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雯文
(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幼儿园,江苏无锡 214021)
台东大学儿童文学院林文宝院长说过:“阅读如同春天播种,它呈现的是世界万物的潜在美质,开启的是孩子的心灵之眼。”我们不禁追问:怎样让孩子爱上阅读?怎样的阅读环境能成为孩子通往世界的大门?如何创设具有教育张力、富有意义的阅读环境?我们在“最一线”向儿童学习,聆听教师的真实声音,追随教师的研究脚步,在“问题之说”“实践之行”与“研究之思”中努力寻找教研的内生力量。
课程游戏化研究中,诸多教师审思追问:儿童阅读是儿童与书本的简单组合吗?阅读环境是图书与区角的简单叠加吗?如果说环境是有意义的,那么它的意义首先需要在儿童的思想中寻找……[1]
教研支持:多元叙事,回归儿童原点,主动寻求“瓶颈”问题。
我们深化幼儿园教学成果,关注过程,透过儿童、教师、家长视角,用“叙事”的方式真实展现阅读环境的发展经历和学习者的经历,一方面,持续用照片、视频、音频等记录方式对特定的事件进行微格式叙事,为合作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多维展现阅读环境的全貌;另一方面,在叙事中不断梳理实施中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引发教师从儿童的角度审视、反思阅读环境的适宜性。
回归儿童现场,许多教师渴望改变的行动之心被点燃了,儿童是怎样阅读的?阅读环境对儿童的价值意义是什么?我们走进阅读,期待“学习”能引领我们走向前方,帮助我们积累经验。
教研支持:支架学习,关注问题联结,解析课程日常实践。
教科室把做好教师研究的“学习支架”作为贯穿阅读环境研究的一项持续工作,要求教师在系列专题研究中充分利用好“工具支架”“资源包支架”“科研支架”,以多元化的途径真正渗透至教师日常实践与研究之中,帮助教师架起“教育现场与理性思辨的有效互动与意义联结”。
路径一:深化科研导读、自主研读、级部分享读的方式,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等班级工具书读深读透。
路径二:充分利用“支架”的指引作用,鼓励教师在主题实施、案例撰写、课程审议、课题研究等自主或协作研究中突出“支架”作用,层层剖析,帮助教师厘清和整合理念,不断明晰幼儿学习与发展之路。
路径三:充分利用科研的“支架”功能,以科研带动教研,潜心开展我园不同年龄段幼儿人格发展目标与评价指引的内涵研究,争取在观察和正确解读儿童的行为能力方面有更大的突破,引领教师走上深度研训之路。
我们要正视隐藏在阅读环境中的问题:“空巢”现象、井然有序背后的“自由”难道只是看读书区是否存在?基于儿童的学习,打破固有模式,如何做出调整与改变?
教研支持:理念变革,打破成人中心,共享共创阅读环境。
我们强调通过观察儿童阅读过程中的变化、探究过程来优化“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阅读环境”,引入儿童团队、儿童管理的理念,突破成人的秩序,跟着儿童去阅读,结合儿童的经验,引导他们去阅读,让阅读环境富有启发性,推动儿童整体经验的发展与积累。
第一次打破:打破成人秩序,推动幼儿走进自我管理的时空。在共享共创中,教师从儿童的立场出发,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问题看得见、学习看得见,参与环境创设、图书管理等,这能推动幼儿整体经验的发展和积累。
第二次打破:打破单一功能,拓延阅读关联性。渗透“全语言”理念,关注幼儿“听、说、读、写”的表现与能力的发展,拓延阅读区的关联性,因为幼儿的发展是连续的,我们不能独立看待阅读区。
第三次打破:取消空间限制,构建共享阅读区。鼓励教师勇于改变,打通阅读空间,支持幼儿寻找合适的空间开展阅读,串联平行班阅读空间,让幼儿在共享空间中享受阅读,同时尝试网络共享阅读,将幼儿引向更为多元的学习时空。
阅读环境改变了,幼儿自发、自主的学习每天都在发生,如何捕捉不断发生和展开的学习轨迹,在专题研讨中教师们抛出了许多的“疑难杂症”与“迷茫求助”。
教研支持:专题研修,看到幼儿学习,拓延阅读主题环境。
我们强调以幼儿的视角来提升阅读区的互动质量,包括阅读区的活动机制的优化,充分挖掘活动功能。其中,我们关注:幼儿表征记录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是否具有可行性操作?因为留下幼儿阅读痕迹的过程也代表着他们的经历、经验的积累。分享的方式与效益问题?分享的方式与时间节点的问题?等等。聚焦观察记录,依托“学习故事”的评价方式,帮助教师用研究的视角连续性地观察幼儿;定期开展阅读环境的“学习故事”主题研究和分享沙龙会,鼓励教师通过“注意—识别—回应”记录和解读幼儿行为,捕捉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契机;引发教师多维度、多角度解读所观察到的现象,发展即时、专业地回应幼儿的能力;鼓励教师制订幼儿支持计划,为阅读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搭建“阶梯”。
阅读环境的变革引发了教师深层次的探索,教师不断寻找幼儿阅读中的黄金线索,如根据《漏》开展水墨游戏,根据《海马先生》绘制了明胶片、与小伙伴尝试制作幻灯片……一个个阅读延伸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展开。
教研支持:主动跟进,发现学习线索,优化课程计划。
幼儿园教研工作向教师提出了“提升观察、解读、评价幼儿行为的专业能力”的更高要求,将阅读区中的观察记录融入“日计划”“周计划”,通过日计划中的“蕴含学习的可能性”,引发教师对“幼儿的意义事件”的关注;通过周计划中的“上周微观察”,能从诸多“观察记录”中不断发现、识别课程线索,并融入日常教育计划之中;通过持续的互动与呼应,建构和编排真正追随幼儿的课程[2]。
例如,小朋友阅读完《老鼠娶新娘》图画书后显得非常兴奋,于是教师追随幼儿的兴趣,不断与幼儿构建新的课程计划,生成了一系列精彩迭出的活动。
活动一:有趣的皮影戏——组织全体幼儿欣赏经典的皮影戏短剧,激发他们参与表演的兴趣(皮影戏表演形式的新颖、新奇,能紧紧抓住幼儿的兴趣)。
活动二:表演工作大讨论——班里幼儿自由组合分成4组,进行第一次公演活动的商量和准备,教师支持他们用表格记录的形式呈现。
自专项研究以来,我们将长期的研究进程串联起来,构成了教师重要的教研学习实践链,并不断回顾与发展,我们有困惑、有顿悟、有质疑、有提升……这一切都表明我们的行动产生了蝴蝶效应。如果此时“把镜头拉远”,我们期待在坚守与改变中,保持“与儿童共同思考”的互动状态,不断催生教研的内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