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景满
【摘要】 高中历史作业由于长期受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应试教育的约束,作业形式较为僵化,作业内容单调。而事实上,历史教师应该通过围绕课程内容,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目的,将作业内容从局限于教材转向从多方面看,从而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与考点的记忆,进而设计出科学的且富有创新性的作业。高中历史教师要基于教学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地设计出内容开放化、问题探究化以及评价多元化的历史作业。透过创新性的高中历史作业设计,进而不断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 创新 作业设计 高中 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7-224-01
0
传统的高中历史作业在理念和具体实施上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学生对历史作业大多持有厌烦和逃避的态度,甚至还出现了作业抄袭的现象,既不利于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学生对高中历史知识的有效掌握,更限制了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发展。
一、高中历史作业存在的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历史作业的设置,然而现阶段,很多教师并没有解决好应试教育与素质培养之间的关系。不少历史教师仍然存在着陈旧的教学理念,片面强调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依赖课后作业的功能,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布置的历史课程作业几乎全都是习题。单调乏味的历史作业脱离了生活现实,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限制了高中历史学科的自身发展,制约了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家长对孩子到底是否学会或者学懂了课程内容,大部分也是以完成作业的速度和学习成绩作为依据,机械化的作业布置和完成只会让学生出现更多学习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作业量较大,且机械布置教材习题
过多的安排历史作业,只会加大学生的学业负担。这类历史作业如果单纯以机械记忆知识作为考核点,而忽视对问题的探究的话,也就会限制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自我认知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人们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过于强调作业的认知功能”。在这种作业形式的驱动下,历史学科纯粹变成了应试考核的工具,丧失了人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过于繁重的历史作业,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思维僵化,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布置巨量的历史练习题,机械地使用教材或是他人设计的习题,不加筛选的用他人的“成品”资料塞给自己的学生,好像是他人为自己学生布置作业,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因为教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进行精心的作业设计,不断总结反思,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采用大量历史作业习题只会降低教师的成长速度,对教师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作业形式有待创新
高中历史作业形式多数为选择题和材料题,主要以书面作业为主,做历史作业就是历史习题。随着课程改革之后,历史习题虽然采用了很多新材料和新情境,但是作业形式还是以选择题和材料题的形式为主。仍然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它严重挫伤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導致学生消极应对作业,不利于学生科学的历史思维的形成。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也没有因此有所提升,耽误了教师的教学职业发展,也不利于历史教学的效率提升,限制了历史教学策略的创新。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作业应该秉承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理念,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同心协力去完成某项历史学习任务。
二、高中历史创新作业的设计策略
(一)通过实际调查的实践活动,布置开放性的历史课外作业
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都是由教师一手包办,学生没有具体参与到作业布置的环节中来,只是处于执行和完成的地位。历史作业过于强调对历史教师的“教”的反馈,强调外在动机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忽略了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对学习的积极反馈,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生很难从外界获得间接经验并内化为自身的体验。因此,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的时候,如果只是考虑完成教学目标,而不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话,针对性就会降低。历史作业布置过于单一,忽视了作业对学生个性和层次性发展的促进性功能,这与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悖。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要考虑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更多地结合学生的历史学专业基础、兴趣和人格特征等现实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形式设计并科学布置历史作业。
(二)开展作业有效性的评价,提升作业的科学设计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可以通过一定的评价得到反馈。在高中历史作业评价方式中,学业成就是评价学生学业情况的重要方法。但是传统的作业评价模式仅仅停留在对或错的层面上,违背了评价的实质内涵。在进行学生评价中,要积极提高作业评价的有效性,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关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性发展,还要倡导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还有学生在过程中的反馈,这样做,有利于促进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教师应该打破僵化和刻板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够言之成理即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教师的肯定。
结语
目前很多教师对有效作业的探究普遍不足,作业多为随意地布置,很多教师根本不愿意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到底要怎样才能设计出较好的作业形式,以及有效的作业评价模式,怎样才能有利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效率。本文主要对历史作业布置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历史作业布置的方法。希望可以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余伟民.历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