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英
摘 要:合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合唱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艺术熏陶,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素养。素质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强化合唱教学,能够让学生喜欢上音乐学科,并能启迪心灵,陶冶情操。基于此,文章就中學生合唱教学的实践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合唱教学;教学实践
合唱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合唱活动不仅可以启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还能够让学生在合唱艺术的熏陶下,接受艺术美的教育,净化学生的心灵。由此可见,对中学生合唱教学的实践展开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中学生合唱教学的必要性
合唱是一项综合性的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当学生全身心参与进来进行合唱时,他们能听到自己跟同学们一起发出的美妙声音,能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合唱教学作为一种集体演唱活动,其既消除了学生独唱的紧张感,又予以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收获快乐。此外,合唱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为此,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更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合唱的热情,体会音乐的魅力。
二、中学生合唱教学的有效途径
1. 情境教学,启发兴趣
合唱是一项集体演唱的音乐活动,极具表演性。正是由于合唱教学这一特性,使得情境教学在实际中的应用比例非常大,它能够通过氛围的创设,增强艺术表现力。一般来说,我们将合唱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划分为以下两种。
(1)模拟场景。模拟场景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合唱技能,在教师所布置的模拟场景中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发学生产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体验。譬如,在学习《黄河大合唱》一曲时,由于学生自身并没有经历过歌曲中所描述的那种特殊生活经历和生存环境,所以学生难以理解对歌曲所表述的情感。针对这一教学难点,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用语言的魅力感动学生,进而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歌曲境界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以背景音乐烘托曲目中的情绪,引发学生的联想,使他们通过形象思维间接地得到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合唱中把歌曲情感完美地演绎出来。
(2)现实场景。这一种场景的实质在于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一般都是指在进行合唱表演时,用具体的歌唱活动形成事实上的现场效果,从而形成真实的情感体验。合唱的实践性远远超出了自身的理论性,教师倘若能够运用课堂情景,开展一些独具魅力的合唱艺术实践活动,把歌曲中的内容客观地表现出来,相信这种场景中所习得的知识和技能更能长久和深入,那么也能够达到提高合唱效果的目的。
2. 营造氛围,感受多声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中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时,为了简单化,习惯把合唱歌曲分解成多个声部的拼凑。这种机械化的教学方式无异于拿着课本朗读,缺乏新颖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开展合唱教学活动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来设计音乐场景,营造和声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多声的环境当中,感受多声的魅力,从而喜欢上合唱。教师要考虑到合唱内容和学生的音乐条件,做到因势利导。
以《夜晚多美好》歌曲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可以脱离传统跟唱式教学的禁锢,在和声处添加下方三度音程,将这首歌曲改编成一首易于学生接受的简单的合唱歌曲,让所有的声部一起训练。而对于一些风格相似的单声歌曲,教师也可以将它们叠置成一首好听的合唱歌曲。如此一来,就能够让学生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体会到不同的调性产生的声部立体感,品味合唱带来的听觉享受。
3. 对待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是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活动中面临的一大难题。音乐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合唱教学活动,就必须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对于一些嗓音条件一般但是节奏感很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在合唱中用打击乐器来为合唱伴奏;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学习乐器,让他们用乐器来为合唱配乐。如此一来,不仅能够保证合唱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能够调动所有学生的合唱积极性,发挥自己的长处。
参考文献:
[1]吴汶霞.高中合唱教学的创新及改革初探[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4).
[2]李敬莲.浅析合唱教学的意义和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