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蔚为
教学内容: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下《客至》。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2.学习理解古诗的方法。
3.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的情怀,使学生热爱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知道古诗大意,感受诗人的情怀,从而热爱传统文化。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结合省级课题《中华文化经典教育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进行课堂实践,本课以“草堂”为主线,结合诗人的人生境遇体悟古诗意境,感受诗人情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提炼“利用注释,联想丰富,了解背景”学习三法,使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古诗内容,联想体验古诗意境。本课又以一篇带多篇,欣赏领略杜甫的著名诗句,拓宽诗词的阅读量,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师: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经典诗词一直是流传最广的文体,今天我就要带领大家了解一位伟大的诗人——杜甫。
(出示杜甫简介,生读。)
师:我们曾经学过他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明媚秀丽,春之色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有饱含对国家兴衰感慨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写的一首迎客诗《客至》。
师:我们已经有了五年的学习积累,大家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哪些理解诗句的方法呢?
生:看古诗下面的注解理解诗句。
师:就是“利用注释”。
(板书:利用注释。)
生:查字典。
生:联系学过的古诗和知道的成语推想。
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猜读。
师:如果概括地说就是“联想丰富”。
(板书:联想丰富。)
生:了解诗人写诗时的背景。
(板书:了解背景。)
师:那我们就来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课件出示写作背景)。
二、初读古诗
师:古时县令的另一个称呼叫明府,这样大家一定就知道了,这个“客”指的是——
生:崔明府。
师:“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到来的意思。
师:连起来解释就是?
生:崔明府来草堂做客。
师:老师给大家范读,同学们注意听,有不熟悉的字可以注上拼音。
(师范读。)
师:同学们根据古诗的节奏,自己试着读一读,不熟悉的字多读两遍。
(指名读古诗。)
师:你读得节奏感很强,如果能读出韵味来就更好了。
师:读诗时常用平长仄短的读法,平声也就是第一、二声,读得轻而缓,仄声也就是第三、四声,读得重而急。
师:同桌之间试着用平长仄短的读法读一读。
(生读古诗。)
师:同学们读得韵味越来越浓。
三 、理解诗句
师:同学们默读古诗,找出描写景色的诗句。
生:我找到了“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这两句。
师:你为什么会选这两句,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
生:我是从“春水”“群鸥”看出来的。
师:看来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师:你能给“舍”组个词吗?
生:房舍。
生:屋舍。
师:你能联系古诗上下句组词,这一点做得很好。从这个“舍”字也可以看出,房舍也是描写景物中的一景。
师:同学们运用这三种方法理解“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生读诗思考。)
师:谁能说一下这两句诗的大意?
(生汇报。)
师:通过这两句你感觉, 此时的草堂是——此时的杜甫是——
生:此时的草堂是安静的,此时的杜甫是悠闲的。
师: 你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生:此时的草堂是清幽的,此时的杜甫是怡然自得的。我感觉草堂更像世外桃源,诗人一定很享受这么美的地方。
师:你的回答有理有据。
师:大家都觉得此时给人们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仅仅如此吗?
师:同学们在注释中找找,“但见”是什么意思呢?
生:只见。
师:你看杜甫整日地只对着这么一群沙鸥,群鸥固然可爱,却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也没有人陪他吃茶饮酒,谈天说地。从 “但见”这个词中你又有感觉, 此时的草堂是——此时的杜甫是——
生:此时的草堂是孤寂的,此时的杜甫是寂寞的。
师:同学们的理解又深入了一层。
师:在如此孤寂時,草堂迎来了第一个挚友“崔明府”。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客人的突然到访,场面会是怎样呢?
师:同学们借助方法理解“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师:花间小路不曾为别人扫,此时为崔明府而扫,大门没有为别人而开过,今天为崔明府而开。此时的草堂是——此时的杜甫是——
生:此时的草堂是热闹的,此时的杜甫是兴奋的。
师:我们仿佛也受到了他的感染。
生:此时的草堂是繁忙的,此时的杜甫是激动的。
师:我们仿佛看到主人忙碌的画面。
师:可见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一定要热情款待。
师:小组合作,用这三种方法理解“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想想杜甫是用什么招待客人的。
(生汇报。)
师:菜虽然不是山珍海味,酒也是陈酒,可是两人喝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句诗中看出来的?
生:我觉得他们喝得一定很尽兴,我是从“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两句诗中看出来的。
师:最后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呢?
(生读诗思考。)
生:意思就是,能不能邀请邻居老翁一起喝尽这最后几杯酒。
师: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将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此时的草堂是——此时的杜甫是 ——
生:此时的草堂是热闹的,此时的杜甫是激动的。
师:可以看出气氛多么热烈。
生:此时的草堂是非凡的,此时的杜甫是兴奋的。
师:为什么是非凡的?
生:两位好朋友终于在草堂相聚,所以意义非凡。
师:在草堂第一次相聚,此时具有重要意义。
师:全诗结构清晰,诗人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屋外景到屋内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凸显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及两位好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师:找一名同学配乐朗读这首诗。
(指名配乐读古诗。)
师:你的朗读让我们再次感受杜甫见到知心老友前的孤寂,及相聚时的激动之情。
四、迎客诗对比赏析
师:杜甫还有其他描写迎客的诗,老师找到《宾至》《有客》《过客相寻》三首诗,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
师:谁能来读一下这三首诗?
(指名读古诗。)
师:试着动笔画出宴请客人的诗句,并说说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轻声读诗,找出诗句。)
生:在《宾至》这首诗中我找到的是“百年粗粝腐儒餐”,从“粗粝”和“餐”这两个词中看出来的。
生:《有客》这首诗中的“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这两句中可以看出宴请客人。特别是“菜”和“摘”这两个词中看出和食物有关。
生:在《过客相寻》这首诗中的“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可以看出是在宴请客人。
师:这三首诗句中都有宴请客人的描写,但对比《客至》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这三首诗都缺少了什么呢?
生:《客至》中用4句诗描写了宴请客人,其他三首诗都是一句或者两句。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
生:《客至》中提到了饮酒,这三首没有。
师:对,中国传统礼节中,都是以酒待客,才能显得热情。
师:三首诗的对比后,不难发现,《客至》中的待客描写,诗人用大篇幅的诗句描写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邀邻助兴,写得那样细腻传神,表现了真挚的友情。
师:关于这种表达真挚友情的诗句有很多,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大家都找到了哪些诗句呢?
生: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历代诗人都将友情表达得畅快淋漓,今天我们学的《客至》这首诗,更是从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展现出诗人热爱生活的性情,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五、感悟诗人情怀
师:由此可以看得出,杜甫是一个文采卓著的诗人。杜甫评价自己的写作态度是:喜欢细细琢磨好的诗句,诗句的语言达不到惊人的地步,就决不罢休。所以才有了“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的传世名句,世人更是称颂他为“诗圣”。
(课件出示,生齐读。)
他年轻时候就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理想,他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才华横溢,由于战乱,他留下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离别感伤,看到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他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愤怒抨击。
作为伟大的诗人,他也留下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千古绝唱。
师:他在颠沛流离中,因为生活艰难,自己的小儿子被饿死,可即使这样,杜甫在草堂里还在心怀天下,写下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人遥想着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的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此时的杜甫想的不是自己一個人,这是多么伟大的崇高理想和爱国情怀。正是杜甫这种炽热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启迪读者的心灵。
师:今天回家,同学们搜集杜甫的古诗,一周后举行杜甫诗词大赛。
师:今天通过学习《客至》,让我们走近了杜甫的诗,他的诗如同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广为流传,这同样是古诗词的魅力!世界上没有哪种语言像古诗词这样在寥寥数字之间,传递万般情怀。古诗词更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让我们都爱上诗词吧,让我们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作者单位:方正县天门乡中心小学)
编辑/赵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