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儒涵 淮盼盼 薛俊琳 金瑞华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1]。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是护理人员将汲取的人文知识内化为个人修养后,外化为赋予患者的精神、情感和行为的能力[2]。卫计委《关于印发2017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强调,医务人员应为患者营造良好人文环境,护理服务应体现人文关怀[3]。而护理本科生作为未来实施护理服务的主体,其人文关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服务的质量[4]。为充分了解护理本科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以期为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提供策略上的依据,本研究做了相关调查及分析,现报道如下。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我院2014级(大三年级)210名全日制护理本科生,纳入标准:本校全日制在读护理本科生,有完全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自愿参与本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资料问卷。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班干部、与父母关系、与同学关系、与老师关系、护理是否为自己的第一志愿、选择护理专业是否为自己的意愿、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是否听过人文关怀、对护理操作中人文关怀的态度及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共14个项目。其中,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是否听过人文关怀、对护理操作中人文关怀的态度及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均为学生的主观评价。
②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采用我国学者黄弋冰编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5],包含8个维度45个条目,分别是灌输信念和希望(9个条目),健康教育(7个条目),人道、利他价值观(6个条目),科学解决健康问题(4个条目),协助满足基本需求(4个条目),提供良好环境(5个条目),促进情感交流(5个条目)和帮助解决困难(5个条目)维度,其中包括35个正向条目,10个反向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赋值,每个条目回答项对应一个代码值,正向条目按照“4、3、2、1、0分”赋值,反向条目按照“0、1、2、3、4分”赋值,总量表采用百分制计分,每个条目的计分公式为:(100/N)×(X/4),其中N为量表的条目数,X为该条目回答项对应的代码值,得分越高,表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越强。该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04,效度系数为0.960。
1.2.2 资料收集
研究者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统一现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使用统一指导语,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220份,回收217份,有效问卷21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
应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中,性别等二分类变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父母的关系等多分类变量采用方差分析,若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210名护理本科生,年龄18~24岁,平均(20.56±1.205)岁;其中女性181名,男性29名; 居住地为城市89例,农村121例;独生子女32例,非独生子女178例;班干部53例,非班干部157例;与父母关系亲密176例,一般33例,疏远1例;与同伴关系亲密153例,一般56例,疏远1例;与老师关系亲密41例,一般133例,疏远36例;护理是第一志愿137例,非第一志愿73例;自愿选择护理专业118例,父母为其选择69例,朋友为其选择4例,专业调剂19例;喜欢护理专业82例,一般119例,不喜欢9例;听过人文关怀180例,未听过30例;认为护理操作中应该有人文关怀202例,无所谓7例,不应该有1例;认为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很好89例,一般118例,不好3例。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72.28±10.97)分,介于中间水平,各维度得分情况见表1,灌输信念和希望维度得分最高,提供良好环境维度得分最低。
表1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情况 (n=210,分)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父母关系、与同伴的关系、与老师的关系、护理是否为自己的第一志愿、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和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对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
表2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n=210)
以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有:与老师的关系、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可解释其29.7%的变异。见表3。
表3 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n=210)
注:R2=0.297,F=17.266,P<0.001
研究者认为构成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体系主要包括人性关怀、人际关怀、临床关怀三个方面[5]。本研究中,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72.28±10.97)分,处于中等水平,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相近[6-7]。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人道、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协助满足基本需求,帮助解决困难,提供良好环境。
其中灌输信念和希望维度,健康教育维度,人道、利他价值观维度得分相对较高,与吕岩岩等[8-9]调查结果一致。灌输信念与人道价值观为人性关怀的重要体现,得分较高的原因可能为:调查对象为大三年级护理本科生,已经修习过护理伦理、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等课程,这些课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人文关怀的要求[10]。提供健康教育是护生的临床实践活动之一,大三护理本科生正在接受内科 、外科、妇科、儿科等护理专业课程的部分知识,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增强了护生对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能力。由此可见,高等学校的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对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提供良好环境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护理各类疾病(包括精神病、性病)患者过程中满足其心理、治疗等需求中。该维度得分最低的原因可能为:按照教学安排,护生尚未进入临床实习,与患者相处、沟通较少,对临床环境及患者需求了解不足;另外,护生虽已经历过临床见习,但因缺乏自信或囿于自己学生身份,难以对患者环境进行管理[11];除此之外,研究[12]发现,多数院校护理专业课程中未渗透人文关怀的知识,导致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脱节,使护生即便能够分析临床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无法用专业的人文关怀知识去解决。鉴于此,建议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实践课学时,或者运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提供更多接触临床、模拟临床的机会,鼓励学生在临床环境中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13];同时以人文关怀理念为指导,将人文关怀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中,并将人文关怀内容作为成绩评定的指标。
本研究发现,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和对自己的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高的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更强。关怀能力来源于关怀知识与实践的积累,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积累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对待护理专业的态度和对人文关怀的自信及胜任感会影响护生的主观能动性[14]。临床护理工作较烦琐,护患关系较复杂,护理本科生因接触临床较少,常怯于与患者交流互动;而喜欢护理、对关怀胜任感强的护生对护理有清晰稳定的专业认知和专业态度,对护理学习及实践投入更多、更积极,并形成正反馈,从而提升其人文关怀能力。因此,教育者应注重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认知,培养护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其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也可利用小组讨论、叙事反思等方式,让学生解决一些复杂的临床案例和情境,能够激发其挑战欲和自信心,以此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老师亲密程度越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就越高。有关研究表明,护生得到更多的关爱,才能更好地理解患者对关爱的需求[15]。有学者认为,关怀具有模仿性和感染性,学生与老师越亲密,老师对学生关怀品质的影响越大[16]。学校气氛越融洽、师生互动越良好的学生,更能理解关怀的涵义,更加关注他人和社会,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17]。提示教育者应与学生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形成充满关爱的校园氛围,发挥教师的角色模范作用,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而本研究中,与父母、同伴关系未进入多元回归方程。一般认为与父母、同伴越亲密,其人文关怀能力越强[18-19]。但本研究分析认为当代学生越来越独立,很早就离开家庭进入学校,且由于大学的上课形式,同学间关系较为疏离,使得教师的模范作用愈加凸显。其他原因尚需进一步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