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当的角色

2018-11-29 02:46:13李忠泉
名师在线 2018年15期
关键词:引导者排序信息技术

李忠泉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福建泉州 362000)

引 言

在传统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的讲述者、信息的传授者和教学活动领导者的相关角色。这种权威性是教师特有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不断地围着教师转。但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多元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知识和技能的渠道已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摆正位置,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明代王肯堂在《交友》一文中提到“学即教,教即学,互相资矣”,意思是:学就是教,教就是学,二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教师应树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并根植于内心。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别人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如今在新型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和竞争者。

一、设计者

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节课只有45分钟,时间非常有限,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能掌握、拓展所学知识,并且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对于教学的设计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课堂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堂的实际效果。教师在课堂设计时,既要注重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引导者

学生在这个阶段,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社会经历和熟练程度不够、技术能力欠缺、社会道德不健全,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全面、系统,很难加以条理化和系统化。因此,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既要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加强社会道德的培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更要加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深入信息社会的生活中。当然要达到这些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缺少不了“引导者”的角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寻求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学生对于知识点在整个章节、学科中的地位把握不准,直接影响目标的判断,做事比较盲目,方法、过程的处理自然也就没有合理性。教师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方式、方法很多,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一个最佳的效果?这个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在信息奥赛方面对数据的排序时,排序的方法很多,有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桶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在这些方法中,每种排序都有自身的优缺点,根据数据的不同,各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数据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不同。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引导得当,学生对事情的处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

(二)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国家现行的《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教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1]。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说过,“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显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确实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师在实施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使其终身受益;而且,也能使教师减轻教学负担,减轻孩子学习不主动而产生的厌学、痛苦等不良情绪。虽说学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单教师的责任,但毕竟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所以教师的引导成为重中之重。

(三)指导学生区分好坏信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

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足,对信息来源渠道的权威性、方便程度、价值性的大小,信息的共享程度、失效过期与否、可利用程度等都需要教师加以协助判断。在信息社会,不缺乏信息,但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适当的引导,要擦亮眼睛,认真甄别,否则学生可能会误入歧途。

(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积极地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任务中来,通过对问题逐步突破,不断地激发思维的火花。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教学中来,使学生被动地接收学习,改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并逐渐形成积极、果敢、合作、进取的品质。

(五)身体力行,为学生做表率

身体力行,为学生做表率,以此感染和影响学生,让他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教师是道德高尚、人格完善和心理健康的化身,在学生心里是高尚的、伟大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是无形的引导者。所谓“身教大于言教”,可见教师身体力行的重要性。

三、合作者

师生间平等融洽地相互交流,就某些问题可以进行深入讨论。这样既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在合作的环境中,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应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手段,恰当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思想。这样,可以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情,共建健康文明的信息社会。

四、评价者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过程性的、阶段性的、终结性的,评价的方式、手段和结果等都可以是多方面的。教师借助评价,从而对学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帮助学生确立努力的方向、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寻求自身的优缺点;同时,学生通过自控,也可以实现学习的目标。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能力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教师评价者的身份不可缺失,而且要利用好这一身份。

五、竞争者

在网络环境中,给教师和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学习和展示的氛围,建立师生间良好的平等关系,可以使师生的作品、成果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得以平等地“竞争”。这既可以促进教师终生学习的意识,又可以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欲望,甚至可以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可喜局面。另外,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要不断地扩大知识面,提高各方面的素养,不断接受新知识,深化自身的教育思想、理念。教师应加深对信息技术教育根本目的的认识,意识到信息技术不能仅以技能培训为目标,更应该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来对待。

结 语

当然,教师的角色是社会对于教师如何行动所寄予的一种期待、赋予的一种规定。一个人学会扮演角色的过程,也是职业社会化的过程。一名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所充当的角色,并扮演好这个角色,才能更好地生活和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明确、正确的角色意识。信息技术教师要正确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责任,也看到自己的缺点,能够正视并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更好地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猜你喜欢
引导者排序信息技术
排序不等式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恐怖排序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人大建设(2019年1期)2019-07-13 06:00:30
节日排序
刻舟求剑
儿童绘本(2018年5期)2018-04-12 16:45:32
数学教师如何当好“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