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经过”,培养情节架构力

2018-11-29 09:24韩非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流水账架构跑步

韩非

记叙文是小学习作教与学的主流文体,其“故事性”特点切合孩子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心理认知,而情节是构成故事的框架,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主要因素。孩子习作时遇到的“拦路虎”往往是“没东西可写”和“有东西也不会写”。“有东西不会写”首先是学生不知怎样一步步合理地把事情展开,思维处于 “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的滑行状态。该写情节的,“蜻蜓点水”甚至“放空”,不该写的,“粉墨登场”,造成一般和重点情节“红肥绿瘦”的现象。其次是情节盲从,即把和事情相关的大大小小的情节不加甄别、选择全部罗列出来,在叙述和描写时平均用力,进而淹没重点,冲淡文章主题。这两种情况是促成“流水账”产生的主要原因。

“流水账”式习作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首先这类习作极具“生长性”。它不会随着孩子年级的递升而得到削减甚至逆转,反而一直追随着孩子的笔端。其次具有“普遍性”特点,在班级里写出这类习作的孩子,不是几个或者少数,而是大多数。“生长性”和“普遍性”决定它具有顽固性特点。虽然很多老师想方设法试图改变这种习作“旧常态”,但收效甚微,故而,“流水账”式的习作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師集中精力去打一场持久的“攻坚战”。

简单的记叙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铺陈情节的。所以它一般包含这三大板块:事情发生前—事情发生时—事情发生后。“事情发生时”即事情的“经过”部分,是一件事的主体,它决定事情结构框架是否完整,主题能否凸显,是孩子们习作过程中思维要进行耕犁、架构的地方,是他们情感流动、宣泄的“主战场”。所以,一件事情的“经过”部分能否有条理地写出来是极其重要的,但很多孩子却往往在这里“马失前蹄”,事情“经过”部分是他们习作过程中遭遇的“梅雨季”,是他们思维徘徊、挣扎、停滞的“灰色地带”。

怎样将这“灰色地带”变成孩子习作时思维、情感的“动感地带”呢?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聚焦事情的“经过”部分,运用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从构成事情“经过”部分众多的情节中提炼、删选出两到三个支撑起事情“经过”部分故事内容的情节句,从整体上为学生梳理出“有条理”的思维框架,逐渐培养学生情节的提炼、取舍、裁剪能力。学生“流水账”式的习作大大减少,甚至得到遏制和扭转,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下面我以“跑步比赛”为例来谈一谈我的做法。

一、以事情发展为序,架构“承接式”情节框架

“承接式”情节就是从构成“经过”部分的众多的情节句中,利用“事情发展的先后”关系提炼出三到四个彼此关联紧密的情节句。这几个被提炼出来的情节句一个紧接着一个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构成事情“经过”部分故事的主体框架。

图示:

解读:由上图可见,我们利用承接式情节推进,把跑步比赛的“经过”部分提炼出三个彼此关联紧密的情节:起跑 追赶 冲刺,这三个情节一个紧接着一个,构建起跑步比赛“经过”部分的主体框架,共同推动“跑之时”一步一步有条理地向前发展。在这样的思维疏导下,孩子是这样呈现跑步比赛“经过”部分的:

范文1:跑步比赛(节选)

六(7)班 王艺蓉

紧随着“砰”的一声,我抬着头,双手大幅度地摆动着,双腿猛地一用力冲了出去,其他选手也如离弦的箭一样冲出去。“飞毛腿”和“飞人”跑得更带劲儿,他们昂着头,挺着胸,双脚不停地抬起、落下,似两只较上劲的小虎崽子,那舍我其谁的气势确实震撼人心。(起跑)

我们就这样一会儿你在我前,一会儿我在你后,形势胶着。此刻,场外的啦啦队沸腾了,我们班的“吹牛大王”喊道:“喂,李明,你是孙悟空附体,快把你一步就行三万里的真本领使出来呀。”“‘飞毛腿,今天是怎么了,变成泥腿子了?”是呀,也许“飞毛腿”太累了,瞧,他的脸涨得红红的,抖动着似乎有点儿发紫的嘴唇,渐渐地放慢速度。我抓准时机,吸一口气,甩开膀子,加速冲了上去,企图给“飞毛腿”致命一击。跑着跑着,我累得不行,大口喘气,浑身似乎都是用棉花做的,软绵绵的,头上的太阳似乎大了几倍,让我头脑发晕。(追赶)

眼看就只剩10米了,那红色的终点线更激发了我的斗志,于是我抖擞精神,积蓄全身力量,加快了步伐向前冲去。那感觉似乎踩着风火轮,又如驾着筋斗云一般,身后“尘土滚滚”。(冲刺)

解读:跑步比赛的“经过”部分,条理清楚,语言表述干净,尤其对“追赶”“冲刺”进行具体描写,把跑步比赛激烈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承接式”情节推进,引导学生聚焦事情的重点部分,从中提炼出支撑起“经过”部分框架的情节句,让孩子知道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回避学生习作时在和主题关联不大的情节上逗留,这样就避免了“流水账”的发生。

二、扣活动的关键处,架构“互动式”情节框架

“互”这里指相互,“动”是言语举动。“互动”,一方对另一方发出的行为不但能做出及时的呼应,而且会化被动为主动“回击”对方。他们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共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互动式一般由两个情节句构成,这两个情节句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所以没有先后顺序。

跑步比赛的关键处可以理解为“经过”部分“追赶时”,这是最激烈与扣人心弦的地方。“追赶时”两个人的运动特点是“我追上去,他追过来”,彼此互不相让,形成“互动”模式。

图示:

解读:由上图可知,我抓住“经过”部分关键的情节“追赶”,紧扣“追赶”的运动特点“我追上去,你追上来”这样的互动形式,把其提炼成句1和句2这两个具有“互动”模式的情节句,建构起“追赶时”主体框架,推动跑步比赛“经过”部分的情节向前发展。“互动式”情节句架构方式写跑步比赛主体部分是这样的:

范文2:跑步比赛(节选)

六(7)班 刘星玥

我拼命地追赶李华。我的体力渐渐地有些不支,但我告诉自己,绝不放弃,于是我深吸一口气,让力量都凝聚在腿和手上,接着双手飞快摆动,瞪大双眼,飞快地跑着。离李华越来越近,我已经听到他“呼哧、呼哧”的喘息声。只见李华一扭头,吃惊地望着我,似乎不敢相信我竟有如此巨大的爆发力,他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嘴抿成一条线,额头上青筋凸起,开始加速,似乎想甩开我。我哪能放过这难得的机会,猛地一用力,终于超过了他。对方的啦啦队看到这情况可急坏了,有的竟然都甩开膀子,在操场上又蹦又跳,恨不得帮助李华跑。

看到同学们都这么鼓励自己,李华奋力地追赶我。那架势似乎突然间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涌遍他的全身,体力不支的感觉荡然无存。他抬起头,紧紧地盯着我,深吸一口气,用力开跑。刺眼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似乎也在为他输送力量。他的两条腿就像安了小马达一样,跑得飞快。身边的鼓励声、呐喊声、欢呼声汇成一团似乎也在为我打气,我吃惊极了,心想竟追上来了。于是我瞪了他一眼,眉毛拧成一团,双腿飞快蹬地,不甘示弱地奔跑着。

解读:“互动式”情节推进在习作运用时直奔活动的要点:追赶部分,唤醒情感记忆,调动知识储备,跳过“起跑部分”。把笔尖聚焦“追赶”部分,进行细致、具体地描写。这种方式架构下的习作内容更聚焦,重点更突出,主题更鲜明,从而杜绝“流水账”的发生。

三、凸显文章的主题,架构“关联式”情节框架

这里的“关联”是指“经过”部分提炼、创生出来的情节句彼此逻辑关系紧密,且这两个情节句和习作的主题联系也特别紧密,构成架构“经过”部分事情的主体框架,共同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一)相反式情节架构

“相反式”情节架构是指,构成“经过”部分的两个情节句意思表达互为相反。这样这两个情节句在逻辑上形成矛盾冲突,推进故事向前发展,突出文章的主题。

题目:《我变了》 事情:跑步比赛 主题:变

图示:

解读:由上图可知,围绕习作主题“变”,我利用“相反式”情节架构方法,把跑步比赛“经过”部分提煉、创生为两个意思相反的情节句,如句1与句2。这两个情节句构成跑步比赛“经过”部分主体框架,彼此形成矛盾冲突,推进故事向前发展,轻松地突出主题“变”。

范文3:我变了(节选)

六(7) 王语可

随着一声枪响,我忐忑不安地向前跑着,真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名,要是最后就太丢人了!我眉头紧皱,牙齿不自觉地咬住微微颤抖的嘴唇,双手紧紧攥成拳头,这时我才发现因为紧张,我的手心都渗出汗了。不一会儿,我的鼻尖也渗出细小的汗珠,后背凉飕飕的,两只脚似乎也黏在地上,步伐变得沉重起来。

好友小芳急坏了,她跺着脚,脸早已通红,大声地喊:“王语可,别怕她们,相信自己。”是的!我不能放弃,我要振作起来,想到这里,暗暗给自己鼓劲儿。

于是,我信心满满地向前跑。瞧,我加足马力奋力追赶。我眼睛直视前方,抿起嘴巴,迈开了双腿,双臂也跟着加快了摆动。此刻,我的脚下如踩了风火轮一般跑得飞快,脖子上青筋突起。渐渐地,我超过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我越来越自信。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暖暖的阳光洒在我身上,似乎想为我注入无穷的能量。班主任睁大眼睛紧盯着我,嘴巴早已惊讶得张成了“O”形。裁判也忘记了手中的哨子,眼睛眨都不敢眨地望着我。

解读:习作抓住“忐忑不安”这个词语,先写变化之前的“我”如何跑步的,接着通过好友小芳的鼓励交代“我”变化的原因,紧接着抓住“信心满满”这个词语写“我”变化后是如何跑步的。这两个情节句意思相反,形成矛盾冲突,突出“我”的变化。然后我们再围绕文章的主题“变”适当地添加开头和结尾,一篇习作就轻松完成了。

(二)递进式情节架构

“递进”显然就是意思渐进,即我们围绕文章的主题,用意思渐进的方式把事情的关键——“经过”部分的情节进行取舍,进而创生出新的情节句。这两个情节句后一个的意思比前一个的意思更进一步,它们彼此呼应共同推进故事向前发展。

题目:《不服输的我》 事情:跑步比赛

主题:不服输

图示:

解读:如图所示,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不服输的精神”,我利用“渐进式”情节架构,对跑步比赛“经过”部分的情节进行取舍,提炼、创生出句1与句2两个情节句,这两个情节句意思呈递进式发展,即后一句的意思比第一句更进一层。这两个情节句彼此呼应,共同推进“经过”部分的情节向前发展。

范文4:不服输的我(片段)

……一定要战胜他,想到这里,我飞快地向前跑。阳光映照我绯红的脸蛋,风儿悄悄携走了我鼻尖的汗珠。高亢激昂的呐喊声与轻盈的脚步声奏成一支交响曲,在跑道上回荡。只见我抿着嘴,一会儿昂起头,一会儿眯起眼,目光却如定位仪一样紧紧锁定在小华身上,飞快地向前跑。小华不时扭过头,见我加快速度,他也不甘落后,使劲儿跑着。班主任张老师也站在跑道旁,摇晃着手臂,眉毛似乎都要飞起,呐喊着为我加油。

于是我奋力地向前跑去。暖阳笼罩着我的身体,为我蓄满了无穷的力量,热烈的加油声撞击着我的耳膜,激活了我体内的每个细胞,让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此刻,我仿佛是一头爆发的狮子。我脑神经绷得紧紧的,眼中只有那终点线上的红绸,双手紧握成拳,指关节发出“吱吱”的声音,浑身上下没有一处不在发力。啦啦队见我如此这般,更加用力地为我加油。渐渐地,我超越了小华。

解读:为了突出我不服输的精神,习作先抓住“飞快”这个词语写“我”跑步比赛的情景,接着写老师的鼓励,然后再抓住“奋力”这个词写“我”跑步时的情景。显然后一个意思比前一个更进一层,这样通过意思表达的“落差”突出“我”不服输的性格。事情的主体部分解决了,我们只要围绕文章的主题,写好开头和结尾就可以了。

情节构成了一件事的主体框架,情节更推动事情一步步向前发展,所以对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我们要抓住情节知识点,充分利用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强烈的情节意识,锤炼情节的剪裁力和创生力,这样方可突破学生的习作瓶颈避免习作时“流水账”的发生,提高孩子的习作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的能力

提炼与概括力是学生不可或缺的语文素养,除了阅读教学中要紧扣教材,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有层次、针对性地培养外,习作教学中孩子们所积累的习作素材也是培养提炼与概括能力的好材料。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真实而鲜活的素材,利用习作教学课堂,教给孩子提炼和概括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提炼和概括的能力。而笔者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关注事情发生时,即“经过”部分,围绕文章的主题,以方法为导向,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不同的情节提炼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些提炼的情节有条理、有层次地表达,进而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情节的意识,在大量的习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提炼与概括的能力,收效甚好。

2.培养学生构段、谋篇的能力

学生习作的过程本质就是构段、谋篇的思维过程。在“自由、创新、个性”为导向的新理念下,常态的习作教学已经很少见到逐步地教给孩子如何构段、样谋篇的方法了。孩子们习作时“自由抒写”的本质是依据自己的感觉和经验随意成段,写到哪儿算到儿。孩子笔下的习作头绪繁多,结构松散,冲淡文章的主题,促使“流水账”泛滥。

构段本质就是围绕中心句,紧扣关键词,有条理,有层次,把一句话写具体,即由句拓展成段的过程。习作自然是一句一句写出来的,“流水账”式的习作本质是孩子们习作过程中头绪太多,语言表达浅显、苍白。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一点是孩子们语言表达的“向心力”不够理想。所谓的“向心力”就是围绕中心句,紧扣句子中的关键词一句一句有条理、多层面表达的能力。孩子们常态的习作很少有中心句的意识,所以他们在习作时更多的是想好一句写一句,是一种习作目的散、泛,习作思维过程杂乱的“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的状态。所以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疏松。而通过对“经过”部分的情节提炼后,我们教学生如何围绕关键词一步步把情节句写具体的方法,这样不但锻炼他们围绕中心句,抓关键词具体表达的能力,还在实践中培养孩子基本的构段、谋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在高段要求孩子具有分段表述的能力。孩子们的习作中“流水账”盛行,其实和孩子在谋篇的过程中,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松散,甚至混乱有相当大的关系。通过聚焦“经过”围绕主题,运用提炼情节的方法,其实就是教给了孩子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孩子们通过抓住对重点段的描写,厘清围绕文章主题如何思辨段落的呈现,进而让学生领悟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对一篇习作的重要价值,增强学生的逻辑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进而为谋篇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习作是孩子们达成自由抒写的起步阶段,是为孩子们将来习作时“自由、个性、创新”地写打基础的阶段。我们要关注孩子习作中呈现的不良现象,审思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依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探求出解决现象的方法和策略,进而扭转不良现象,消除孩子习作畏难的心理,为孩子畅通地写开拓一方晴空。

猜你喜欢
流水账架构跑步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怎样避免流水账?
其实,跑了你才懂
拒绝“流水账”
跑步的时候我们在想些什么
不要害怕记流水账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
八戒跑步等4则
三层架构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