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红浓(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董玉娣中学,浙江宁波 315101)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1]。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以及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改善,使课堂内交流气氛活跃。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有着显著实效。本文就小组合作学习展开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进行讨论。
小组内人数过多,参与率反而会有所下降;人数过少则会导致互助、互学功能降低。我们将全班52人分为九个小组,第八、九小组为5人,其余6人一组。
科学学习过程中,男生和女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动手能力和思维习惯等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分组时将男生女生均匀地分配到各组,以达到学习过程中相互支持的目的。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业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将学优和学困生均衡搭配,选定组长并带领全组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组建小组以后,让全体学生明确小组的主要作用。一是课堂讨论问题,一起解决问题。组长负责组织讨论问题并组织成员发言,组员倾听并思考分析,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二是一起完成一项活动或实验。能够充分发挥小组的特色,灵活、及时地解决课堂问题。三是共同解决比较难的练习。互相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互相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等[2]。
在学习体温计时,教师向各组提供温度计和体温计。幻灯片出现提示:(1)测量范围有什么不同?(2)结构有何区别?(3)使用方法上有什么不一样?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相关结果,并在小组内交流,看看哪位学生更仔细。
由于小组学生各自观察整合,对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促进、提示和纠正作用;每个学生获得的是一种整合态的知识,对提高观察能力有着莫大的帮助。
在学习天平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使用天平的方法。每一小组发一架天平,幻灯片出现提示:(1)一位学生操作调节天平平衡,一位学生计时,其他学生记录操作中的不足,看看谁调平更快。(2)称一个烧杯的质量,或者帮助教师使用天平称出50克水的质量。请准备好的小组派代表来完成。
经过活动,小组内学生因比赛、指正、纠错、示范观察等,既参与动手实验,又积极开拓思维,可以说学习的热情高涨。课堂生机勃勃,效果比较好。
在学习七年级科学生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一节时,课堂布置学生学习活动如下。
活动一:生物的主要类群——脊椎动物
类群——鱼类:
(1)生活环境_________ 。
(2)结构:皮肤及附属物 ____________ 。附肢 ____________ 。呼吸器官_________ 。
(3)卵生还是胎生_________ 。
(4)变温还是恒温________ 。
(5)动物举例________。
挑战问题:列举一系列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点。
活动:根据鱼鳞推算鱼龄:
(1)怎样进行观察?
(2)怎样判断鱼的年龄?
类群——两栖类:
(1)生活环境_________ 。
(2)结构:皮肤及附属物____________ 。附肢_____________ 。呼吸器官_________ 。
(3)卵生还是胎生_________ 。
(4)变温还是恒温________ 。
(5)动物举例________。
挑战问题:列举一系列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点。
思考:为什么说蛙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
活动二: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
毒蛇:毒牙和毒腺——有;头部——头大,大多呈三角形;尾部——尾短骤然变细,不断颤动;体纹——颜色鲜艳,背部有特殊斑纹。
无毒蛇:毒牙和毒腺——无;头部——一般不呈三角形;尾部——尾往后逐渐变细;体纹——体色和斑纹与毒蛇不同。
挑战问题:当你在野外被蛇伤时,你会怎么办呢?
类群——鸟类:
(1)生活环境_________ 。
(2)结构:皮肤及附属物_____________ 。附肢_____________ 。呼吸器官_________ 。
(3)卵生还是胎生_________ 。
(4)变温还是恒温________ 。
(5)动物举例_______ 。
挑战问题:列举一系列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点。
你仔细观察过鸡、鸭和鸵鸟等动物吗?它们为什么不能飞行?
类群——哺乳类:
(1)生活环境_________ 。
(2)结构:皮肤及附属物_____________ 。附肢_____________ 。呼吸器官_________ 。
(3)卵生还是胎生_________ 。
(4)变温还是恒温________ 。
(5)动物举例_______ 。
挑战问题:列举一系列与它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点。
哺乳动物根据形态特点可分为几类?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教科书、相互提示等方式,不仅完成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同时还提高了总结归纳能力,这对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提高自学能力,更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交流,也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另外,最后的汇报也让学生锻炼了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平台,针对其他同学的不足及时进行指点,指导者做一个真正的“小老师”,其成就感获得度高,参与将更加热情;可以充分体现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在班级同学之间表现自己和展示自己小组同学共同的知识结晶,充分体现他们之间的默契和团结;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如果长期坚持、严格执行,并认真落实到位,就一定会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心理倾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必将会提高课堂效率。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可以让他们互相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让学生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喜欢这种学习方式,让他们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并且喜欢上科学课,教学效率就能够不断提高。
教师在课堂讨论中,不仅仅只是巡视者的角色,更多的是组织者、引导者和思考者。组织学生以明确的学习目标为核心进行讨论,避免讨论的随意性;用适当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使他们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保证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适时对个别学生给予帮助,使群体教学和个体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及时收集学生讨论中的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适当调控,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改变教师在课堂的角色,减少教师的满堂感,更要求教师继续提高课堂应变能力,再提高课堂调控能力,丰富自身的综合知识。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课堂成为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广阔天地,成为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沃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外界信息为自己所吸收、内部经验被唤起,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学生的经验获得了增长,都获得了新知识,都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