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 胡程华
如何遥控这一匹匹“脱缰的小野马”,让他们在长假里受到一定的约束和管制?如何为他们合理地安排长假的时间,将他们的学与玩完美结合?大网络时代背景下,我将学生的长假作业进行了一个有趣的调整。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多读作品,能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语言文字。”
我是一个朗读爱好者,喜欢用自己的声音结合朗读技巧去演绎作品深刻的含义,抒发自己的思想和心情。近来,我更加迷恋朗读,因为手机中一些有趣的录音软件。在这些软件中有各种主题的优秀范文,这些带着伴奏音乐的范文不仅可供我们欣赏、学习,我们还可以将原声去掉,自己尝试就着这些伴奏音乐来进行朗读录制。每一个作品完成之际,满满的成就感常常让我自己激动不已。
2017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一档由董卿制作的大型真人秀节目——《朗读者》,节目一经推出便风靡全国。借由《朗读者》节目的热效应,暑假之际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小小朗读者》活动。首先在班级群里建起了一个电子作品推荐库,把向老师、学生们征集到的,适合诵读的优质篇目一同放进作品库中;学生在假期里每天选择其中的一篇进行朗读,并录制成音频文件。当然,朗读形式也是非常丰富的:既可以独自朗读;也可以和同学、父母一起合作共读一篇美文(分角色读、分段读、齐读等)……每个星期天晚上八点“交作业”,学生会在自己一周的作品中选择最满意的一个朗读录音作品上传到班级群的相应共享文件包中。最后,我们组织学生登录问卷星网站评选出一周的“朗读之星”。
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学生尽情地互相欣赏、点评、学习,共同进步。
新课标特别注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新课标中规定的小学毕业的课外读书量是小学所有课本的4倍。高尔基在《高尔基论青年》一文中也这么写:热爱书吧——这才是知识的源泉!
究竟什么样的书才是学生知识的源泉?我们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他们习得阅读方法?暑假里,我们为学生拟定“阅读成长计划”,引领学生向“我爱读,我会读”的目标出发。
教师制作微课,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好书,并在微课中根据这本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如《昆虫记》既是一部生物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制作微课介绍大致内容之后,根据高年级学生年龄特征,以提高阅读速度为目标,在微课中指导学生运用选读的方法去认识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可爱的昆虫。既然是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就要认真品读,充分享受富有文学性的语句,并且一边读一边思考达尔文精神:达尔文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与我们的童年有什么区别?著作中隐含的达尔文精神是什么?
暑假期间,每周通过网络,分享一个微课,推荐一本书籍。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将自己习得的阅读方法整理后填写到电子阅读卡中,再开始阅读推荐书籍。阅读之后的感受也将填写在电子阅读卡中。
这样一周一个的“阅读成长计划”将学生引向高阶位的阅读思考,提升了阅读的品质。
新闻指的是值得关注的,及时有效、真实可靠的消息。小学生了解新闻不仅可以增长见识,增广见闻,对于他们世界观的形成,看待问题的见解,思维高度的提升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了解新闻是非常有必要性的。
网络时代,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地向我们袭来。看新闻就不能完全听信编者的评论了,必须教会孩子综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来判断,思辩。假期里《小小新闻发言人》活动的发起,就是引导学生每日通过各种网络途径了解新闻。
这个指导过程包括教学生如何检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如何分类收集信息;对于相同的话题如何进行比对,多角度进行思考,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一系列的训练中,学生的思维意识逐渐成熟,成为有主见、有想法的阅读者,这样,才真正达到个性化阅读的目的。
渗透着“听、说、读、写”的作业被分散到了暑假的每一日、每一周,其实大网络之于教师而言,已然成为在假期陪同孩子们成长的一扇窗。在教师的定期督查中,脱缰的“小野马”们不敢如过去那样肆意放任自己。实践证明,开学前赶作业的痛苦过程被积极快乐的学习状态取代了。这一切,归功于网络环境下,暑假作业的华丽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