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甜”真的“甜”起来

2018-11-29 09:24聂闻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瓜瓤教者质感

聂闻

参加一次全国性的习作教学研讨活动。课上,有这样一个环节:

老师出示了切成一瓣一瓣的西瓜图片。孩子们看到西瓜,情不自禁地发出“哇”的叫声。这时,老师带着像图片上西瓜一样甜美而富有诱惑的笑容问学生:“如果给你一块像图片上一樣的西瓜,你吃一口,会是怎样的感觉?”

“甜!”一个孩子回答!

“还有呢?”老师追问一句。

“很甜,太甜了。”另一孩子说。

“是那种说不出的甜。”又一孩子补充。

……

看得出,老师想让孩子说出对“甜”个性的体验。但是,因为教者无方法,只能让这一教学环节停留在一个空洞的“甜”上。

这时候,作为教者,没有相应的作文(认识)理论修养,显然是不行的;作为教者,这时候没有与之匹配的写作能力,不能给予必要的示范,显然是不行的;作为教者,这时候,没有必要的写作知识,显然是不行的;作为教者,这时候,不给学生渗透一些写好这个点的技法,显然是不行的;作为教者,这时候,给学生写几句示范文的意识都没有,显然是不行的;作为教者,这时候,不能给予必要的帮扶与提升,眼睁睁地看着出现的教学资源从眼前流失,却没有一点点办法,显然是不行的。显然,最终导致的结局,就是我们感叹作文的难教,感叹作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最终让课堂作文教学成为一种放任自流,学生作文能写成个啥算啥,我们较少来干预。

缺少质感的意识与训练,作文怎会写出生动具体的内容?

作文课的训练,更多是点的训练,一课一得,点与点的组合,成为作文所需的“线”,由“线”成“篇”。《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低年级,要求进行的是写话练习,一句话、几句话,就是关于“点”的训练,这时候如果孩子写出的每句话是有质感的、个性的、可感可知的、富有形象性的,到中年级时生动具体的表达,应该不再会是太大的问题。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我们在让孩子写话时,只是有写的这种行为,而没有重点关注写的质感。

吃一口西瓜,孩子感受到“甜”,并能说出“甜”,这一感知的体验,是孩子自有的,是不需要老师教的,更不是老师教的。当孩子只能说出“甜”而没有其他更细腻表达的时候,是需要老师教的,需教表达的技巧——怎样表达就能更形象、生动、细腻。课堂上出现那一幕的时候,老师如果这样引导:要想写出的甜的滋味,同学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和想象,来表达一下自己对“甜”的感受与体验:

一是对比,写出西瓜的“甜”与其他“甜”的不同。

二是分解“甜”的体验。唇、牙齿、舌尖初接触到瓜瓤时的感觉;咬一口瓜瓤汁水在口腔四散、漫溢时身体每根神经、每个毛孔的感受体验;西瓜汁通过喉咙、到达腹腔时感受又是什么……

三是要用好想象与联想,写感受体验时要借助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

当然,这样的讲解是空洞的,给孩子几个方向或意识之后,是需要给孩子示例的,让空洞的讲解转化为一种可感可触的课堂教学。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给学生提供的写作知识、技巧,和学生一同进行这个点上的写作练习,之后师生交流、鉴赏、对比、修改,一定会让这一写作点的练习获得提升,获得质感。

在活动现场,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轻轻地咬一口瓜瓤,一股带着凉气的味道从舌尖向身体的每个细胞扩散开来,像是大热天里太阳之下迎面吹来一阵清风,让浑身的每个毛孔,在昏昏沉睡中一下子被凉激着醒来,都张着大口贪婪地吮吸着从舌头传递而来的感觉。身体对这种感觉的喜欢,似乎永远都没有一个穷尽,不管这凉丝丝的、让人舒服的感觉来势多么汹涌,一旦进入身体,就立刻被化为乌有;并且,身体的每个毛孔仿佛还在喊着:“太舒服了,真喜欢这种被滑过、抚摸的感觉,我还要!我还要!”

这样的内容,肯定不是关于“甜”的最好表达,但如果能给学生做个示范,让学生学会写质感,应该是够了。让学生比老师更好,是教育的追求之一,也是一个老师的高明之处。

猜你喜欢
瓜瓤教者质感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丝瓜瓤:老一辈的“清洁神器”
母亲的丝瓜瓤
层叠荷叶边
糖尿病杂感
Colorful you
浓郁质感色来袭 这个秋冬有色可循
轻盈雅墨
西瓜蒸蒜头治尿路感染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