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菁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幼儿园,江苏南通 2263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儿童教育要重视给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给儿童提供多样、有益的学习氛围,让儿童在愉悦的生活中获得健康成长的宝贵经验。因此,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作为最基本的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幼儿的体魄,提升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促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幼儿教师要明确一点,即不能让游戏取代所有的教学活动。课程游戏化并不意味着教学中的所有形式都是游戏,而是在保障幼儿最基本的游戏时间的前提下,把游戏的理念和精神融入教学的各种活动。课程游戏化的目的就是使幼儿园的课程更加符合幼儿的个性和特点,促使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更多的体验[1]。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游戏是提高儿童各种能力的智力活动,是丰富和扩大儿童观念的有效方法。”幼儿园时期是幼儿言语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幼儿需掌握大量的口头语言,与此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幼儿从外部语言转向内部语言的阶段。而游戏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幼儿在游戏中能学会倾听伙伴的想法和意见,同时能在游戏进程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进程中,幼儿的词汇量变得更加丰富,口头语言能力也得到提升。游戏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智力,在游戏中,幼儿会遇到不同情况的问题,在探索中培养了幼儿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提高了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游戏中融入了不少社会现象,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分析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把握了事物的发展规律,提高了认知水平。
情感体验通常是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体验和态度。游戏是丰富幼儿情感的重要途径,形式多样的游戏能让幼儿在扮演各种角色的过程中收获不同的体验。游戏再现了社会中人的语言行动,幼儿可从中感受到不同的人的态度。游戏的设计方案不断复杂的过程,会让幼儿的情感体验变得深刻。特别是角色游戏,幼儿在扮演多样的角色时,感受到了社会上人群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了丰富的、积极的情感,增强了幼儿之间的情谊,促使幼儿更加热爱生活。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时段,幼儿的身体机能都逐步成熟,要在这阶段重视增强幼儿的身体各项机能,这将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在游戏中,幼儿会练习各种不同的基本动作,在运动中促进了他们各种机能的发展,幼儿的控制和协调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幼儿在生活中难免会有负面情绪,而游戏是放松幼儿紧张情绪的良好办法。在游戏中,幼儿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内心的独特的情感,忘却生活中的烦恼,心情变得更加舒畅、愉悦。
幼儿教师只有具备了专业的教学素养才能有效推进幼儿园课程的游戏化发展。教育部门要对幼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采取多种培训方式,解决幼师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遇到的不同的问题,协助幼儿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游戏应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的需求,幼儿的各种行为和表现都充满了游戏精神。在现实教学中不少幼儿园的教育理念都趋向小学化,课程游戏化可以更好地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相较于其他教学形式,游戏和幼儿的生活经验有着内在的联系,在游戏中幼儿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建构对事物的了解和认知,从而获得内心的愉悦并发展心智。因此,幼儿教师要用平等的教育视角看待幼儿,要尊重幼儿的独特的情感和价值观,在游戏中平等对话、共同分享。幼儿教师在活动中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并扮演好游戏中的角色,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创设活动,从大人的视角引领活动,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有效开展。教师除了要转变教学观念,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游戏活动技能,设计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游戏,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对幼儿游戏的调整和修正的能力,保障游戏符合幼儿的特点,从而完成预设的目标。
在传统的幼儿教学过程中,大多是以幼儿作为教学对象,用单一的图像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但在实践中,幼儿不容易把握和理解幼儿教师所创设的活动的意义和内涵。所以,教学过程中幼师很难和幼儿互动、交流,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幼儿教师要从幼儿的实际发展出发,在幼儿教师、幼儿、环境等不同要素中多加互动,创设适合幼儿的游戏环境,在游戏中加强师生交流、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例如,在教学《我爱我的家》这节课时,在此之前,幼儿已经有了玩娃娃家的经历,在这个基础上笔者创设了我爱我家的游戏,首先让幼儿分享玩娃娃家时的经验,接着让幼儿交流生活的经验:爸爸妈妈在家会做哪些事?幼儿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照片,顺势提出问题引出新的游戏:小朋友家住满了家人,如果有小伙伴要去玩耍,如何处理呢?如何招待小伙伴呢?如何做个文明的小客人?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角色,教师扮演妈妈的角色参与其中,引导幼儿热情、主动地招待来访的小伙伴,最后评选出文明家庭。在游戏互动环节,幼儿教师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拉近了和幼儿的距离,使幼儿更乐于亲近教师,更积极地参与课程活动,建构了更加融洽的师生关系。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主要通过教学课程来完成,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课程游戏化。幼儿教师需把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主要形式,并且要重视完善游戏化课程体系。因此,幼儿教师需要有较好的游戏课程建设和开发的能力,把握好幼儿游戏化课程的方向[2]。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课堂重视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游戏的精神,而不是颠覆原有的教学系统,因此,教师要重视在课程游戏中体现创造和自由的游戏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幼儿游戏的形式的生成性和生活化,所有不同形式的游戏都需要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幼儿个性化的活动体验,及时修正和调整幼儿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幼儿的活动过程。例如,在国庆节时,为了让幼儿铭记祖国母亲的节日,我们幼儿园围绕“祖国真大”和“中国娃娃”的主题,制订了主题游戏活动方案,但是要让幼儿真正感受祖国的伟大,萌发爱国的情怀,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培养幼儿热爱父母、热爱老师和保育员的情感,逐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其次,要在传统的节日中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要有系统意识,把爱国教育融入日常的教学游戏,利用不同的游戏课程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