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英
(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七中学,广东湛江 524044)
《上海大众卫生报》曾披露,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在该市5000多名儿童和青少年中做了一次精神卫生调查,发现有心理偏差(心理障碍问题)的高达27%;据湖南师范大学“农村问题儿童发展与教育”课题组同志的调查表明,25%的独生子女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而问题行为实际上多数来自儿童心理障碍[1]。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以前的“雷州二中校园凶杀案”,以及学生跳楼事件,这给大家敲起了心理健康的警钟。作为一名普通教育者,必须意识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的真诚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支持、接纳、助人的态度,能使他们受到鼓舞,获得希望。这种精神力量尤其是对于那些为心理问题所困扰,情绪低落、压抑的学生来讲,具有降低焦虑、缓解紧张的作用;同时,真诚是一种唤起勇气的力量,激励学生大胆敞开心扉,向教师表达自己的苦闷、委曲、软弱、挫折感和隐私等[2]。这既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也能使学生郁积的情绪得以宣泄。如:笔者刚接手2015届初一(3)班英语,就发现班中有一位学生缺交作业。笔者刚问班长“谁没有交作业?”全班学生都捂住嘴低声笑了,笔者觉得莫名其妙。这时,一位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名叫朱玉玲的女孩子慢腾腾地站起来,头发乱蓬蓬、衣服脏兮兮,语无伦次地说“我忘交了!”其他学生大声地笑了。笔者示意他们停止笑声;然后,笔者走近她身边用手轻轻拍了一拍她的肩膀,用真诚的眼光望着她,亲切地对她说:“下次记住带来。”笔者又轻轻地摸一摸她的头,示意她坐下。第二天,她脸上挂着笑容到笔者办公室交作业,身上的衣服干净了。并且作业本上夹了一张便条,打开一看:“莫老师,谢谢您对我的关心,从今以后,我会按时交作业,好好学习……”因而,任何一位教师都切勿小看真诚的作用,师生交往过程中的真诚与日常人际交往中的真诚所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教师真诚的态度会使学生感到亲切、被接纳,没有虚假,好像面对知己,因而容易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拉近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教师的自我开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他们可能在民族、年龄、性别、家庭背景、家庭经济状况、人格特征和心理特征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可是不管如何,教师都必须把每一位学生视作平等的人,充分信任他们,无私关心爱护他们;同时对他们无条件地积极尊重,使他们获得自我价值感,进而激发其自信心。例如,2014年笔者担任初二(5)班的班主任,据了解,此班学生有一小部分来自市郊区,学习成绩差、纪律散漫……对具有不良现象的学生笔者并非感到厌倦,而是热情、耐心、细心、礼貌地对待他们,循循善诱,无私地关爱他们;并非在教室当全体学生批评,也并非在办公室当着其他教师的面教育,笔者与他们单独课后谈心,如朋友一样。维护他们的利益,保护他们的自尊;并及时发掘其闪光点,确立“每一位学生都是有价值的人”的信念。如:上任班主任认为无心向学的黄水强、黄公强是班中“两黄一害”,但笔者认为这两位学生擅长打篮球,并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篮球队。他们因而找到了自身价值,无心向学、缺课不良现象改掉了,并在学校投篮比赛中为班级取得了第一名。成绩差的黄土麟、黄华忠具有绘画特长,于是引导他们跟美术教师学绘画;从此以后,他们专心听课,学习成绩进步较快,并且参加区绘画比赛都获得一等奖。
中小学生早恋问题一直都是摆在教师、家长以及社会面前的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教师训导、家长压制、社会舆论排斥,然而尽管面临着多方压力,中小学生早恋甚至偷吃禁果的现象仍然屡屡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其中至少有一点是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策略有关,大家忽视了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学生青春期的到来,应该加强学生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对待两性关系,区别友谊与爱情,不要早恋和单相思;并引导他们转移注意力,投入到其他学科活动兴趣中,学会自觉消除和克服妄想心理及嫉妒心理,培养健全的品格。所以,教师要去掌握他们此时此刻的心理特点与需求,采用换位理解方法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理解了他们的心理之后,再用教师的理智帮助他们找到不超越雷池的办法。因而,教师学会换位理解能使学生意识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从而感到满足、愉快,让他们产生遇到知己的温暖感、亲近感和信任感,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清楚,一个善听者比一个善说者更容易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注意倾听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谦虚好学、专心稳重、诚实可靠。认真听,能减少不成熟的评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善于倾听的人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蒲松龄因为虚心听取路人的诉说,记下了许多故事;唐太宗因为兼听而成明主;齐桓公因为细听而善任管仲;刘玄德因为恭听而鼎足天下。同样,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育者们在教育学生学会倾听的同时,更要自己首先掌握好倾听的本领。如:笔者班上的詹水泉同学有段时间上课不专心,经常走神。笔者叫他到办公室,向他了解事情原因;而他的回答却让笔者大感意外:不喜欢与同桌坐。当时笔者听了很生气,想狠狠批评他一顿。因为他的同桌无论纪律还是学习,都比他强;但笔者还是控制了情绪,认真倾听他的解释。原来,他忍受不了同桌口腔气味。笔者摸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便对症下药,教育他善待他人,学会理解与宽容,他终于明白与他人交往的技巧。通过笔者对双方的教育,他终于与同桌愉快相处,并互相帮助与学习,他俩的学习成绩及纪律都有很大的进步,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教育效果。不管学生是安于现状,还是犯了各种错误,教师都有必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创造一个能令他们感到被尊重、被理解的健康的心理环境。
中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心理问题。作为教育者,更应该耐心、细心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多利用班会和团队活动时间,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或举行一些心理教育讲座,开展心理问题咨询活动;进行心理问题个别辅导,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要深入接触和了解学生,观察他们的思想心理变化,及时掌握他们可能出问题的蛛丝马迹,以免他们铸成大错,遗憾终生。让大家行动起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健康的下一代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