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丽
摘 要:教师在对初中生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对初中生灌输教材上的知识点,因为这样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科教育的主动性,降低学科教育的先进性。为此,教师应该思考怎样提升课程教育的创新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生活情境是一项创新性的教学方式,能改变知识传输的途径,让学生获得更高层面的能力培养。所以,主要分析教师应用生活情境实施课程教育的原则,探索教师开展生活化学科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生活情境;课堂教学;学科素养
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思维,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的学科素养,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对初中生讲解道德以及法治知识的时候,应该借助生活情境实施创新性的知识教育,提升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思考以及生活运用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更高层面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需思考怎样科学应用生活情境开展知识讲解,探索更高效的知识教育方式,逐步强化课堂教学的科学性,让初中生得到学科思维以及能力的
培养。
一、学科教师运用生活情境开展知识教育的原则
生活情境虽然能改变知识传输的渠道,也能增加知识教育的灵活性,但是应该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以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第一,学科教师要想运用生活情境开展知识教育,应该遵守新课标提出的教育需求[1]。在编排生活情境的过程中,学科教师应该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给学生营造舒适的探索环境。第二,生活情境更加关注学生在知识探索中的情感体验,需要强调知识教育呈现的趣味性。第三,教师应用生活情境开展知识教育时,应该重视情境的交流以及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
二、学科教师实施生活情境课程教育的途径
(一)积极创建生活情境以衔接多个教学环节
生活情境是一项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改变知识传输的途径,也可以增加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的能动性。教师在对学生开展道德课程知识的时候,首先应该积极创建生活情境以衔接多个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知识体验。教师通过构建生活情境,可以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衔接,以此引导学生对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进行思考,让学生可以掌握教材上的重难点内容。例如在讲解“守护生命”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感动人心的事迹,怎样在生活中守护鲜活的生命。教师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思考进行衔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树立爱护生活的观念。
(二)立足探究活动培养初中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在对初中生讲解课程知识的时候,应该借助生活情境实施创新性的知识教育,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体验。教师在实施知识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衔接各个教学环节,也应该立足探究活动培养初中生的合作精神[2]。教师不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能动性的思考,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科教育的科学性。例如讲解“预防犯罪”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探究题目,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与思考。第一个探究题目是为什么不能出现违反法律的行为;第二个探究题目是怎样预防犯罪,举例说明;第三个探究题目是预防犯罪的意义有哪些。初中生会依照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思考,通过小组合作汇总学生的不同观点,以此让学生实现合作精神的培养。
(三)关注理论知识与生活发展的关联,强化知识传输的成效性
结合学术研究可知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思维,教师应该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教材知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对初中生讲解道德以及法治的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可以养成公民参与以及理性精神等政治素养,逐渐让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政治观念以及道德认知的人才。为此,教师在实施学科教育时,需要关注理论知识与生活发展的关联,强化知识传输的实效性。
教师讲解“尊重他人”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整合一些生活中不尊重他人的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展示给初中生,引导他们思考怎样成为一名尊重他人的好学生。如不要随意打断他人发言或者是交流,不可以诋毁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要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3]。通过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发展进行联系,教师能提升知识传输的效果,增加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生活情境能对教学环境起到优化作用,也能对教学环节起到衔接整合的作用,进而强化课程教育的创新性。教师通过实施生活化的知识教育,能改变枯燥理论知识的传输方式,也能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探索,更加突显出初中生在知识教育中体现的位置。所以,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应用生活情境实施课程教育,逐步提升知识讲解的有效性。本文认为教师应该积极创建生活情境以衔接多个教学环节,立足探究活动培养初中生的合作精神。同時,教师也应该关注理论知识与生活发展的关联,强化知识传输的成效性。
参考文献:
[1]仲宝琪.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8(11):194.
[2]夏宇薇.关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设想[J].才智,2018(5):61.
[3]穆钰.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