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区域活动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8-10-30 06:19韩飞
读天下 2018年21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学前教育重要性

摘要:从影响一个人全面性成才成长的素养来看,主要包括:科学探究、沟通交流、勇于拼搏、敢于创新、追求美感、爱好锻炼等素养,这些素养的培育伴随着一个人成长的始终,而这些素养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对一个人从小就引导和培养起。因此,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活动区域对幼儿素养培养的作用,根据不同的活动区域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素养,实现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启迪和引导作用。

关键词:学前教育;区域活动;重要性

在幼儿成长时期,他们的思维认知处于一片空白,需要引导和开发。一旦幼儿接受不良外界学习环境和学习活动引导,就会形成同样的思维认知,就不利于幼儿茁壮健康成长。因此,幼儿园要根据幼儿身心成长的需要,开辟不同的活动区域,比如益智科学区、美工区、游戏区、卫生健康区等,以便于从智力、美育、德育、体育、卫生等方面培养幼儿的素养,使幼儿从小养成爱好科学、追求美好事物、讲究卫生、注重与人沟通合作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 强化益智科学区域活动设计,开发幼儿的智力

在幼儿时期,基于他们的天性使然,幼儿对一切新奇的事物和活动充满好奇心且求知欲很强,这就需要幼儿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有效策略给予及时地开发,从而使幼儿的智力意识得到很好的挖掘。在幼儿园中,设置益智科学区域就是为了满足幼儿的智力发展需求,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益智科学区域开展适应幼儿身心成长的活动,通过益智科学区域活动使幼儿用科学的视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幼儿的智力因素就逐步被培养起来。

例如:因幼儿认知和判断力比较弱,一些高层次性和深层次的益智科学活动幼儿根本理解不了,也参加不了,反而会导致幼儿产生厌恶情绪乃至留下心理阴影。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益智科学区域内,选取色彩鲜明、卡通化、拟人化等益智科学素养来开展益智科学教育活动。同时,要注意益智科学区域活动要生动化、童趣化和趣味化,以满足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比如:为了提升学生的色彩辨别能力,幼儿教师把一些卡通化的各种颜色水果混合在一起,然后,幼儿教师站在队伍前面举着黄色的牌子,告诉幼儿们:“这是黄色,请小朋友们快速找出与这一颜色相同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快又好”。在幼儿教师的号令发布后,幼儿们在心理暗示自己要找黄色,争先恐后地进入找黄色水果的竞赛活动中。经过幼儿们的努力,黄色的水果很快被他们分离出来,对于表现突出的小朋友,幼儿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也对其他做出努力的小朋友给予了鼓励。为了让幼儿们也快速地掌握其他颜色,幼儿教师带着诱导式口吻询问到:“小朋友们想认识其他颜色吗?众多颜色放在一起才美丽哦!”这样的诱导一下子挑起了幼儿们的好胜心,很多小朋友表示很想掌握各种颜色,随后,幼儿教师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们对其他颜色进行了学习和分辨。最终,幼儿教师充分利用了益智科学区域的素养,并科学设计了益智科学区域活动推进了幼儿们的智力素养培育。

二、 强化美工区域活动设计,培养幼儿的美育素养

对于幼儿来说,一些颜色鲜明和美的事物,他们都会有欣喜的体验,也都想去动手触碰以满足自己心中那份对美的追求。此外,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很差,他们参与一些动手操作活动完全是一种本能性的爱好活动,为此,就需要幼儿教师在进行美工区域活动设计时考虑到幼儿年龄接受度和承受度,选取一些动手操作简单且有趣的美工活动来锻炼幼儿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便于也同时开拓幼儿的智力思维和美育感。

例如:在幼儿园美工区域,幼儿教师选取橡皮泥手工制作教学活动。幼儿教师把五颜六色的橡皮泥分发给每一个幼儿手中,然后,幼儿教师进行示范小蜗牛橡皮泥制作。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引导幼儿耐心地制作,幼兒教师在示范制作过程中要放慢速度,面对幼儿进行步骤分解操作,并要求幼儿们一步一步地随着幼儿教师的操作进行完成,随着制作的推进,很快一个惟妙惟肖的小蜗牛在幼儿教师和幼儿的手中生成,这样的劳动成果使幼儿们感到欣喜和自豪。为了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幼儿们的探究意识和对美的创造力,幼儿教师不再引导他们进行橡皮泥制作,而是让小朋友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及爱好自由地进行创作,一些想象力丰富的小朋友把几种颜色橡皮泥混合在一起创作出一朵五颜六色的花朵,一些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小朋友以立体形式把区域内一些平面物品展示出来,还有一些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喜好把自己最喜欢的某一动画人物捏造出来。最后,对于幼儿们的自由创作,幼儿教师选取了一些有特色和创造力比较强的作品放置在幼儿作品展示区进行展示,这就进一步鼓励了幼儿对美的追求和美的创造。

三、 强化游戏区域活动设计,提升幼儿的与人沟通交流能力

幼儿园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它的最终目标也是培养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更好地与人交流沟通。因此,幼儿教师要科学设计游戏区域活动,借助于生动化的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会与人配合、与人沟通交流合力完成任务。

例如:在游戏区域,幼儿教师设计传递花接力赛。幼儿教师把学生分成两个游戏小组,每个小组又分成两个部分站立两边,而后,幼儿教师分别把两朵颜色不同的花交由幼儿手中,让两小组进行传递花竞赛,以用时间最短传递花完的小组获胜。幼儿教师一声令下,两组小朋友热火朝天地进行比赛,且每一个组的小朋友们为自己对奋力加油呐喊。尤其是,在游戏活动中,一些小朋友摔倒了,对方组小朋友就会返回拉起,或者小朋友坚强地爬起继续比赛。最后,幼儿教师不仅启迪小朋友们获胜的原因在于:团结、努力和拼搏,还对于乐于助人的其他小朋友行为给予了肯定,这就使小朋友们认识到:要学会与人合作沟通,才能够赢得团队胜利。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充分利用区域活动对幼儿教学的功能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素养,是幼儿教师恪尽职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教学探索,也是幼儿家长渴望实现家园有效共育的个体性诉求。只有幼儿教师认识到幼儿身心成长的规律特殊性,并针对不同素养培养借助于区域活动来推进,才能够赢得幼儿的关注和喜欢,进而有助于幼儿愿意跟随幼儿教师的教育引导去获得新知和美好体验。

参考文献:

[1]汪建华.浅析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孩子发展的作用[J].中华少年,2016(13).

[2]汪劲秋.创设满足幼儿需要的活动区空间[J].幼儿教育,2015(Z1).

[3]朱丽华.让活动区成为幼儿积累知识的摇篮[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16(03).

作者简介:

韩飞,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兴仁县巴铃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学前教育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