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

2017-02-20 18:15陈才英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心理课同课异构教研

陈才英

〔关键词〕心理课;教研;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即根据相同的教学主题或教学内容,由教师遵循教学规律,结合各自学校的生情和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八仙过海,优势互补”,进而优化课堂教学。目前,尽管此种教研模式在我国中小学许多学科的教研活动中已开展得日趋成熟,但是在心理课的教研活动中却像被包裹在襁褓中的婴儿一样,显得稚嫩了些。

在心理学科中,“同课异构”的教研形式可以多样化,如一人同课异构、多人同课异构、主题衔接式异构等。笔者认为,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它们的重要依据都离不开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这三要素。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同一个教学内容,对于不同层次及需求的学生而言,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教师在比较和行动研究中张扬个性特长,在比较中感悟自我,学习他人的长处,有利于创造精彩的课堂,促使学生获得成长与发展。

在心理学科教学中,采用“同课异构”这一教研模式,可以为改进心理课教师教学策略、促进心理课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笔者认为,此种教研模式主要价值体现如下。

一、 因材施教,抓住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契合点

在教材使用上,更多的教师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一板一眼地执行好教材,这样的认识有其合理的一面,所谓“课本课本,一课之本”。但心理学科的教材可以说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大纲,这一特点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僵化教材,生搬硬套,应当积极主动地开发出因地、因生(学生)制宜的、能够提升学生健康心理素养的“教学内容”,这就是“因材施教”。

例如,针对当前高中生所面临的学习时间紧张、压力大的实际情况,心理备课组确立了“学业情绪管理”的主题衔接式异构,由备课组成员先充分讨论,围绕学生的“学业情绪”这一主题,按照“有啥学业情绪——为啥要管理学业情绪——怎样管理你的学业情绪”这一逻辑主线,再由教师根据各自的教学构想,搜寻教学资源,准备教学媒介,再由备课组成员互听互评,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不断反思,逐渐使课堂结构优化,使教学效果富有成效。

教师通过“同课异构”这一模式,结合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灵活开发教学内容、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有很大的差异性和自由度,开辟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于是,同课异构就从“应然”成为“实然”,为教师教学策略的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扬长避短,彰显教师的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

如果说,人的个性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样,教师的教学个性也是有效推进教学、实现育人目标的基础。而采用“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执教者的教学理念、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效果都在对比中得以充分的展示,一些具有创新教学能力和扎实教学基本功的新人也在活动中凸显出来。这种教研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和打造年轻教师,推出新人。

当然,在教学教研活动中,并不是教师身上具备的所有特点都是可取的。例如,我在听过几节同课异构的课中发现有些教师的设计理念陈旧,方式方法呆板,教态不娴熟,基本功不扎实,这些是我们应该避免的教学缺点。教学个性更应该关注的是教师自身与众不同的教学优势和特质。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可以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引发参与者之间教学策略的比较,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与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 头脑风暴,挖掘集体智慧与教师的教学机智

头脑风暴由美国的奥斯提出,是一种激发集体智慧产生和提出创新设想的思维方法,指一群人围绕一个特定的内容或领域,进行创新或改善,产生新点子,提出新办法。“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可以改变教师闭门造车、孤军奋战的局面,是教师在合作研究中发挥集體智慧的良好途径。这种思维火花的撞击引发的头脑风暴,使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得以呈现和解决,有利于有效的教学策略逐渐形成。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拥有两种思想”。

如同人生不可没有智慧一样,课堂教学不可缺乏机智。有了课堂机智,课堂教学才会多几分灵气,多一些创造。

一次,我在上“团队合作”的同课异构县级教学观摩课时,指导学生完成了“同舟共济”的游戏活动。在他们分享成功与失败的心理感受后,我又抛出问题“假如此艘小船出于安全考虑必须要让一个人下船,你们该怎么办”,学生陷入了沉思,过了好一会儿,有学生提出让会游泳的人下海,也有学生提出让年事已高的老人下海,此时学生中开始有指责声。

突然有一位学生起身说:“老师,可以用抽签的方式来定谁下船,这样才公平。”我发现提升他们心理品味的契机到了,于是告诉学生人的生命是平等的,不能让自相残杀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同课异构”教研模式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敏捷而快速地捕捉和把握各种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迅速地做出综合性的分析和判断,最后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境,采取恰当的、最优的对策和措施,这就是教师的教学机智。有时候,教师的教学机智表现为能因势利导地把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向正确的道路,或者能够随机应变,灵活果断地处理意外教学环节,教师的教学机智也表现为对症下药,举重若轻地消除矛盾行为,使全体学生感到“心理自由”,保持和谐气氛,它能给教师带来惊喜和极大的满足感。

总之,在心理学科教学中,“同课异构”这一教研模式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为心理教师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异彩绽放的机会。借助这一契机,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殊途同归”。多维的视角,迥异的风格,不同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全方位的合作探索,正是不断推进心理课教学实践研究的原动力,可以整体提升心理教师的教研水平,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陶秋云. 推行同课异构,深化校本教研[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5,4:25-26.

[2] 顾绍聚.“同课异构”让师徒结对走向共生[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7,1:20-21.

[3]任庆梅.中小学英语同课异构教研方式的理论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0,12(3):3-7.

(作者单位: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龙岩,364200)

编辑/刘 扬 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心理课同课异构教研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心理课片段教学技巧探索
教师的自我暴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运用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于光影中休整心灵在故事中解读人生
如何构建真实有效的心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