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与探究中习得
——浅谈“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衔接与融合

2018-11-29 22:27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顾勇祥
数学大世界 2018年26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内角周长

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顾勇祥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方式变得丰富多样,除了接受学习外,还出现了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都有着一定的优势,不同的学习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如接受学习比较适合于集体教学,探究学习一般适用于个性化教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有效学习需要多种方式的融合,既不能单靠接受学习,也不能仅凭探究学习。“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拿捏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比例,调控好教师传授与自主探究的关系,实现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在适当地接受与合理地探究中有效习得。

一、依据内容,科学选择

接受与探究是获取知识的两种不同方式,所谓接受学习,指学生的知识、经验来自他人的传授,学生依靠直接占有的方式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接受学习常常与灌输联系在一起,并非来自学生的自我发现与创造。所谓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亲自感知、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各有利弊,我们在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立场,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特点,为学生的有效学习而选择学习方式。

1.几何概念教学,偏重接受学习

“图形与几何”是数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的生存空间,培养学生空间的空间观念、直觉能力与创新精神。小学阶段的几何与图形内容包括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四大板块。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和方法是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有些知识属于结论性知识,学生无法依靠实践去探究获取,只得通过定论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像几何概念的定义、定理的文字表达等这些内容的教学,我们一般偏重于接受性学习。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单元时,许多概念都是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如“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作正三角形”。虽然在教学时也有让学生观察、操作,有一些探究味道,但是学生无法准确提炼出概念的定义,需要教师将这些定论直接予以展现,因此,接受性学习的色彩较浓一些,当然,此类接受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而非机械接受。

2.几何性质教学,注重探究学习

几何图形中有许多性质,有量的性质和质的性质,图形量的性质往往需要测量,通过测量的方式去挖掘出其中的性质,这就需要学生通过亲自观察、操作与测量,探究和体悟出其中蕴含的方法和思想。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长方形及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等内容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观察、想象、操作、实验等活动,探究并掌握各种单位和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等。例如,在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些大面积单位时,如果采用接受学习,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只有通过学生的亲眼观察、亲手测量、亲身体验,才有助于形成较好的空间观念,才会获得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再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对称、旋转等性质时,我们需注重学生的感知与体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与操作,在做中探究,从而获得知识的建构,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总之,在几何性质的教学中,更需要注重学生的探究学习。

二、有机整合,优势互补

融合教育已经成为当今的一种重要教育举措,“认同、包容”是融合教育中的核心理念。“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作为两大重要学习方式,我们要以融合的理念,在教学中对这两种学习方式进行有机整合,让它们共融共生,达到优势互补。

1.先探究后接受,创造性探究

接受与探究是两种并不矛盾的学习方式,在一堂课中往往两者兼而有之,只不过是顺序有先后,或者比重不一样,有些教学偏重学生自主探究,有些课堂偏向于教师传授,如果将两种方式有机融合,实行兼容并包,或许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先探究后接受属于创造性探究,该融合方式的探究味道更浓,学生主体性更突出,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创造方法、发现规律、获得结论。例如,在教学“认识圆周率”一课时,我先组织学生观察猜想:“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然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学生在合作中想出各种测量方法,有的用棉线在圆周绕一圈,然后拉直量出它的长度,有的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圈,量出它的长度。在学生获得数据后,我让他们计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学生有了测量和计算,发现了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此时我再向学生出示并介绍“圆周率”。我在最后的总结与授予只不过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最后的接受学习是水到渠成的接受,而不是强迫性的机械灌输。

2.先授予后探究,验证性探究

根据接受与探究衔接的先后次序,还有一种整合方式叫作验证性探究,相当于以前的目标教学,即先出示教学目标,后展开探究学习。此类融合属于先授予后探究,即先把结论告知学生,然后引导学生对结论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方式,最终获得科学结论。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我在组织学生认识了“内角和”之后,先让学生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根据学生的猜测,我出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为了验证猜测,我引导学生想出各种办法,有的学生利用量角器测量计算,有的学生进行剪拼,有的学生通过折拼,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学生经过充分的探究验证,对“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一性质有了深刻认识和理解。

让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进行衔接与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师生的协同学习,获得超值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内角周长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圆的周长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三角形分割问题
多边形内外角问题的巧解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倍角三角形的几个性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