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成长型思维课反馈调查

2018-10-26 10:57师素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8期
关键词:心理课心理辅导

师素方

〔摘要〕成长型思维课是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的创新尝试,它把心理课和思维课进行整合,把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维能力提升进行融合,开设两年来受到学生的喜欢和肯定,学生们认为此课有趣且有用。但我们并不满足于此,所以在每学年结束之前进行一次全年级的面向师生的调研,从而更准确地了解让学生更受益的内容和原因,哪些是学生需要但我们还没有做或者做到位的,以进一步优化后面的教学。以下就是我们今年的调研,希望与同行分享,相互碰撞,从而产生更好的课程,让更多学生受益。

〔关键词〕成长型思维;心理课;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8-0074-03

一、成长型思维课简介

成长型思维课,是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根据本校校情和学情开发出来的具有创新性的一门课程。具体而言,是指在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指导下,把心理课和思维课进行整合,把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维能力提升进行融合。

操作层面上,以现有的校本心理教材《成长足迹》、市面上已出版的其他心理教材以及《学思维》教材为基础,根据当前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心理成长需要以及思维发展的规律,以体验活动为主要方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科知识为载体,以修改、整合或原创等多种方式设计出系列主题,并付诸实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当前,每个年级按每周一个主题进行规划,一学年约30个主题,内容涵盖认识自我、潜能激发、人际沟通、情绪调控、生涯规划、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耐挫教育、创造力培养、情商教育、习得策略与方法、非智力因素培养、思维品质训练、思维方法的探究等。

以2018级初一年级为例,具体的主题有:开学第一课、记忆有秘籍(3课时)、神奇的想象力,智慧碰碰碰,猫和冰箱,物品的重组,公道杯的秘密,思维导图(5课时),让思维飞,情绪认知与管理(2课时);致20年后的自己,遇见青春遇见你(2课时),我是谁,时间都去哪儿了,像侦探一样生活,创造改变生活,“纸”想告诉你,视野,当暴恐来袭,今天我来当妈妈,让语言成为窗户还是墙,职业生涯规划(2课时),最后一课。

共33课时,21個主题(第一课和最后一课除外),其中有11个主题内容属于原创,比如,“当暴恐来袭”来源于不久前发生的米脂事件,“让语言成为窗户还是墙”来源于阅读《非暴力沟通》一书的触动,“今天我来当妈妈”是无意中的灵感迸发进而设计为母亲节前的一节课……剩下的主题也是整合了多方面资源进行深度碰撞与反复修改而生成,例如,职业生涯规划,目前在高中、职校和高校比较关注,在初中几乎空白,如何把前者的内容进行增删、重组、优化,从而提供给初中生是我校今年首次尝试。

几乎每节课都没有现成的教材、教案、课件和范例,因此其效果如何,学生受益如何,哪些方面需要凸显、删减或增加,都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优化和调整,这也正是我们进行每学年一次调研的原因。

二、调研方案与结果

(一)调研方案

1.调研目的:通过对全体初一学生以及对部分初一老师的访谈,了解成长型思维课的效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以便在后续教学中进行优化和调整,让更多学生受益。

2.调研方法:对全体学生进行书面访谈,对部分初一老师进行口头访谈。

3.调研对象:初一全体学生以及部分初一老师。

(二)调研过程

1.在初一学年最后一节成长型思维课上,带领学生对一年的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和回顾,然后让学生以文字的形式回答两个问题:(1)一年来,你认为对你帮助最大的主题有哪些?(2)还有哪些主题目前没有而你觉得想要了解的?或者,对当前课程你觉得可以如何进一步优化?

2.采访部分听过成长型思维课程的学科老师的感受,以及部分初一年级班主任,多角度了解关于课程的反馈。

3.对以上两者进行统计、整合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

1.成长型思维课让学生感觉最受益的主题以及对应学生人数:

特别说明:全年级学生400多人,有少数学生没有涉及这个问题或者表示各个主题均让他们受益,这部分学生没有录入到以上人数中。

2. 成长型思维课优化建议:(见表2)

3.部分老师及班主任反馈:

教师:本来以为这种课只是好玩的,听了几节课发现在“玩”中就不知不觉“学”到了,比如,他们在小竞赛和编故事的欢声笑语中无意间就掌握了联想、谐音、画面、定桩等很好用的记忆方法……脑洞大开啊,原来猫和冰箱竟然有这么多共同点和不同点,并且还能结合猫的优点设计猫工智能冰箱,厉害了我们的学生……当初我要是也有这样的课就好了……

班主任:学生日记里时不时就要提到对心理课的喜爱,搞得我都有点嫉妒……原本班级几个孩子互传字条,隐约有早恋的迹象,在青春期那节课的作业里,他们大方不具名写出对所欣赏异性的赞美,表示互相看齐共同进步。此后,男女生在学习上互相追赶,在行为上互相勉励,班级里男女生故意的疏远和过分的亲密的现象明显减少……时间管理的学习让学生的作业问题有了很大改善。借鉴心理作业要求,我把“放学时间记录”作为每天一项必做功课,规定每日一交,并要求明示各项用时、优先评级、家长督促,坚持一段时间后,不做作业的基本没有了。

三、结论

(一)成长型思维课已经在师生中形成广泛和积极的影响

通过平时作业、学年末反馈以及对其他老师以及班主任的访谈,可以看出,成长型思维课在我校目前已经产生广泛和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不惭愧地说,它已经成为同学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越来越多的老师对该课程的印象也从原来的单纯认为好玩,上升到有趣、有用,态度上从观望到靠近、理解、支持和参与。

(二)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有直接指导和帮助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以绝对优势排名前三的为职业生涯规划、思维导图和非暴力沟通。学生的文字反馈中有讲到原因,比如,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人生中头一次意识到“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擅长做什么”以及“最有可能把什么样的工作坚持下去”不是同一个问题,他们表示,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对于未来要做什么有了具体的规划,或者至少是确定了大致方向,因此也增加了奋斗的动力。思维导图则是直接对于他们的学习有帮助的,比如帮助做笔记、写作文、复习、归纳、联想、记忆等。对于非暴力沟通方式,不少同学则表示与父母沟通中尝试应用,发现很有效果,所以希望有更有用的超级非暴力沟通。

接下来的“提名率”次数较高的,如当妈妈、记忆法、青春期教育、时间管理、我是谁等,以及他们在优化建议中要求增加的内容,如当家,理财,远离抑郁、拖延、手机上瘾,更好与朋友、父母、异性交往等,都是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的,是他们内心主动产生需求的。

当然,其他提到比较少甚至没有提到的,比如联想、对比、组合、类比、创造、推理等与思维品质直接相关的主题,并非表示它们是无用的。一方面,在期末反馈中有不少同学反应,其实每一节课他们都很喜欢,很受益,另一方面,從同学们平时作业的反馈来看,这些主题他们也是感到非常有趣的,也非常开发脑洞的。那么为什么提得少呢?这给了我们一个思考,思维的训练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的情景,否则就可能仅仅停留于有趣的练习上,而不能让同学们迁移到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备课也是一个方向的指引。

(三)学生期待更丰富、更有用、更多互动、更多体验的课程

从表2可以看到,学生期待增加更多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如何当家、理财,与异性相处、与父亲相处、与朋友相处,如何远离抑郁、手机游戏上瘾等,他们从心底里希望成为更好的自己。同时,在形式上,他们一方面希望师生、生生之间能有更多、更广泛的互动,同时也希望能够多一些游戏、手工活动或者拓展活动、室外课堂等亲身体验的机会,这些要求都是非常合理的,让我们更加确定了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被看见,都希望成为学习主体的内在需要。

(四)成长型思维课在初二、初三继续开设的必要性

虽然我们并未询问同学们对初二初三是否需要开设成长型思维课的意愿,但据我们的统计,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同学主动且强烈地表达了希望继续开设的愿望,因为他们觉得这门课程不仅能让他们身心放松,同时也是对他们学习和生活有直接帮助的。

从执教老师角度来看,初二初三继续开设心理课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从学生的反馈以及他们的潜在需求来看,初一的课时不足以完成对应目标;其次,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内在需求是不一样的,以生涯规划为例,其实在初三时开设效果会更好,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确切地面临着升普高、职高或技校的选择,他们内心有冲突,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最后,在初三,他们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也会更上一个层次,对于生涯规划的理解就会更到位,对于他们自己的帮助也会更大。还有其他一些主题也是如此,所以,成长型思维课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中学,无锡,214107)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心理课心理辅导
浅谈团体心理辅导在初中生心理课上的应用
同课异构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于光影中休整心灵在故事中解读人生
如何构建真实有效的心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