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磊
摘 要:高考一直以来被比喻为一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战争,是我国教育事业考试中最为复杂的工程项目之一,也是我国教育选拔制度不断试错、不断寻求最优解的过程体现。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考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形式也进行重要的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所谓的“3+3”模式。随着这一模式的推广实施,渐渐产生了一个新的教育问题——物理学科“遇冷”。以物理学科“遇冷”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就新高考改革对物理学科“遇冷”的思考与对策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物理学科;“遇冷”;思考与对策
新高考对原有的高考模式产生了影响,新高考政策改变迅速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目前,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物理学科“遇冷”问题,自新高考政策提出之后,物理学科的选考人数急剧减少,物理学科的一些考试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一、何为物理学科“遇冷”
物理学科“遇冷”问题是诞生在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改革之后产生的。新高考在考试科目设置改革中对高考和高中科目学习的关联性进行了说明,废弃了原有的高考考试科目设置形式。新高考中总成绩将由语数外三大科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三科构成,将不再进行文理分科,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在政、史、地、物、化、生六门学科中任选三门进行考试。
在这样的新高考政策要求下,很多考生都会回避物理考试,从而降低整个高考的竞争风险,很多人为此放弃物理学科报考的机会,这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学科“遇冷”现象,也叫“弃物理”现象。物理学科“遇冷”的形成的原因之一就是高中考生受到一种“田忌赛马”式选考策略的影响,物理本身作为高中难度系数最大的学科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被划入“不容易获得高分的科目”,最终导致物理学科的报考人数的下降。
二、新高考改革对物理学科“遇冷”的思考
对于物理学科“遇冷”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问题处理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试错、去解决,也需要社会各界的舆论和相关意见。就高考的根本性而言,高考本身就是就是一种不断试错、寻找最优解的过程,相应的在改革中产生的一些新问题要给予新制度一定的调整时间。
物理学科“遇冷”现象最直接的表现是高中物理选课情况的不理想,很多考生在拥有考试科目的选择权之后,科目选择的最根本立足点是分数问题而不是学科的兴趣问题。换言之,考生选择高考科目的依据是哪个学科容易拿分,而不是哪个学科最感
兴趣。
(一)思考一——新高考改革是否有必要?
对于物理学科“遇冷”现象最重要的一个思考就是,新高考改革是否有必要,它是否能够解决原有高考模式中的问题。如果可以解决,那么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坚持,对新高考改革问题进行不断修正,积极寻找解决物理学科“遇冷”现象的解决方法。但如果新高考改革本身的改革方向就存在问题,那么需要的是对整个高考体制进行修改,问题的解决思路就不应该局限是在物理学科“遇冷”现象上。物理原本应该是热选科目之一,政策改革的初衷也是希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去进行选择,但是最终在实施中渐渐出现“哪门学科可以拿到最高分数就选哪门”的尴尬局面,也是始料未及。
(二)思考二——物理学科“遇冷”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新高考各个学科上均有等级赋分法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不同科目之间分数的可比性,以此来维护整个高考录取分数上的公平。所以在一些“遇热”的学科上,报的人多,获取高分的学生也就多,而像物理学科这类“遇冷”的学科上,报的人少自然高分的人也就少。在物理难度较高的情况下,部分物理弱势的考生本身就不会选择物理进行报考,这样本身就造成了物理学科人数报考的减少。再在相关的等级赋分法的影响下,会给学生营造一种“物理难拿分”的现象,从而进一步的减少物理学科的报考人数,使物理学科“遇冷”形成恶性循环。
三、新高考改革对物理学科“遇冷”的对策
在高考学科选报中需要明确一点,物理学科在一个人整个物理思维的构建中具有很重要的影响,很多工学和理学的学习均需要良好的物理学基础,个别大学个别专业在录取学生时更会直接要求“仅限物理”。总而言之,物理的學科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在新高考改革中物理学科“遇冷”现象的解决对策中,首先要进行物理学科报考上的动员工作,要将高考学科选择和大学的专业选择结合在一起,避免因为学科选择问题而造成的大学专业选择的局限。其次,在高中教育体系中要奠定一个基本定律,那就是“不选考≠不学”,通过一定的强硬措施进行物理学科学习的普及。
新高考改革中物理学科“遇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物理对一个人学习思维上的影响是实实在在的,一定要积极探索拯救物理学科的方法对策,保证物理学科能够在高中学习中继续发挥自己的学科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铭芳.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选科“弃物理”现象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2):141-142.
[2]韩小亚.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情况实证分析:以咸阳师范学院物理学科为例[J].现代情报,2013(2):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