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红
(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江苏宿迁 223800)
剪纸艺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员,有着自己独特的含义和艺术特色。在当前传承与发扬民族文化艺术的呼声日渐高涨的教育背景下,剪纸艺术逐渐走进中小学校园。如果依照统一制定的教材和课时,很难充分展开剪纸课程。校本活动是学校打造特色课程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解决了教学容量和时间限制等问题,是丰富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笔者所在学校多年来把剪纸作为特色校本课程,在此本文就如何有效展开剪纸校本活动进行简要阐述。
剪纸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从起源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随着当今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像剪纸这样的民间艺术离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人们大多在春节或婚庆场所才能看到剪纸的身影。在许多学生心中,剪纸是“乡土”的,不能与他们喜欢的动漫等外来文化相提并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接触和了解民间艺术的机会与氛围,无法对其产生兴趣。就剪纸艺术而言,剪纸技法固然重要,但剪纸文化更应根植于学生心中。因此,引领学生了解和关注剪纸艺术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们所面临的首要课题。
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反映出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民间曾有“北国窗花,南国刻纸”之说,尽管南、北方剪纸形式不同,但都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古时,人们通过剪纸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以求安康,如过年时贴门神;再如剪纸中的鸡和羊象征着吉祥,莲花和鲶鱼象征丰裕等,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巧妙地渗透。在校园营造一个尊重和热爱剪纸艺术的环境,在宣传上积极投入,利用校本活动的契机,适时播放剪纸艺术和文化的影像节目,将民间剪纸艺人请进校园,或组织学生参加剪纸探访之旅,甚至联合当地民间社团、博物馆和美术馆等艺术机构与学校共同合作,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参与保护民间剪纸,引导他们自觉、自发地热爱这项传统艺术。
鲁迅先生说过:“作品愈有民族性、地方性,也就愈有世界性。”传承与发展民间剪纸艺术,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对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民间剪纸所采用的纸张为各色彩纸,剪纸艺人善于采用一些高纯度、高对比的原色,以表现内心最深处的思想情感,最常用的是红、黄、蓝、绿等颜色。这些颜色色彩鲜艳、明亮、醒目,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和民间美术的用色特征和要求,颇具民间特色[1]。传统剪纸在题材的选择上,多是富有寓意的各种动植物和风景,这也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特色所在。针对当下的中小学生而言,不断尝试新事物是学生们的本真所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可对艺术进行创新发展,丰富学生们的创作体会,让他们乐在其中。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材料、创新技法和开发题材内容,做到扬长避短、推陈出新,创作出形式新颖的剪纸作品,体现新的欣赏价值。笔者在此就略举如下几例。
(1)材料的创新——树叶剪纸。民谣“汉妃抱娃门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别样的剪纸画面,也提供了新的剪纸材料——树叶。哪怕是泛黄的树叶,也散发着生命的气息。生命崇拜是剪纸永恒的主题,用具有生命寓意的树叶来表现剪纸,生命的文化寓意将得到最大化的展现。值得注意的是,考虑到树叶易折易碎的特点和形状的局限性,应尽量采用简洁概括的造型。
(2)技法的创新——水墨剪纸。顾名思义,就是“剪纸”加“水墨”的表现手法。首先,在方法上,“水墨剪纸”是先染后剪,染时随性自由,注意色彩的纯粹与搭配即可,然后根据色彩的倾向或表现的内容创作。其次,在呈现效果上,“水墨剪纸”作品充满抽象、朦胧的韵味,特别是镂空造型的形象,色彩的虚实变化自成一格,犹如中国水墨画般的写意效果,使作品既有剪纸的质朴与寓意,又有水墨画的灵动与韵味,别有一番滋味。同时,水墨剪纸在技法上有着更多的自主发挥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更好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3)题材的创新——美术名作剪纸。在新时代背景下,新的艺术语言与审美趣味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为传统剪纸艺术铺设了另一条发展道路。学生们对于传统剪纸中的造型题材往往缺乏相应的生活体验与感悟,进而影响其对剪纸的兴趣。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感兴趣的中外美术名作入手,结合传统剪纸技法,创作出内容新颖、别具一格的现代剪纸作品。如中国传统山水画、线描人物画以及风格各异的国外美术名作,都可成为学生剪纸的表现题材。让学生们在被剪纸新作品吸引的同时,发展和创新剪纸的装饰语言,这为剪纸今后的传承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新材料、新技法还是新的表现题材,都是在继承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既锻炼了技法,又激发了兴趣,领悟到创新的价值。校本活动具有更灵活、更自由的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个性尽情驰骋的舞台,这也是艺术教育的真谛所在。
打造校本文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让艺术浸润心灵也非一朝一夕之事。想使剪纸校本课程成为学校一张亮丽的名片,需要付出大量的思考和行动。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剪纸校本课程多年,形成了一套有着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全市美术教学领域颇具影响力的特色课程,多次举办对外教学活动,在此笔者就具体做法和同仁们略做交流。
首先,确保学生人人有一本剪纸作品集。用作品集的方式进行记录,是对学生在剪纸学习之路上每个脚印的采撷,对于学生而言,这也是他们珍贵的成长记录,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次,每间教室都设立剪纸园地。在教室里开辟一个小小的剪纸园地,展出学生们的作品,那些翩飞的蝴蝶、绽放的花朵、灵动的人物,为教室增添了无限生机。学生们在这里收获了自信,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再次,校园建有一个剪纸长廊。将大量优秀的剪纸作品集中陈列展出,形成更丰富的视觉效果,让学生们徜徉其中,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最后,学校还建有剪纸网站。校园剪纸网站的建立,可以更加有效地丰富教学的资源,促进校园剪纸文化的发展,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艺术发展途径,也是同行们进行交流学习的资源宝库。
剪纸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教育者将它作为一种常识传递给学生。作为美术教育者,应在剪纸教学中用“守”来传承剪纸文化,用“变”来丰富剪纸文化,要通过校本活动,让剪纸教学更丰富、更充实,让更多的学生传承并创新这一古老的中国艺术,让我们的中华瑰宝在世界艺术之林更加璀璨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