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晔,刘芬(.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衡阳400;.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湖南衡阳400)
基底细胞腺瘤(BCA)是涎腺的一种罕见良性上皮性肿瘤,其中80%以上位于腮腺,占所有涎腺上皮性肿瘤的1%~2%[1],好发于中老年女性。BCA易与腮腺其他良性肿瘤混淆,若能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将有助于患者得到更为合理化的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4例腮腺BCA患者的相关资料,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腮腺BCA的诊断价值,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2017年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腮腺BCA患者14例,其中男5例,女9例,男女比约为5:9;年龄40~67岁,平均53.5岁;均以偶然发现腮腺区无痛性渐大性肿块就诊。
1.2 方法
1.2.1 设备与研究方法 14例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层螺旋CT机。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颅底至颈根部。扫描参数:120 kV电压,250 mA电流;层厚3 mm,层间距3 mm,螺距1.0;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对比剂碘普罗胺(浓度 370 mgI∕mL),剂量 70 mL,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注射速度 3.0 mL∕s,动脉期 20~25 s开始扫描,静脉期65~70 s开始扫描。
1.2.2 图像评价 由2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放射科诊断医生在未告知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独立阅片,并对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缘、囊变坏死及强化特征等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强化程度分级标准:轻度为 10~20 HU,中度为 21~40 HU,明显为 40 HU以上。
2.1 一般情况 14例患者均为单发,右侧10例,左侧4例;其中10例病灶位于腮腺浅叶,4例病灶跨深浅叶生长;所有病灶边界清晰,13例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例病灶形态不规则,见浅分叶征;11例病灶最大径小于30 mm,3例病灶最大径超过30 mm。所有病灶边缘清晰。
2.2 肿瘤MSCT影像表现 6例病灶密度均匀或较均匀,CT值为20~55 HU,其中有1例病灶边缘见斑点状钙化灶及浅分叶;8例病灶见囊变坏死,其中3例病灶囊变坏死区超过50%。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增强扫描,11例病灶实性部分呈渐进性明显强化(图1),动脉期CT 值为 100~138 HU,静脉期 CT 值为 97~130 HU;1例病灶动脉期强化明显(CT值约为107 HU),静脉期强化程度稍减弱(CT值约为97 HU);2例病灶呈渐进性中度强化(图2),动脉期CT值为35~80 HU,静脉期CT值为65~90 HU;所有患者中有3例见壁结节样强化(图3),呈“大囊小结节”表现。
图1 患者1肿瘤MSCT影像
图2 患者2肿瘤MSCT影像
图3 患者3肿瘤MSCT影像
3.1 腮腺BCA的临床表现特点 BCA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生长速度慢,病程较长,无明显临床症状。本组病例均以无意中发现腮腺区无痛渐大性肿块就诊。文献[2⁃3]报道,BCA具有性别及年龄倾向,好发于50~60岁中老年女性。本组病例男女比例为5∶9,具有较明显的性别差异,且平均年龄53.5岁,为上述文献报道一致。
3.2 腮腺BCA的病理基础与MSCT影像表现分析 腮腺BCA好发于腮腺浅叶,类圆形多见,边界清晰,病灶边缘可见点状或条状钙化。通过对本组病例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及相关文献的阅读,发现BCA具有以下影像学特征:(1)BCA 常发生于腮腺浅叶[4⁃5],大部分单发,本组12例病灶均为单发病例,10例病灶位于腮腺浅叶。(2)BCA 一般较小,文献[2⁃3,6]报道最大径通常小于30 mm,可能与病灶好发于浅叶,易于早期发现及就诊有关;本组病例中有11例病灶最大径小于30 mm,与文献报道接近。(3)文献[7⁃8]报道,病灶常见囊变坏死,本组病例中有8例病灶可见大小不等的囊变区,其中 3例病灶囊变区超过 50%;CHIU等[9]及JANG[10]等认为较大的囊变区可能由于肿瘤囊变坏死及出血液化有关。(4)肿瘤血供丰富,实性部分强化明显,本组病例中12例病灶动脉期强化幅度超过40 HU,最高达 85 HU;JANG 等[10]及 YERLI等[11]报道,这主要是病灶中含有丰富的沿内皮排列的血管网。LEE等[12]报道BCA增强扫描至少存在2种强化模式:(1)梁状型⁃管状型BCA动脉期中等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2)实性型BCA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幅度减弱。本组病例中有2例病灶平扫CT值分别约为55、20 HU,增强扫描动脉期 CT值分别约为 78、35 HU,静脉期进一步强化,CT值分别约为88、65 HU,与LEE等[12]报道的梁状型⁃管状型BCA强化模式一致。本组所有病例中另有3例病灶见壁结节样强化,呈“大囊小结节样”;SHI等[1]及解骞等[13]报道管状型BCA可见囊性病灶伴壁结节样改变,附壁结节病理上为基底细胞巢围成的小管状结构。
3.3 腮腺BCA的鉴别诊断
3.3.1 腮腺混合瘤 腮腺混合瘤又名多形性腺瘤,为腮腺最常见的肿瘤,发病年龄相对较小,通常小于50岁,无明确性别差异,密度常不均匀,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轻度强化,强化程度弱于BCA[4,14]。
3.3.2 腮腺腺淋巴瘤 腮腺腺淋巴瘤又名Warthin′s瘤,在腮腺良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常有吸烟史,常位于腮腺浅叶后下极,多发具有特征性,常见裂隙样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明显减弱,呈“快进快出”型[15⁃16],病灶周围常见小血管环绕或“血管贴壁征”[16]。
3.3.3 腮腺恶性肿瘤 腮腺恶性肿瘤如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腺癌、恶性混合瘤,患者年龄多大于60岁,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呈浸润性生长,包膜不完整,易侵犯邻近组织,增强扫描不均匀明显强化,强化程度弱于腺淋巴瘤及BCA,常见颈部淋巴结肿大。
总之,腮腺BCA是腮腺一种罕见良性上皮源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腮腺浅叶常见,单发多见,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病灶易囊变,可见“大囊小结节样”改变,具有一定特征性,增强扫描动脉期实性部分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较动脉期明显或略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