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勇
(江苏省启东市聚阳小学,江苏启东 226234)
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为满足自身及社会发展需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具有的数学意识与数学思想,通常涵盖了创新意识、应用意识、模型思想、推理能力、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几何直观、空间观念、符号意识及数感。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可推动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快速发展,有助于优化教学实践。由此可见,深入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点课题。
数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特征,这也是其具有较高工具性特点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让小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的规律与本质,并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为学生提供体验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机会,让他们在生活中亲自动手实践,并获得生动的感受,以便强化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真切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在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提高其核心素养。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的《对称、平移与旋转》相关内容时,如果教师只开展单纯的理论教学,就会显得过于空洞和枯燥,难以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那么势必会制约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要想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把体验教学法恰当地引入课堂,给学生设计出生动的实践操作环节,使学生都能在亲自剪一剪、折一折的过程中,对对称图形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做一做”“画一画”“摆一摆”“移一移”等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推动学生在亲自体验中对“旋转、平移、对称”等概念有深刻的了解,最终可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逐渐提升。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师用体验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可推动学生几何观念、空间观念、模型思想等核心素养得以快速发展。此外,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还可体会到数学课程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有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独立思考,即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出了较为幼稚的问题,教师也不应嘲笑或批评,而应该对学生的勇气加以赞赏,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多思考,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自主学习经验与技巧,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并启发与指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的《加法交换律》这一章节内容时,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探究加法计算的便捷方式,也就是计算规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竞争意识强、荣誉感强的特点,用竞赛教学法组织课堂活动。具体来讲,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交代清楚竞赛规则与内容之后,可为学生展示如下题目:27+68、68+27、25+48、48+25,每个学生通过自主观察的方法找出计算技巧,并把计算过程与答案写在一张白纸上,并快速交给教师。教师通过批阅,挑选出结果正确、运用了计算便捷方法且用时最短的前三名学生,并对其进行奖励。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引导没有得奖的学生,再次认真观察与总结,找出计算便捷的方法。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学生通过自主观察与总结的方法,能发现加法计算规律,从而可推动他们计算能力与计算速度的显著提高,最终还可推动学生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及数感的不断提高。
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理论知识解决生活现实问题的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目标。因此,教师应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公式、定理、性质等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习题,通过引导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方式深化他们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推动学生数学思想、应用意识、数据分析观念、数感等数学素养的提升[2]。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的《小数的乘法与除法》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运用小数乘法与除法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如下习题:自来水企业为引导广大市民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通过按月分段计费模式计收水费。在规定的用水吨数内,自来水企业只对用户征收基本水费,针对超出部分就按高标准征收费用。乐乐家7~10月的自来水用量和缴费情况如表1所示,结合表中数据,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每月规定的用水吨数为( )吨,每吨基本收费标准是( )元。(2)多余规定吨数,1吨谁的收费标准是( )元。(3)乐乐家11月用水量为16吨,那么需要缴纳多少水费?要想让学生正确解答上述问题,教师就应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标准数据,找出数据中涵盖的规律与信息,从而使学生能根据习题所设计的数据,正确计算出乐乐家应该缴纳的水费是多少。
表1 7~10月用水量及应缴水费情况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小学生在应用教材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模型思想、推理能力、运算能力、数感、数据分析观念等核心素养内容,还可使学生在思辨“单价、用水量、应缴水费”的变和不变中感受到函数思想的基本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材是教师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载体与依据,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依托。因此,要想实现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快速发展,就需要教师精心研究教材内容,将其中可推动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素材挖掘出来,深度分析教材中的每段话、每幅图、每道题,掌握教材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便将教材中涵盖的核心素养,通过教材知识的讲解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素质,从而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快速发展。
比如,在教学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用计算器计算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计算器图片,使学生认识计算器上的各个按键,并了解计算器的基本计算功能及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先通过口算计算出“38+17”及“30×18”的答案,然后再用计算器计算。通过对比学生会发现,通过计算器计算的速度远高于口算,从而进一步了解了计算器的优势。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器相关知识的兴趣,而且还让学生对现代计算工具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教师通过精心研究教材内容,可以让学生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及应用意识得到提升,有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后续数学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及培养意义,并通过体验教学、自主学习、实践教学、精研教材等方式,使学生在扎实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实现核心素养的快速提升,最终使小学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