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产品设计前期构思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8-11-27 07:34刘阳河陈洋
设计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活体验乐趣创意

刘阳河 陈洋

摘要:文章围绕在产品设计前期构思阶段常用到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概念展开,通过对实际的小案例进行场景还原和思维在现来具体解析,旨在清晰易懂地呈现出从观察感知到发现问题再到寻求到解决方案这一产品设计前期构思的过程,从而阐述“发现和解决问题”并不是设计师才具备的技能,而是大多数人拥有的、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锻炼获得的能力;不仅用于设计中,更适用于日常生活中。

关键词:产品设计 创意 乐趣 生活体验

引言

如果说设计的本质是发现和解决问题,那么在产品设计中,产品即是解决问题最终呈现的载体。设计师正是负责设计出满足人们各种需求的产品的群体。公司厂商将产品推向市场,消费者大众则需要作出选择、是否接受并为之买单。若因为常年处于等待和作选择的一方而产生了置身事外的想法、则很容易失去感受和洞察生活、积极思考的能力,遇到问题容易找不到头绪,因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在设计上要用到,也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用得上的重要技能。

一、關于产品设计

(一)“产品设计”离大众有多远

人们往往会倾向于喜欢和推崇那些功能强大、结构精妙、品质感人的经过深思熟虑、细细打磨的产品;也常常被那些看起来简单无聊却因为创意而显得特别的小玩意吸引。而实际上,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产品都牵涉到实际的材质、技术、工艺、市场等因素,需要不断妥协和调整。从一个创意方案到一件产品、由构思到开发再到推向市场都需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和领域。大众也自然容易觉得产品设计离自己很远,甚至认为发现和解决问题是设计师才需要做的事、具备的技能。

如果将产品设计中的前期构思成型和后期物化呈现分别比成“放飞自我”和“脚踏实地”,非专业人士没有设计相关知识技能的底子会“踩空”,但是却不影响其尝试“自我放飞”。专业人士也容易因为职业化操作、脚踏太实、包袱太重而“放不开”。因为前期构思创意阶段偏主观、感性,并没有牵涉过多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要求,即使专业人士也常常是苦苦寻求的、看似产品设计里最神秘、不可控、不好琢磨难以俘获的部分,恰恰也是最不需要专业的设计知识和专业技能作为基础和门槛就能去了解甚至学习的部分。

因此,即使我们大部分人不能真的像设计师那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支撑着去设计开发实现一款产品,却同样可以以自身的认识感知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用上自己的观察、发现、联想、思考的能力,将脑子里的思考对象和想法加工处理、作为设计创意的构思,保有感受、洞察生活的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更清楚地看到事物和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不断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也许还会发现我们自身原本就有不少新奇的想法,只是之前无视了。所以不妨像抓口袋妖怪(Pokemon Go)那样,也许我们也可以不断发现一个个生活中的小问题小乐趣,并想到办法解决它们,不断收获点滴的成就感,让生活变得有趣鲜活起来。

(二)进行产品设计的几种情形

承接设计项目、接受他人委托、选定比赛主题或者是自己主观意志强烈地想要解决某个难题等都是设计工作者的工作常态,这时针对的课题或者问题往往不是小痛小痒而是在明面上,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之前没有被很好地解决,有各种实际限制需要商榷和妥协。这个时候设计师可以自由发挥创意的空间并不大,所以相比前期的创意构思,做好各部分的协调整合以及最后效果的整体呈现就更为重要。

而另外一种起初不由明确的设计意愿和目的引起的,而是在某个场景中遇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而引起的突如其来的灵光一闪撞上的创意点,并这个创意点引起的设计活动则相对随意轻巧很多。类似这种的自主创新设计的“突发事件”,就像途中意外捕获的惊喜,乐趣满满,也简单很多。

(三)“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是设计师专有的能力

“为什么设计师总会有数不清的有趣的点子冒出来、为什么他们的脑洞就这么大?”“我们为什么就想不到?”不知道你是否也曾有过类似的疑问。事实上,除了天赋的成分,这更多要归咎于他们所具有的“感受、洞察生活”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并不是设计师才专有的技能。下文将借助两个非典型的自制小案例来情景再现并具体描述和分析流程和细节,让我们有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

二、设计案例分析

(一)两个意象的关联重叠——(情感化)趣味设计

这类情况往往不直接依靠问题,而是某个点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后,又勾起了记忆力相似或关联的另一个点——存在关联。即由联想整合记忆产生某种的联系被注意到、并同框后碰撞进而产生了有趣的化学反应,偏向于趣味性。

参考案例1:大象用鼻子喝水VS人们用吸管喝饮料——恶搞的吸管。

我们知道大象是用鼻子喝水,电视上常能看到大象用鼻子吸水喷水的画面,比如三两只温驯壮实的大象在水边嬉戏喷水,欢乐得像几个几吨重的孩子。吸管则是十分普遍的日常用品,常常能在公共场合看到围着一桌热闹地聊天说地的三五好友、不时拿起杯子吸一口饮料再接着聊;也常看到对着电脑专注地打字、不时侧头吸一口饮料的人。当两种吸水的场景重叠,引出了问题:如果人也用鼻孔喝水?——但是人不能用鼻孔喝水——如果只是看起来?——好像可以!——如果看到一个人漫不经心一本正经地在用鼻孔喝饮料?(需要这个人配合一下)虽然那个人并没有真的用鼻孔喝饮料,但是周围的人只惊恐地看到他对着鼻孔的吸管和不断在减少的饮料—那似乎很有趣也很恶搞!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款有点恶趣味的幽默感的吸管的概念:正常的有色吸管上半截入口的部分颜色透明(隐形)入嘴,再加上一截和管身颜色相同的“假装的吸管头”(质软)入鼻孔。

关系(如表1):

产品概念图(如图1、2、3):

(二)解决在生活体验中发现的“隐身”问题——功能设计

这类情况往往是在亲身感受或看到别人正在经历,于是身体或心理产生某种不适感,或者停顿,意识到这个地方并不流畅或者自然——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相对来说,往往相对比较容易解决、难在发现。类似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师深泽直人先生的设计,虽然表面看起来简单平实,却总能在某个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点触动我们。

案例2:垃圾兜Vs桌垫——桌垫垃圾兜设计

一次坐在书桌前一边上网一边吃松子(一种要剥壳的干果),当时垃圾桶在离人大概3米远的角落,不停转身朝垃圾桶扔果壳很影响我上网,于是随手从书架抽出一张A4纸铺在了桌面,将果壳暂时堆在纸上,当果壳堆积成小山,就用铺垫的A4纸将果壳堆整个打包揉成团,然后侧身瞄准扔进了垃圾桶。还打算继续吃松子的自己又随手抽出一张崭新的A4纸铺在了桌面上,习惯地重复刚才的举动——桌上铺纸、果壳成堆,然后用铺的纸将堆满的果壳打包扔掉。原本一气呵成自然流畅动作却在把纸抽出铺在桌面上的时候停顿了一下,也许是因为洒脱的丢弃动作也许是崭新的纸面、也许是被纸的边缘划到的轻微痛觉,让人觉得重复动作里那一张又一张纸不应该被那样丢掉。于是注意力完全被这个问题吸引:桌垫?垃圾篓?反复用?是否能做一个可以反复成形、在垃圾篓和桌垫间转换使用的桌垫?逾越了面与体还有距离的限制、并能反复使用?这时脑子里开始有意识地调动意象,仿佛一头扎了进去意识里,并一点一点用不同的关联点去引导,像是埋头于一个大衣柜小心地翻找,又像是用鑰匙一格格套,甚至还像对着洋葱皮一层层剥。反复?伸缩?抽紧拉开?很快脑海里冒出了古时候的荷包、钱袋的样子(如图4),钱袋的袋口圈绳、用抽绳抽紧拉开,借鉴过来则用抽绳的抽拉控制平面摊开或者立体成型,初步方案确定以圆形桌垫主体,环形抽绳穿插环绕,绳上的控制松紧的弹簧扣固定,或者直接一条长绳打结或者解开固定,从而控制其立体成兜或摊开成垫。

产品概念图(如图5、6、7):

三、关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前面的几个案例,归结起来,都是得到或者发现了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直接引出了发现有设计价值的问题以及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并有效地实行这两种能力。前者的重点在“发现”,后者的重点在“解决”和“执行”。“发现”,再往前推,是观察、加工收录和思考,还有直觉。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会发现问题、没有解决办法,并不真的是我们天生缺乏某种能力,更多的是因为在我们的惯性思维和常规的认识里自动忽略了很多东西、并目存在着不少误区。

(一)关于“直觉”

直觉又称为直观,常被描述为一种不用经过太多思考过程,很快就能出现的直接想法、感觉、信念或者偏好。被认为是由于生存的演化压力、为适应生存的需要、避免危险而形成的人类心智本能,让人类可以快速作出判断,采取行动。直觉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费脑力甚至没有感觉,完全自主控制,它的第一反应迅速且基本恰当,因而短期预测往往准确。在与理性思维的比较中也曾因不严谨、没有逻辑不动脑而被诟病,但事实上两者本就分工明确、协同合作。也许正是因为直觉简单直接、不那么严谨又不好把控,出其不意又直奔主题,因而它总能抽提出最接近本质的那部分、抓住最有意思的那些点。关于直觉,我们需要先正视两个问题,一是不自信,二是对直觉的偏见。

因为不自信我们怕错怕和别人不一样、懒得思考习惯接受观点、人云亦云。不假思索的偏见、畏首畏尾的犹豫、喧嚣混乱的思绪,都让我们聆听不到、抓不住内心的声音,也就没有保护好直觉。对直觉的偏见并不是针对理性思维而言,锻炼直觉也并不是要抛开理性不做思考而光凭感觉凭基因意气用事,因为所谓的捷径前面也是不断积累的远路。就如胡适先生曾经说的,“意义又从何来呢?有人说:意义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从积累得来,是愚人取得意义的方法;一种是由直觉得来,是大智取得意义的方法。积累的方法,是走笨路;用直觉的方法是走捷径。据我看来,欲求意义唯一的方法,只有走笨路,就是日积月累的去做刻苦的工夫,直觉不过是熟能生巧的结果,所以直觉是积累最后的境界,而不是豁然贯通的”。因此我们锻炼和寻求的直觉,是最初的知觉加上积累后的直觉,虽然还是要猜,但却是不仅靠运气更靠底气去猜对的能力,所以要试着相信即时感觉。

直觉虽然不可琢磨,但既然它是一种心智本能也不是没有缘由的豁然贯通的“捷径”而是积累,那就意味着它可以被有意识地保护、被学习、被训炼,被期待从量变积累到质变。有意识地抽提事物的代表性特征是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日常观察和有意识地在脑海里二次加工成像,并不断简化、抽象化并且尽可能进行联想延伸到另一个事物上完成一次同构,很可能会有神奇的发现。还有一种方法是尝试准确描述或形容一件事物,找出最准确的词来形容,追求画面感,或提炼出来特征或神韵,而非简单复述或者描述,语言或黯淡无光,清淡无味,或磨砺锐利,正中关键且值得琢磨,要相信有一个词比其他所有你知道的词都更能准确地描述或者表达,找到它,找到唯一。我们努力把事物看出所以然看出联系、把话说清楚说准确的同时,也锻炼和保护了直觉。

(二)关于“观察”

观察的关键在于抛开潜意识里的理所当然,不能对外界关闭感知、不能麻木,要有反应,能考虑细节、有细微的感受。不因为现今信息爆炸就自然而然去接受它们的轰炸,也许我们只是习惯性地接受某些呈现的表象或者认同某种解释,觉得“这个就是这样、没有问题”而理所当然地忽略过,从而习惯性“不假思索”,那些本来是问题的地方,也因为习惯、默认合理而在意识里自动过滤掉了。同时,并不是每个思考都能有所感悟、每个问题都能分析清楚或者想到解决办法。这些也反映出个体的思考能力有强有弱。所以动脑也是需要练习的,就如小时候老师常说的:脑袋不用要生锈的。抛开固有认识和想当然,回到最初,认真谦虚地重新观察和认知我们的周围,相信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丰富有趣的世界,看到一点又一点不一样的地方。

(三)关于意象的收录

收录意象的同时也对信息进行了初加工。如果我们经历过各种状况遇到各种问题、没有感觉就难以留下印象。听来的、看来的道理觉得都是明白的,但要真正经历了、深切体会到了才成了自己的领悟,就如年纪并不能直接代表积累的阅历和智慧。很多问题注意到了想到了才会留下印象,想明白了才真的懂了通了去想了即使没想通也会留下疙瘩。当我们在“想”的过程中,也是对其进行反复审视、假设、类比、总结、归类的加工的过程,即使没有印象了,也像电影《千与千寻》中那句台词说的,“曾经发生过的事是不会忘的,只是想不起来而已”。那些记忆点也许在将来某个场景突然跳脱出来与触发点相契合碰撞。观察并且思考的过程,也是问题或者意象在逐渐累积、收录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不断累积,才有之后可能露出的那冰山一角。

猜你喜欢
生活体验乐趣创意
如何为学生打开习作之门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实行有效教学
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点滴谈
试谈美术教学中的创意作画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生活体验: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源泉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