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罗降压膏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63例

2018-11-14 08:01:58刘亚勤方居正夏艳斐
中医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阴虚阳证候高血压

刘亚勤,方居正,夏艳斐

(1.河南中医药大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 450046; 2.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近年来,由于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高血压疾病已成为威胁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其患病率逐年上升。高血压疾病在我国的现状具有三低一高的特点,即知晓率低、治疗率低、达标率低、发病率高,其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不仅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而且给家庭和国家造成了沉重负担[1]。老年高血压疾病主要是收缩期高血压,且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其血压波动范围较大,并发症较多,所以有效控其血压可减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衰竭和脑卒中等并发症,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2-4]。目前,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药物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半衰期较长、降压效果稳定,且不良反应较少,故常将其作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之一[5]。西药治疗老年高血压易产生耐药性、依赖性等令人棘手的问题,且多数只侧重于降压,综合疗效不太理想。2016年8月—2017年10月,笔者采用沙罗降压膏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63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老年高血压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3例,男32例,女31例;年龄61~80岁,平均(70.2±7.9)岁;病程5~19年,平均(15.5±7.1)年;体质量指数平均(23.2±1.3)kg/m2。对照组63例,男34例,女29例;年龄62~79岁,平均(69.9±8.7)岁;病程6~20年,平均(16.3±6.5)年;体质量指数平均(23.5±1.1)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主症:眩晕,头痛,腰酸,膝软,急躁易怒,舌红少苔,脉弦细。次症:胸闷,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耳鸣,健忘。

2.2 西医诊断标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7]中高血压定义和血压水平分类,高血压定义为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非同日3次测量),即可诊断为高血压。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Hg,亦可诊断为高血压。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由施慧达药业吉林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1083,批号 151101,2.5 mg/片),2.5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罗降压膏敷贴双侧涌泉穴。沙罗降压膏药物组成:沙苑子18 g,罗布麻30 g,珍珠母30 g,白蒺藜15 g,生山楂15 g,钩藤15 g,杜仲15 g,益母草20 g,川芎15 g,红花15 g,甘草片6 g。采用超粉碎技术打成细粉,并加适量白醋制成此膏,充分混均。具体敷贴方法:每晚睡觉前用温水泡脚后并擦干,用酒精棉球消毒双足底,取敷贴(5 cm×3 cm)一片,将配好的药膏敷于敷贴上(每个敷贴含5 g药膏),厚度0.1~0.2 cm,贴敷于双侧脚底涌泉穴上,8 h后取下。每晚1次。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4 观测指标

收集并记录所有受试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史、家族史、嗜盐情况等与高血压相关的状况及伴随疾病情况,并将其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便常规和心电图作为检测指标。观察治疗前后的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及血压变化情况,计算证候积分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眩晕、头痛、腰酸、膝软、急躁易怒、舌红少苔、脉弦细为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积分评分主症,胸闷、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耳鸣、健忘等为次症。主症:阴性0分,轻度2分,中度 4分,重度6分。次症:阴性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证候积分越低表示其症状越轻。

5 疗效判定标准

5.1 降压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至正常水平,或虽未至正常水平,但下降≥2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至正常水平,或虽未至正常水平,但下降≥10 mmHg,或收缩压下降≥30 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5.2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关于高血压药物治疗好转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有所减轻,证候积分减少30%~69%。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证候积分减少﹤30%。

6 统计学方法

7 结 果

7.1 两组降压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3.08,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对比

7.2 两组证候疗效对比

见表2。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4.13,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证候疗效对比

7.3 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对比

见表3。

表3 两组阴虚阳亢型老年高压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P<0.01

7.4 两组安全性评价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便常规和心电图等理化检查对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面红3例、踝部水肿2例,治疗组出现局部皮疹1例,但症状较轻微,对治疗无影响。

8 讨 论

随者社会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老年高血压的问题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课题。老年高血压是诱发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对健康危害大,且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均具有特殊性,也给临床防治带来一定挑战。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可延长患者寿命,减少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紧急事件的发生,因此,根据老年高血压的特点给予积极防治具有重要意义[8]。

中医古典医籍中本无“高血压”之记载,但据本病临床表现当属中医学“眩晕”“肝风”“头痛”等范畴,其中以“眩晕”归属者最为多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且历来各大医家对其发病机制亦多有论述。《灵枢·卫气》云:“上虚则眩。”《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眩冒。”《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朱丹溪曰:“无痰不作眩。”张景岳云:“无虚不作眩。”总而言之,高血压多由于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内伤虚损等因素,致气血失和、阴阳失衡,并以风、火、痰、瘀为患。老年高血压临床上多见阴虚阳亢型,且常伴有血瘀水停之象。“肾者,先天之本”,肝肾同居下焦,肝主血,肾主水,乙癸同源,血水互用。老年高血压患者年逾半百而阴气自半,致肝肾亏虚,阴不潜阳,使肝阳上亢。“肝者,将军之官”,一身之气机均由其疏泄,周身之血液均由其收藏。今肝脏异常,不守其职,气血运行失常,亦影响水液代谢,且血不利则为水,故常伴有血瘀水停之症。沙罗降压膏为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方居正教授及其团队根据几十年来积累的用药经验及大量的临床试验最终创制而成。该膏主要针对阴虚阳亢证,以滋阴潜阳、活血利水为治疗原则。方中沙苑子味甘性温,可补肾助阳、养肝明目;罗布麻味甘苦,性凉,具有平肝安神、清热利水之功效。两者同用,一补一泻,一温一凉,共为君药,可补虚泻实,调和阴阳而降压。白蒺藜味辛苦,性微温,可平肝解郁、活血祛风;珍珠母味咸性寒,可平肝、清肝,且又具镇惊安神之效;钩藤味甘性凉,具有息风定惊、清热平肝之功效;杜仲甘温,功可补肝肾、强筋骨。以上4药寒温并用,既有平肝泻热息风之效,又可补益肝肾,共助君药降压之力,为臣药。生山楂酸甘微温,可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益母草苦辛微寒,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之效;川芎、红花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此4药联用,可活血散瘀、利水消肿,切中血瘀水停之病机,为佐药。甘草片为使,调和诸药。纵观全方,寒温并用,补泻同施,标本兼顾,共奏降压之效。且上药采用超微粉碎技术粉碎后以白醋调匀成膏摊于敷贴上制成。白醋味酸属肝,既可收敛肝阴,又可引诸药入经,用其调制亦加强膏方理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效。本次敷贴临床选用足底双侧涌泉穴,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之井穴。机体之井穴类于地表与地下相通之深井,其与机体内部经脉相通,所有循井穴向机体内部下行之阴液均可并于肾所主之水液内,即诸井穴均通于肾,且涌泉又为肾经之井穴,位于全身最低处,可沟通全身经脉,引上逆之气机下行,选用此穴往往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将沙罗降压膏敷贴于足底双侧涌泉穴,不但实现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还加强了沙罗降压膏吸收后的治疗作用,最终实现两者的综合叠加作用,故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阴虚阳证候高血压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中医名言拾粹
光明中医(2021年12期)2021-12-02 04:05:59
全国高血压日
西部医学(2021年10期)2021-10-28 08:25:50
中药汤剂Ⅰ结合西药治疗阴虚阳亢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4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
中医研究(2013年1期)2013-03-11 20:26:20
自拟突眼消汤治疗Graves眼病30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