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乘法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2018-11-20 08:25江苏省新沂市新店镇小湖中心小学
学苑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多位数加数乘数

江苏省新沂市新店镇小湖中心小学 付 敏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现就小学数学乘法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谈一些意见。

一、认认真真地把表内乘法解决好

表内乘法,是乘法也是除法计算的基础。如果这一关过不了或者过得不好,在以后的乘法和除法的教学中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表内乘法,全国通用小学数学教材中,是用很长一段时间来进行教学的。这一方面是由于认数范围需要逐步扩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这个阶段的教学得到巩固与熟练。这个阶段教学完了,应该要求学生遇到两个一位数相乘,能够做到脱口而出地说出它们的得数。

关于乘法表,国内有大九九表和小九九表教法之争。笔者觉得,在教学表内乘法阶段,把交换律的思想渗透进去,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起小九九,并进行大量反复的练习,大九九问题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解决。这个问题,就笔者所知,教师在教学中各有千秋。有些教师教过大九九表多年,教学效果显著,这方面的教学有丰富的经验,就可以用大九九的教法来教。总之,在教法上不宜强求一律,整齐划一。应该充分认识到,方法是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服务的。

乘法表应该在讲清乘的意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记,以便他们忘记时,能够从乘的意义推出得数来。切忌不了解乘的意义的死记硬背。

关于乘的意义,国内外教材大都从同数连加引入的。乘的意义的引入,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举出实例,用比较、归纳的教学方法,效果较好。例如,可出像下列这样一组题目让学生计算:

(1)2+3+4+2

(2)3+2+4+4

(3)2+2+2+2

(4)1+3+2+5

(5)3+3+3+3

(6)4+2+1+5

(7)4+4+4+4+4

上述这些较小的数目的连加法计算,学生是不会有什么困难的。在学生用连加法计算的基础上,教师可与同学一起进行比较、归纳。通过比较归纳区分出相同加数的连加法。在做这样的区分之后,教师可抽出相同加数的连加法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例如,计算下面的题:

在学生用加法计算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指出像上述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如果相同的加数太多,算起来非常麻烦,我们可用简便的算法来做,这个简便算法就是乘法,同时指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叫做乘法”。指出乘的意义之后,教师跟同学一起,把上述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在学生切实明白了乘的意义之后,教师再举出一些例子,有相同数连加的,有不是相同数连加的,让学生判断哪些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哪些不能写成乘法算式。如果发现有理解错误的应及时进行纠正。

上述关于乘的意义的引入举例,是根据有些老师的教学经验归纳的,不尽适合每个班的实际教学情况,作为一个例子提出来供作参考。

二、解决好乘法计算中的节骨眼问题

两个一位数的乘法,就是表内的乘法,没有什么计算法则,但必须要求学生熟记,因为它是乘法和除法计算的基础。两位以上的数乘以一位数,就其计算方法而言,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但要注意解决好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它是建立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的基础上来进行的。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计算过程比较复杂一些,有计算中的进位问题,错位问题,以及把每次乘得的积最后相加问题,而加的过程又有加的进位问题等等。处理不好,容易发生错误。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我们应该抓住一些节骨眼问题,即在一些参考书中所说的关键性问题。解决了节骨眼问题,其余的问题就可以依此类推。乘法计算中的节骨眼,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应该抓住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计算。这里有用个位数乘和用十位数乘的再次乘积,有十位数乘的错位问题,也有两次乘当中的进位问题,最后有个两次乘积的相加问题,可以说多位数乘法计算中应该解决的问题,在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里基本上都解决了,或者说都具体化了。我们说基本上解决,并不等于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比如,乘数是三位数以上而且中间带有“零”的乘法,在计算中需要向学生指出简便的计数方法。但笔者觉得,对初学者来说,不妨按部就班地算上一遍,当学生发现用“零”来乘,除了写许多“零”而外,毫无所得时,他们就会自然抛弃再用“零”去乘的办法,而是跳过“零”,直接用其他数字去乘,把错位问题解决好就行了。这样做,学生的印象可能更深刻些。总之,笔者认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是解决多位数乘法的节骨眼问题,务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宁肯在这个节骨眼上多花点时间,多费点力气,把问题解决得彻底一些。因为这是影响多位数乘法计算教学中的关键性一环,应该抓住这个问题。至于具体的教学方法,笔者不多作介绍,教师们可根据自己教学的成功经验来进行教学。

猜你喜欢
多位数加数乘数
分解加数
多位数的组合
看错了数字
不计算也能比大小
转化,让计算更简便
如何写好多位数
加减法的错中求解
理性认知西藏投资乘数小于1问题:以1996—2014年为例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
“另眼”待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