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明
(宁夏第五人民医院,宁夏石嘴山753000)
通常来说,介入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较为广泛的一种手术方案,但由于这种手术方案的特殊性,可能会在手术后导致患者患处会存在明显的肿胀,疼痛较强[1]。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消炎的方式,帮助患者康复。虽然不会对患者日后生活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但依旧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2]。所以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术治疗中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8例患者,对照组年龄52-71岁,平均年龄(67.8±5.1)岁;实验组中患者年龄 53-71 岁,平均年龄(58.6±4.9)岁。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均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都患有其他全身器质性疾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方案。首先在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前,应当做好患者的心肌酶谱检查和心电图监测,应用氯比格雷和阿司匹林药物,对患者的病症进行控制。待患者病情有所稳定后,进行常规冠脉介入治疗。手术完成后,将导管鞘抽出2-3cm将位于压迫球囊的中央部位的绿色标记物对准穿刺部位,并通过可调节式固定装置,保证支撑板的标志在离小指最近位置,确保固定装置不歪斜,用包装中的充气器向压迫球囊注入13-18ml空气来扩充球囊,将导管鞘取下,确认穿刺部位未出现出血现象。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进行治疗。介入术的治疗方案与对照组完全相同。完成后,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用药和治疗基础上加服10mg维生素 B6、400mg维生素 B12以及 1mg叶酸,连续用药5个月。
1.3 评价标准
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后的CRP、IL-6以及IL-8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显效:患者所有临床症状均消失且未见心律失常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冠心病症状在药物控制下恢复至未患病状态;有效: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心律失常发病次数有明显降低,发作程度减轻,病情受到控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恢复正常,心肌功能未见改善,在治疗间未见药物有效。
记录所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状况。主要包括:创口感染、胃肠道反应、营养不良。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 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1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CRP、IL-6以及IL-8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2.2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2.3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
表1 两组患者CRP、IL-6以及IL-8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于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案,对于冠心病疾病来说,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患者的心肌供血状况,对患者的病理症状予以纠正,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3]。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经皮冠脉介入术的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慢复流或慢血流的情况,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相关研究显示[4],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多是由于再灌注损伤和微栓塞机制所引起的。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以及半胱氨酸代谢中所产生的一种含硫氨基酸。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同型半胱氨酸主要会通过致炎性因子、氧化应激以及免疫反应等多种细胞机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它产生的超氧化物和过氧化物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造成血管平滑肌的持续性收缩以及缺氧,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它还可破坏正常凝血机制,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对内皮功能造成损伤,最终会影响患者的冠心病康复和发展,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的康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5]。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研究中显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体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有所升高,患者体内的炎性因子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患者往往在进行介入手术后,也有可能发生再狭窄的风险。虽然在目前临床上可以采用低分子肝素以及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避免患者在手术后早期发生冠脉再狭窄的情况[6]。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类药物对于抑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对冠心病介入手术后,患者进行早期药物抗凝干预时,还应当注重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的控制才能改善治疗结局。叶酸以及维生素B6、维生素B12对于降低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在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手术后,患者不仅可以采用药物方式,对叶酸以及B族维生素进行补充,还可以通过饮食的方式摄入B族维生素以及叶酸,从而降低心血管患病的可能性。
本次研究中,通过加用叶酸以及维生素B族药物对患者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控制。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用药,判断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CRP、IL-6以及IL-8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患者接受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治疗后,体内的炎症因子水平有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将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法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中,能够有效辅助治疗工作的开展,对于患者的康复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