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明
摘要: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一直存在着打题海战的现象。许多教师授课后布置作业的时候总是发各种各样的训练题、模拟题,对作业题的质量没有精选、设计,造成学生感觉压力很大,每天都有做不完的训练题,但数学学习的成效总是事倍功半。针对数学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笔者就职高数学作业的设计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讨,旨在实现数学课程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98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的宗旨是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职高生是一个不同于普通高中的特殊群体,学生的个别差异特别大,学生的科目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有的学生数学基础还不错,对数学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而有一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特别差,学数学很吃力,甚至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对数学毫无兴趣。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笔者在教学中针对数学作业的设计和批改、评价,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探讨,并且在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精选习题、分层设计作业
由于职高生的数学基础差异大,教师在作业的设置上就不能采用同一标准,用同一套题或同一个习题册来给学生布置作业,而应该对习题进行精选,按难易程度,分开层次。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任务目标,完成不同量、不同难度的作业,提出不同的要求。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比如:A类为基本题,紧扣当天所学知识,以巩固新知为主要目的;B类为提高题,以当天所学知识为主体,适当联系前面所学知识和后续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方法的理解,前后知识的联系;C类为发展题,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定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任务。当然,这种方法要照顾学生的心理,最好是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来告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调整部分学生作业的任务和目标。
二、设计相关内容的动手操作性作业
在做中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动手操作的作业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实例感悟并了解数学知识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实现动手操作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利用动手操作熟悉并掌握数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设计趣味性濃的数学作业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新课程改革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形成良好的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丰富的学习组织形式等。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感,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教师可精心选择一些有趣味性的习题或思考题,选择一些容易让学生产生趣味的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素材的选择与组织、内容的安排与呈现、多媒体教学的使用等,都力求做到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欣赏水平,增加学习的乐趣,使学生感到完成数学作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学习数学。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工具,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就会积极、主动地完成。
四、增强讨论型作业的设置
讨论型作业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作业的作业形式,这种形式的作业有利于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从而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高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的有效途径。课堂讨论型作业的布置,首先要选择适当的课堂讨论题目,题目的选择既要紧扣教材知识点,也要注重题目的探究性与扩展性。其次,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要选择小组长负责组织和整理讨论的结果。第三,教师要注重课堂讨论氛围的把握,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讨论氛围。如果大家讨论的情绪不高,则会使课堂讨论流于形式,而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更不会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也不利于培养团队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课堂氛围过于活跃,则会使学生的讨论与主题发生偏离,不利于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也会使课堂时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讨论的引导,要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讨论,而不是只有少数人讨论,要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归纳。这样才能使讨论具有实际意义。
五、优化作业的批改方式,提高作业效率
在分层次设计作业任务的同时,作业的批改上也应该分开层次,分清楚哪些学生是需要面批的,哪些学生是需要自查纠错的,哪些学生是可以同伴互批的。互批作业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其他学生作业的解题思路,还可以利用他人的错误提高自己的警惕,进而提高作业效率。互批完之后要给教师反馈情况。这样分开层次,既可以解放教师的批改作业量,又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从作业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心理差异等方面抽取部分学生进行批改,及时对表现好的学生奖励,并加强对错误较多学生的辅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合理选择批改方式,并把握好语言,避免刺激性语言对学生造成伤害。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作业设计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笔者深刻体会到了精心设计作业的重要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每一位学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而且应更加重视作业的设计,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研究设计作业任务,力争找到更加有效完善的方法,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县白文职业技校 0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