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神经外科本科临床教学培养中的应用*

2018-10-26 01:48严峻文静陈海南李希圣黄乾荣莫立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广西南宁500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广西南宁500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西南宁5002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20期
关键词:掌握情况神经外科图谱

严峻,文静,陈海南,李希圣,黄乾荣,莫立根(.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广西南宁5002;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广西南宁500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广西南宁5002)

3D打印技术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数据为基础,采用可黏合材料,运用逐层打印的原理来制作模型的技术[1]。起初该技术在航空事业和土木工程领域崭露头角;现在该技术在组织工程学和医学领域中广泛应用,包括术前模拟、假体制造和生物打印等[2]。在本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神经外科是专业化相对较强的学科,以往多使用二维的影像学照片和解剖学图谱,而且大多数教学模型均为单一的正常结构模型,由于其不同于其他外科,各个脑功能区的手术不能像普通外科那样可以开腹探查,神经外科讲究开路入路的选择,其对空间结构和立体定位的要求较高,刚刚接触临床的本科生对影像学照片和解剖学图谱往往难以理解,不能建立三维立体结构化认识,甚至不能将影像学照片和解剖学图谱与病变部位相结合去认识疾病。因此,建立学生对三维立体空间结构的认识,使其学会阅读影像学照片,对理解解剖结构和层次十分重要。其次,神经外科是以脑部血管性疾病为主要诊治对象的学科,颅内血管的走行迂曲复杂,影像学上分为矢状位、冠状位和水平位,只有掌握了血管的三维结构才能直观地了解颅内血管在颅底、颅颈交界区等各个目标区域的解剖结构,通过进行测量和三维立体定位,明确病变脑血管在颅内的行程分布,初步拟定开颅手术入路和介入手术的导管塑形。所有这些问题均与颅脑空间结构和定位有关。

目前,神经外科本科临床教学还是依照旧的二维模式,缺乏直观性和可操作性。怎样找到一种更好的教学方式来缩短培养的时间,在更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优秀的临床本科学生,是每位临床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3D打印技术的引入后,本科学生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求知欲和参与精神。本研究将采用3D打印技术和教学理念相融合的3D打印模型教学(3D⁃PMT)与传统医学教学(TMT)进行比较,结合目前教学的现状,根据本科学生的条件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流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广西医科大学学习的本科临床专业的学生,包括临床见习和实习学生共60人,均在本科阶段学习过《外科学》。将学生随机分为3D⁃PMT组和TMT组,每组30人。

1.2 方法 各组长负责具体方案的实施和评分。2组授课教师对颅内病变血管的位置、大小、形态和载瘤动脉进行详细讲解。TMT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影像学照片及解剖学图谱为基础的教学模式。3D⁃PMT组采用3D⁃PMT,具体如下。

1.2.1 3D打印仿真模型的制备 仿真模型数据来自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3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是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和颈内动脉狭窄,见表1。具体方法:(1)获取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资料,保存为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DICOM)格式;(2)采用MIMICS软件将数据处理后,导出标准模板库(STL)格式文件;(3)利用3D打印颅内血管畸形模型,2名教授评判模型是否符合颅内血管畸形实际情况。

表1 3例患者一般资料

1.2.2 观察指标 对2组学生实施理论考试和实习课考试,各占50%。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对神经外科学的总体认识、各类疾病的掌握程度、课堂教学方式评价、教学改进意见等。调查问卷集中在课后10 min发放填写,当场回收。本次考核和调查共实施发放60份,回收率为100.0%。根据课堂考试成绩对2组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予以评价:掌握为大于或等于80分,未掌握为小于80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采用四格表法的χ2检验,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学生一般情况 3D⁃PMT组学生中男12人(40.0%),女18人(60.0%);神经外科学课程入学成绩68~97分。TMT学生中男 10人(33.3%),女 20人(66.7%);神经外科学课程入学成绩62~91分。2组学生的学习能力基本相同。2组学生年龄、性别、家庭籍贯及入学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

2.2 2组学生对神经外科课程喜爱重视程度比较 3D⁃PMT组学生对神经外科课程的喜爱程度、重视程度和愿意进一步加深了解的比例均高于T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2组学生对神经外科课程喜爱重视程度比较[n(%)]

2.3 2组学生对神经外科学课程内容掌握情况比较 将总体和各小节部分分别评估。2组学生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项目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掌握情况 3D⁃PMT 组均优于TMT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2组学生对神经外科课程内容掌握情况比较[n(%)]

2.4 2组学生学习效果比较 通过出勤率、兴趣度、参与度、理论知识考核、课堂满意度、临床思维培养、理论和实习紧密度、学科前沿动态掌握情况和医患和谐度方面对2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3D⁃PMT组以上各项均优于TM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学生学习效果比较[n(%)]

3 讨 论

3.1 3D⁃PMT的优势 2种教学模式对神经外科本科临床教学效果的影响存在差异,分析上述原因,作者认为3D⁃PMT组的学生参与度更大,具有更多的领先优势:(1)3D打印概念的引入能更好地帮助医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2)将临床诊疗实践迅速提升到理论高度,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参与度;(3)对学科前沿理解更加深刻,提高业务水平。

3.2 国内3D⁃PMT的研究现状 本课题组经过3D模型讲解、要点传授及本科临床学生亲手在等比例模型上进行操作等培训后,学生能够初步建立三维结构的认识,能将解剖图谱和影像学照片与病变部位相结合去认识疾病。因此,将3D打印模型运用于本科临床教学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目前,国内较早将3D打印应用于教学的有张明等[3],他们成功构建3D全颅底及颅颈交界区畸形模型,让初学者对颅底及颅颈交界区的手术有了深刻理解。相建等[4]将3D打印应用于单纯的颅内动脉瘤教学中,认为3D打印教学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学生对颅内动脉瘤解剖的理解。李忠海等[5]将3D打印与骨科临床教学相结合,通过骨骼三维立体模型的建立,帮助学生短时间内理解并掌握骨科疾病。

近年来,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多种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血管狭窄及脑动脉瘤均需要手术治疗。目前,神经外科本科临床教学还是采用解剖图谱讲解的二维模式,即使改进后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也只是视觉上的体会和理解[6]。然而,3D打印模型让医学生直接在模型上实施关键手术步骤,亲身感受主刀的视野,这也是医学生在传统手术中无法获得的宝贵经验和财富所在。该技术不仅能让医学生理解病变的解剖定位,还能让医学生尽早掌握相关手术技巧[7]。

3.3 局限性 本研究中,虽然3D⁃PMT组对神经外科学总体内容掌握情况高于TMT组,但各项具体内容掌握率较低,显然还是存在缺陷的。而且纳入研究的样本量较少,有抽样偏倚的可能,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日新月异,3D打印的概念体现了目前精准医学的理念,虽然这一概念并非新词,但其强调的是个体化医学和个性化治疗,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神经外科是现代医学中具有高科技的前沿学科,学科人才的培养对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8]。本教学研究表明,对神经外科实行3D⁃PMT后本科临床医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医学知识并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掌握情况神经外科图谱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绘一张成长图谱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