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与学生沟通的角度

2018-10-26 10:57李伟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8期
关键词:上台粉笔全班同学

李伟明

教师有“儿童视角”是师生良性沟通的基础。有时孩子在与老师或家长进行沟通时,选择沉默应对,很多家长对此过于着急,便从自己的角度判断孩子的行为,造成家长和孩子的矛盾。其实,面对学生的沉默,家长和老师可以换一个方式,既然学生不愿意说,那就用写或者画的方式。

小力是班级里年龄最小的孩子,上课总是无法集中精神,而且胆子也比较小,基本一天下来,很难见到他开口說话。为了改变小力,我和小力的家长经过多种方法的尝试,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在这样的情形下,我选择不急着转变孩子,而是静下来观察,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小力喜欢写字。于是每一次上课,只要有写的机会,我都会让小力上去试一试。

一天上午,我让小力算一算:16+3=?他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我把粉笔递给他,对他说:“没事,你不想说,那就写吧!”小力拿着粉笔,快速地写出答案。一开始我以为他不会,因为在上课巡视时,他一道题都没做出来,所以请他起来回答问题,但没想到其实他是会的。答对的他,感觉很骄傲。

我心中思索:为什么小力不愿意说却愿意写呢?我需要好好了解一下。下课时,我带着小力到操场上散步,看着他紧张又无助的表情,我安慰道:“不要紧张,我每天都会找一个孩子聊天,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天。”

小力松了一口气,仍然低着头不说话。我指着高年级排练国旗下讲话的同学对小力说:“你看,那边的大哥哥大姐姐,你觉得他们讲得怎么样呢?”

小力抬起头,看着。过了好一会儿,他抬头说道:“说得很好。”我继续说:“如果他们不说出来,你会知道他们说得那么好吗?”小力摇摇头。我摸摸小力的头:“没错,我们有好的想法要说出来别人才知道。听你妈妈说你在家里讲故事讲得很好,想不想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一讲?”

小力显得很犹豫,并没有马上答应。我趁热打铁:“我相信你能讲得很好。”小力看着我,过了一会儿才点点头。

我们在与孩子沟通时,需要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不同的孩子,心理需求是不同的。当我们无法迎合孩子的心理需求时,孩子往往会产生担忧,而这样的担忧会让他们表现得紧张,无所适从。比如小力,他不愿意说,我们需要先顺从他的意愿,过于着急反而会失去他对我们的信任。

我将今天和小力的聊天告诉了小力妈妈,小力妈妈也全力配合小力的这一次上台讲故事。很快,周五到了,小力很自信地走上讲台,很流畅地和全班同学分享了《三毛流浪记》。小力讲完故事,我询问孩子们:“今天小力讲得怎么样?”孩子们齐声说道:“非常好!”接着,我们给予小力热烈的掌声。

小力抓住了这次上台的机会,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我鼓励他说:“从小力的表现看,他非常珍惜这一次上台机会。而且他也锻炼了自己胆量,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小力。”我特别注意到小力,他很认真地点了点头。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舞台,那是他们战胜自我的最佳时机。很多孩子总是很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做好,也总是会出现做不好的情况,但正是那一次次的失败,使他们明白可以从哪里做得更好,也让他们从中找到自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才能寻找到适合的教育方式,进而去转化他们。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第二校区,晋江,3622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上台粉笔全班同学
你试试看
吓哭
上台说汉服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粉笔的形状与摆放
班长上台(节选)
粉笔怎么来的
我们的相册
写在马路上的口算题
你是如何面对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