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笑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江苏南京 210000)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有了疑问,思维才有方向;有了疑问,思维才有动力;有了疑问,思维才有创新。”教师设疑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因而,教师应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学情,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学生感兴趣、能引起学生探索欲望的疑问,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江苏省南通市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在《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中提倡:顺着学的路径去思考教的路径[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个体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本文将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方法分为以下两类。
悬念设疑是指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教师设置悬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加强对重点和难点的关注,产生认知矛盾,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处于一种情绪高涨、欲罢不能的亢奋状态。悬念设疑有很强的启发性,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效果显著[2]。
递进设疑是指将一个问题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浅入深,逐步地进行设定,使学生通过一步步的思考掌握知识的本质,领悟并掌握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疑要注意层次清楚,围绕释疑的逻辑性,让学生经历多层次的数学教学活动,既面向班级全体,又照顾个别学生,满足不同学生思考问题的需要。同时,创设的问题应由表及里,顺藤摸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重师生间的互动。教师通过示范与引导,在学生之间开展猜测、交流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数学现象的感悟与对数学规律的体验。
根据已有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疑的运用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人们对教师的看法所形成的社会环境,造成了部分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养成了“一言堂”的习惯。在这些教师眼中,“尊师重教”被简单解读成“教师就是真理”,教师的优越感凌驾于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之上,将教学的重难点简单地用语言陈述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课堂教学中缺少设疑或根本不设疑,只是一味地讲课。这样的观点容易制约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设计问题。有时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例如,教师在教学一年级《美丽的田园》时,简单且重复提问:“观察这幅图,你能看到几只鸟?几朵花?几只蝴蝶?”低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
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去考虑学生的学情与教材的特点,随意地设疑,信手拈来,只会让设疑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一大负担,与设疑的初衷相悖。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在新课导入时,教师组织学生“摸一摸”:摸身边能摸到的东西并进行比较,观察有什么不同之处?教师的本意是结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比较让学生说出哪个面比较大。可是学生的想法却不统一,由于没有明确规定到底是哪方面的不同,于是就有学生大胆发言:“我发现课桌面比较光滑。”“我发现数学书的封面比较粗糙。”
案例中的教师虽考虑到设疑要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体现了新课标“学生是数学学习的熟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教学理念[3],但其缺乏明确的指向性,使学生特别是第一学段的学生无从答起,回答不合教师“心意”,如果教师不予以合理解释,还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将问题改成:“请同学们摸一摸,比一比,看看它们哪个面比较大 ?”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疑作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往往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节骨眼”上,让学生有机会思考所掌握的新知。在学生还无法表达出所掌握的新知时,教师趁机进行协助,帮助学生巩固刚掌握的新知。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时,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解答“饲养小组养了8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少3只,问养了几只白兔?”这一问题后,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饲养小组一共养了8只黑兔,饲养的黑兔比白兔少3只,问养了几只白兔?”由于这道题中也出现了“比”“少”二字,受思维定式的影响,有些学生依然用减法列式:8-3=5(只)。若是在此处设疑,提问学生:“是谁和谁比?哪个多?哪个少?求多还是求少?用什么方法?”这时,学生就能自然地回答出这些问题,且在不知不觉中理解重难点。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思维定式,使用设疑的方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
在教学五年级《三角形面积》时,上海特级教师封礼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两个梯度,在教学的第一个阶段,通过三角形的拼板活动,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理解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相等时,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而与它的形状无关。在教学的第二个阶段,封老师设计了一组有梯度的问题:将等腰三角形对折,得到两个小三角形,这两个小三角形与原等腰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如何?是什么原因使它的面积变小?(底变小)将等腰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一边取中点连接顶点,使三个三角形各分成两个小三角形,说说被分开的两个小三角形大小如何?出示两条平行线中的若干个等底三角形,请比较这些三角形面积的大小如何?思考:以同样的线段为底,能作出多少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通过这样有阶梯性的设疑,学生就能很快发现只要三角形的高和底一定,三角形的面积就一定。不仅让学生探索出三角形的性质、面积公式,还深化了学生的认知,同时也使思维能力有差异的学生得到相应的锻炼。
设疑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笔者希望在实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先考虑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找出教师自身的问题所在,再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课标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最为合适的设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