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联合昂丹司琼注射液治疗恶性骨肿瘤化疗后呕吐23例

2018-11-14 08:01:58秦均匀
中医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昂丹司琼腹针

秦均匀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河南 洛阳471003)

临床上在对疑难病、慢性病治疗中腹针疗法不但存在广泛适应性,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1]。但目前将腹针疗法运用在治疗恶性骨肿瘤化疗后患者中胃肠副作用情况还不是十分明确,且也没有获得有效的研究资料。2016年4月—2017年4月,笔者采用腹针联合昂丹司琼注射液治疗恶性骨肿瘤化疗后呕吐23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46例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一病区收治的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平均(46.32±4.21)岁;病程平均(2.11±0.22)年。对照组23例,女11例,女12例;年龄平均(46.98±5.34)岁;病程平均(2.53±0.54)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判断恶性骨肿瘤的标准,经病理检查以及相关辅助检查确诊为恶性骨肿瘤。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化疗之前未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者;②入院之后24 h未使用镇吐药者;③自愿签署同意书进行研究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排除心肺功能不健全、妊娠期、精神异常、哺乳期等患者。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昂丹司琼注射液(宁波市天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10960148,规格2 mL:4 mg),化疗前30 min给予8 mg昂丹司琼注射液进行15 min静脉注射,1 d 2次,连续用药3 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腹针,于化疗前30 min予以施针,主穴:中脘、水分、关元、气海。配穴:天枢、大横。操作方法:使用华佗牌直径为0.18 mm,长度为1.5寸的毫针(广州平嘉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以套管针快速进入皮下,中脘、关元、气海穴位进行深刺,水分、天枢、大横穴位进行中刺,轻捻转慢提插1~2 min,缓慢捻转不提插1~2 min,留针20~30 min。如天气较冷,出针时依据进针顺序进行缓慢捻转。需要利用神灯对腹部进行照射。两组均连续治疗半年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恶心分度按照参考文献[2]的标准。① 1分为不存在恶心;② 5分为轻微恶心,不对患者进食造成影响;③ 10分为恶心明显,且影响患者进食;④ 15分为重度恶心,患者需要卧床且不能进食。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3]的标准。显效:不发生呕吐现象。有效:每天发生1~2次呕吐。无效:每天超过5次呕吐。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12,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化疗后呕吐患者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恶心、呕吐控制程度评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化疗后呕吐患者治疗前后恶心、呕吐控制程度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9 讨 论

新辅助化疗技术运用之后极大程度上改进了尤文肉瘤、骨肉瘤等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患者化疗之后十分容易发生呕吐、恶心现象,属于不可忽视的化疗反应。临床上使用西药对急性化疗呕吐治疗的高选择性5-HT3拮抗剂属于最有效的一种镇吐措施,两5-HT3拮抗单药对疾病进行干预虽然能够适当缓解患者呕吐现象,但是并不能获得良好的缓解效果。中医研究发现:腹针疗法应用在化疗患者中可将消化道副反应降低,缓解呕吐以及干呕发生率,且已经获得国内外学者的认可。西医学研究指出:呕吐中枢中存在化学受体触发区,化学受体触发区与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存在关系[4]。机体中存在5条形成呕吐的神经传导通路,都与神经传导介质受体(5-HT3、组胺受体、多巴胺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存在一定关系。研究显示:呕吐恶心发生情况也与性别、年龄、饮酒史,以及个性存在一定关系,因此甲氧氯普胺、5-HT3拮抗剂等治疗不能获得100%的效果[5]。

上述研究显示:治疗组在疗效及恶心、呕吐控制程度评分方面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可见腹针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治疗措施。昂丹司琼与腹针处方进行联合治疗恶性骨肿瘤化疗患者,可显著控制患者胃肠副反应。腹针是依据对腹部穴位进行刺激来对脏腑失衡予以调节,最终达到对全身疾病治疗的目的,是依据神阙布气为核心形成的微针系统。在使用腹针疗法中是通过腹部全息分布特点给出的神阙经络系统的一种理论,依据神阙为核心形成的大腹部不但与全身气血运行存在一定关系,同时也能够对人们没有发掘的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进行控制。此次研究中,中脘属于胃之募穴,下脘、中脘都是胃脘[6],联合两个穴位进行针刺具备理中焦调升降的功效;气海具有调理气机的作用;关元具有培肾固本的作用。肾属于主先天原气的部位,联合针刺4个穴位具备以后天养先天的功效。辅助针刺大横、天枢,两者都属于脾、胃二经腹部的穴位,与神阙穴平行,联合针刺两个穴位具有增强调理脾胃以及和胃降逆的功效。联合以上穴位进行针刺,具有理中焦调升降、培肾固本、调理气机的作用,此外也有固本降逆止呕的功效[7]。综合所述,在治疗恶性骨肿瘤化疗后呕吐中,联合使用腹针疗法比西药单独治疗更具临床优势,是一种方便、经济、高效、操作重复性高的方式,适合广泛运用在基层医院。

猜你喜欢
昂丹司琼腹针
水针结合腹针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验案
腹针结合浮针治疗颈源性耳鸣病案1则
薄氏腹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经验
腹针配合神阙灸治疗慢性盆腔炎验案1则
帕洛诺司琼与手术后恶心呕吐
医药导报(2015年9期)2015-02-11 22:11:59
格拉司琼对于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昂丹司琼预防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4年4期)2014-01-19 13:54:13
孕期使用盐酸昂丹司琼与不良胎儿结局的关系
昂丹司琼对异氟烷催眠和镇痛作用的影响
碳酸氢钠注射液与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