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育教育对于一个民族的发展来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到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大到对为人处事的学习,都有着一定的帮助,尤其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学校能够实施较好的德育工作教育,就能够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但就现在的状况来看,初中德育工作的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此必须要提出相关的策略,将其解决,提升初中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平。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问题探究
一、 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价值取向的偏离
价值取向的偏离,是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其原因是价值取向,是一种多元化的哲学思想,而当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状态,所以,学生接触到各种各样思想的机会较多,而这些思想中,有一些是较为积极的,还有一些思想则是较为消极的,另外这些消极的思想和积极的思想有的是从传统延伸下来的,有的是现在刚刚发现的,还有的源自西方的思想,那么对于正处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初中生而言,其思想价值观处于正在形成的状态中,如果对学生能够进行相对良好的德育教育,学生就会将一些消极的价值观避免掉,而当前由于学校对成绩较为关注,对德育教育较为放松,导致很多学生的思想价值取向出现了偏离,一些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消极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价值观的取向较为偏离。
(二) 教学过程当中,关注学生的成绩
在当前初中阶段的教学,非常关注学生的成绩,其原因是中考制度的影响,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以教授学生的知识为主要的发展曲线,这样的教学模式就会影响学生的德育发展,并且很多学校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价值观念,这对于学生德育工作的教育存在着诸多的不利影响,虽然说在初中阶段还设置有思想政治这门课程,能够纠正学生的一些思想观念,促使学生健康发展,但是,学生只是将一些理论知识基础掌握,还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关联起来,更缺乏相关的实践知识,所以很多思想只停留在理论认识层面,德育教育水平较为低下。
二、 提升初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 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各种价值观
价值取向偏離这一问题已经在初中德育教育中呈现出非常大的趋势,所以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地研究社会上所出现的各种价值观,加强对于价值观的研究,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教育。在多年的教学过程当中,笔者发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多种价值观共存是一个非常客观的现实,所以,学生和老师在教学中却不可以人为的方式来否定多种价值存在的现实,而是要通过多重的努力来克制一些消极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德育教育更加的有效,另外,教师必须要注重对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研究,力求采取较为客观公正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价值观的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成长过程当中,排除众难,少走弯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紧跟党的步伐,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 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教育理念
在转向教育过程当中,素质教育推广要逐渐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对于德育教育而言,这一教学理念也是非常适用的,很多德育的难题,必须要由学生亲身实践,自我解决,所以,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坚持做到以学生为本,不能够越俎代庖,而是要在教育过程当中,向学生阐述原理,讲清道理,不断的帮助学生提升价值判断的能力,心灵得到真正的净化,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 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想使学生的德育教育有所提升,教师必须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较为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首先就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做到自己的目标,步调一致,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营造良好的榜样风范,其次,学校还应该将德育工作的,环境扩大,让更多的教师和家长共同为学生做相关的思想工作,引导家长配合老师,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断地提升德育环境的建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效地抵制社会当中的不良诱惑,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比如说对社会上也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有一些老人在公共场合摔倒无人去搀扶,其原因是这个社会的大氛围所决定的,因为很多老人是假摔,借此而去讹诈一些善良的人,但有一些老人是真正有困难,则需要人去帮助,那么在社会上出现这种现象,是社会氛围所影响的,但无论怎样,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塑造这样的形象,从善良的角度出发,帮助有困难的人。
三、 结束语
初中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承担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任,所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就愈发重要,因此,单单提升学生的成绩,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须要提升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赵春风.初中班级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8(16):156-157.
[2]王向东.解决农村初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的方法与对策[J].学周刊,2016(08):74.
[3]冉强红.浅谈初中阶段学校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280-281.
作者简介:
任俊二,广东省佛山市,广东佛山市顺德区杏坛镇杏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