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霞
摘 要:针对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探析其策略:一是互助互惠,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二是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发展;三是回归现实,增强课堂实效性;四是注重活动体验,培养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政治;有效教学;师生关系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想活跃并不断成熟的雏形期,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准确适度的思想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程理念要求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通过课程教学来适应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互助互惠,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从本质上来说,教学更应该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亲其师,则信其道。”新课程改革指出,教学是教与学的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实施有效教学,首要的是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互助互惠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和谐、互助互惠,意味着平等对话,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处于一种高效状态,分享交流彼此的知识、经验和思考,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充分扮演好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习环境、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等角色,建立起互助互惠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尊重关爱学生,学生尊敬信赖老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设计有效问题,促进学生发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所谓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识。教师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活、巧妙、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教学中,首先要注意的是,问题的设计应结合文本的知识点和疑难点,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出充满生活气息的问题情境,由浅入深,有梯度,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一框题内容时,我精心设计了如下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①举例说明负责任的表现有哪些?②归纳责任的含义及来源;③角色与责任之间有什么关系?④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通过鼓励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有效实现了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其次,还要掌握好以下提问的方法:
(1)温故而知新,复习提问。以旧带新,以检查所学过的知识为目的,一般多用于新课导入之前,复习上一节课重要知识,为新课铺垫,自然导入新课,达到温故而知新。
(2)紧扣重难点,优化提问。每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提问内容的设置应立足教材,围绕教学重难点展开,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特别是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点更应该通过提问来加以区别,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面向大多数,因人施问。提问要尽量面向全体学生,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三、回归现实,增强课堂实效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初中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原理其实是对社会现实的总结和归纳,因此,把社会现实融入课堂教学有利于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政治,更加深刻地理解政治,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政治课堂将会变得鲜活。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立足教材本身,抓住社会热点去上好每一堂课,教会学生如何透过社会热点的表层现象去分析其身后更为深刻的原因或本质,赋予政治课鲜活的生命力。如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的教学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是什么关系?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并不是很清楚。有的学生认为宪法高高在上,离我们很远,学了这课,学生就可以有清晰的认识。
四、注重活动体验,培养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内在潜能,活跃其思维,提高其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例如,我在上《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这一框题时,设计了一个小组互动活动,要求分组讨论并完成任务。任务一:列举一些体现或违背家庭、学校保护的事例。任务二:列举一些体现或违背司法、社会保护的事例。任务三:請你以“假如时光倒流,他们可以寻求哪些帮助?他们自身应该怎么做?”进行简短发言。如此活动,既有效巩固了文本的知识点,又使学生在活动中识别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感受四道防线给予我们的关爱,并体会自身责任,回应特殊的爱。
此外,我们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其进行社会调查,让他们认识到政治离我们并不遥远,政治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他们对政治的兴趣,加深他们对政治的了解和理解。
总之,课堂教学呼唤有效!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和价值追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学到什么,这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考虑的。注重有效教学的发展研究,能够伴随我们度过美丽的教育人生。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我将以有效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和理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宝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初探[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
[2]刘召生.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浅谈课堂教学评价[N].成才导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