较差的时候引入历史故事,以生动的情节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解决问题需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如生病了需要对症下药一样;同样地,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历史故事,满足实际的教学需求。一般来说,二十四史是教师选取历史故事的一个出处,这些故事逻辑性很强、情节条理清晰,对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也可以选择野史等书籍中的故事,趣味性更强。
如在学习必修一的第四单元时,整个单元讲的是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不断地反侵略、求民主,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讲解这一段单元时,教师可以对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故事结合录像的形式来讲述,让学生明白在那时,帝国主义侵略者占有了我们多少的国土、破坏了我们多少的园林建筑,更屠杀了多少中国人!这历史的烙印深深地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不能忘记!当然,中国人民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抗,渴望救亡图存,民族矛盾的加剧促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比如洪秀全就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发动了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最后的运动以失败告终,但是它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把农民平均主义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适时地穿插一些历史故事,能起到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作用。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有些内容十分抽象和晦涩难懂,一味地死读课本,只靠教师的口头讲述,对于理解知识点来说,效果并不明显,长此以往,学生的厌学心理就会渐渐显示出来。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地应用历史故事进行授课,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课时,可以为学生讲述哥伦布的事迹。
哥伦布这一生都从事航海事业,他始终相信“大地球形说”。也就是说,他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因此,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他决定绕地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1492年8月3日,这一天,注定是不平凡的,因为哥伦布将正式开始他的远程航行。西班牙的巴罗期小港异常热闹,人们听说哥伦布起锚了,纷纷来看热闹和送行。在海上航行了两个多月后,哥伦布和船上的水手们终于发现了陆地的踪影。一个水手大声叫嚷着:“快来看呐,我捞上来一根结满果子的树枝!”听到这话,水手们纷纷涌出船舱,哥伦布更是兴奋极了,他大声地说:“陆地就在眼前,那儿就是黄金之地,大家努力呀!”在哥伦布的鼓动下,水手们劈波斩浪向前行。哥伦布的远航计划获得了成功,虽然他没有带回大量的黄金珠宝,却发现了美洲大陆;而这一新大陆的发现,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也因此开辟了一条抵达美洲大陆的新航线。
历史学科的学习,不乏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名词概念,如“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央集权”等,在遇到这些抽象名词时,运用历史故事的方法进行授课讲解,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3]。如在学习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时,可以讲“商鞅变法”与“商鞅之死”的故事,引导学生发出疑问:“商鞅为何会死于自己的立法?”从而引出中央集权制。商鞅曾治罪太子师傅,使人们相信“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也因为此法的严酷,使得自己最后遭受车裂之刑。这时,学生肯定会产生疑问:商鞅为什么会死于“连坐”?学生对当时的政治制度感到极大的好奇,教师进而可以引出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后世造成的影响。
总的来说,历史故事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历史故事丰富历史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历史学科的学习素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