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航辉
摘要:學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地理的教学也应该努力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出来,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知识才会让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消化知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主动性;自主学习;培养
现代教育理念让我们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成为了魔术师,学生的主动性、潜在的活力被激发,学生像是得到了超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高中地理学习中。教学就要以人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中地理的教学也应该努力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出来,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知识才会让学习变成一件有趣的事情,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吸收消化知识。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生命的存在,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是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机器,机械的往里灌输,完全不考虑他们的情感、兴趣,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看重的只有分数。这种教育制约了学生的思维的开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生命活力,已经完全不适应当代社会。所以我们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愉悦时,观察较敏锐,记忆效果好,想象丰富,思维敏捷。而人在沮丧时,这一切都将受阻。”教师是课堂教学环境的营造者,所以首先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和美好的情感,这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重要条件。民主、和谐、宽松、课堂学习气氛才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欲望,让学生在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里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其次教师要注意角色的互换,师生的合作。我们要改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成为学生的“参谋”、“助手”、“服务者”和“配角”,形成一种新型的、平等的、民主的、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要平等的交流,让学生心情愉悦的接受知识,只要师生平等了,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再次教师要学会倾听,多角度的赏识学生。好多学生不敢回答问题,就是怕答错了老师批评,同学笑话,因此教师要先改变这种不良风气,不仅要关注知识的传授上,还要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声音,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有了疑问和争论,才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了如果能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就会高涨,他们的思维也会变得非常活跃。所以,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空间,给学生充分探讨问题、发现问题的时间,把枯燥无味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演变成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怀着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所以教师要有意识的创设合作的情境与机会,营造出探究问题的学习氛围,引导着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体会到合作的快乐与价值。例如,在学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这一部分时,我给学生下发了某医药化工招投标的一些材料,然后分组让同学们作为各乡镇代表来模拟投标,提出自己承办这一项目的优势,也说出自己存在的欠缺及解决办法,并能够客观指出对方的不足。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的热情是十分高涨的,整个过程都在积极的参与讨论。在知识难点时进行交流,在知识辨析时与人沟通,可以让事物的本质特征更明确,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分的更清楚。在学习《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一课时,我让学生用模拟法庭的形式,让人类成为被告,其他生物作为原告,学生分组分别扮演这些角色展开辩论,这些别开生面的课堂形式让学生的激情得以释放,思维的灵光不断闪现。
三、把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融入课堂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也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利用和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引入课堂教学,让地理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把地理问题提炼总结出来,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有切身的体验,这样就容易让他们接受消化,然后再让地理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地理,用“地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问题,去发掘生活中的地理,又可以激发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把学生身边的实例融入到地理课堂,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去,去学习广阔的地理知识。例如,绘制自己居住地方的缩略图,每日的天气预报,农民的菜地,是按照什么时令种植的;以及阳光雨露的变化等等身边的地理知识是十分熟悉的,都可以成为学习地理的素材。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样的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让地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地理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例如在教学《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可以提前一周让学生去了解附近湿地的相关情况,然后撰写保护湿地的倡议书,在课上提出自己关注的问题,在教师指导下提炼出教材中的观点后再修改自己的倡议书,。让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既可以对地理内容进行拓宽,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的课堂的活力,同时也达到学习地理知识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就要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多想办法组织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开展合作探究,让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实现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