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云
摘 要:关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第一,必须明确民族精神的界定及其内涵;第二,对民族精神传承所面临的形势必须有深刻认识;第三,培养方式必须与时俱进,注重营造校园氛围,提升思政教育者素质,探索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途经和模式。
关键词:高等教育;民族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7-0233-03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推动国家前进的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关于民族精神的培养与传承,这是一个宏大课题,也是常讲常新的论题。多年来,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就此进行艰辛探索,并取得了一批成果,但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家环境下,强调民族精神依然有着重要意义,着力做好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与传承,关系到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失成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笔者以为,做好民族精神的培养与传承,首先应深入思考三个问题:“民族精神的概念界定和基本内涵是什么?”“全球化背景下为什么仍要强调民族精神?”“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究竟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一、前提:民族精神的界定、内涵
1.关于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
中华儿女在改造自然、辛勤耕耘、不懈斗争、勇于创造的漫长历程中逐渐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因此,民族精神事实上早已有之,但国人对民族精神的自觉反思和相关研究却起始于近代。晚清的梁启超先生最早提出“中华民族”一词并发出“中国魂安在”的呐喊;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国民性進行深刻剖析和批判;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潮流担负起拯救国家、复兴民族的重任,坚定地走在传承、丰富、创新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前列……每一次民族精神研究的热潮,都是在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受到严峻考验之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对于“民族精神”这一概念的界定,学界多有不同认识,主要观点包括:民族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种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品格;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是一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范畴;民族精神是指能够促进民族进步发展的诸多精神内容。其中以张岱年、方立天的观点影响较大,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引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1]。方立天先生认为:无论是从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立论民族精神都是可行的,“如果从振奋、弘扬和提升民族精神的视角出发,那么,从狭义立论民族精神,可能比较有助于自觉地引导民族成员的生活实践,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的精神素质”[2]。十六大以来关于民族精神的相关研究中,学界多引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3]。显然这是当前学界普遍接受的关于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
2.关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的,而学界对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又不尽一致,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呈现形式进行剖析、诠释、概括和总结,从而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就更显丰富浩博、精深难测。但若将诸多观点、论述进一步加以提炼、提升,并结合历史和时代的考量,民族精神的内涵便可呈现出基本的轮廓。
第一,从传统精神来看。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数千年绵延不绝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在先民们改造自然、创造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凝练和形成了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其内涵主要包括: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兼爱天下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重德精神;威武不屈的尚节精神;舍生取义的尚义精神;谦逊礼让的宽容精神;克己奉公的自律精神;乐群贵和的和谐精神;勤劳简朴的立世精神。
第二,从时代精神来看。中华民族精神同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不断汲取时代的新鲜养分,积贮能量,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从而适应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自五四以来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的革命实践、建设实践、改革实践,中华民族精神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其基本内涵包括:信仰坚定、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保家卫国的爱国情怀;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宗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具有浓郁红色文化色彩的中国革命精神,具体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又锻造出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震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等,使中华民族精神又增添了新的内容。
从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来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则从增强文化自信的视角强调要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既是传统精神要素和时代精神要素的高度契合,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基本精髓。
二、背景:民族精神传承正面临着严峻形势
当今已进入全球化时代,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因此有人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强调民族精神已属过时。这种观点看似有理,实质上却是非常有害的。
首先,全球化的过程也是意识形态角逐的过程。随着经济、交通、科技、信息和生产力的加速发展,国际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激荡、融合,若想保持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培养至关重要。在以经济为主要推动力的全球化浪潮下,带有鲜明功利色彩的享乐主义、个人自由、拜金主义等西方思想及“普世价值”、“世界公民”等观念不断削弱具有群体本位特质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应该看到,全球化对民族精神所产生的作用是双重的:一方面,对于恐怖威胁、核扩散、环境污染、能源危机、食品安全等问题,需要各民族国家接受并采用普遍性的价值规范,以便维护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权利。另一方面,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仍呈现地域性、民族性特征。国际间联系、交往越多,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往往越强烈,这种内在的文化吸引力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显得尤为重要。法国学者萨义德论及文化时指出:“文化成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文化甚至“成为一个战场,各种力量在上面亮相,相互角逐”[4]。当前,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科技能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给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威胁。
其次,大学生民族精神呈弱化趋势。青年学生充满朝气,有较强的政治意识,对祖国有很深的感情,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对中华历史文化充满自豪,认同并推崇民族传统美德,但是也有不少值得注意的问题,其表现在:一是真正将爱国情感内化于心、外见于行者少。对祖国的挚爱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也是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但是,多数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往往表现在充满激情的语言、文字上,真正内化为恒久的挚情并付诸坚定行动者还是太少。难以做到将自己的个人奋斗、拼搏与民族前途、祖國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二是缺乏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忧患意识、担当意识正是推动中华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但是,由于受到多元文化和西方思潮的影响,青年学生在生活、学习和交往中多本着实用主义态度,考虑问题往往着眼当前、着眼个人和局部利益,缺乏全局观念,缺乏忧患意识和奉献精神。三是缺乏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勤劳勇敢、乏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品格。当代大学生多是90后,他们诞生于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条件日渐丰裕的时期,很少直接从事劳动生产,很少得到艰苦环境下的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弱,不少人有享乐思想,个性鲜明。四是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涉猎量少面窄,理解肤浅。青年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民族文化缺乏全面、系统的学习,对其精髓的理解更是不够透彻。
第三,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存在问题。首先,高校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许多高校在民族精神的培养方面做了一定的尝试,例如: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资料;开设历史文化类的选修课;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征文比赛、朗诵比赛等等,但由于民族精神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在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民族精神践行等方面均缺乏明确的定位,从而使学生对民族文化局限于表层的认知,难有深层的体会。再者,民族精神培养的渠道有限,形式单一。高校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和团队活动,没有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而课堂教学又往往以老师讲授为主,方式陈旧,团队活动随意性较大,次数有限,参与面也不够广阔,其教育效果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最后,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有限也是一大短板。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主要由高校思政教育者承担,但是,当前思政教育者的教学课时偏多,工作任务繁重,且部分思政教育者对民族历史文化了解不多,研究不深,视野不够宽阔,创新能力不足,因此难以承担弘扬民族精神、引领学生思想进步的重任。
上述情况表明,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挑战,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既是艰巨的任务,也是崇高的使命,这关系到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复兴,关系到国家安危、富强与腾飞。
三、固本培元、与时俱进:抓住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关键
1.营造有利于民族精神培养的良好氛围
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曾说:“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5]而文化氛围、所处环境对大学生的品格塑造至关重要。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既要善于运用宣传栏、板报、标语、校报、广播、电视、校园舞台等传统媒介,又要善于利用校园网、BBS、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掌控舆论阵地,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形成有益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良好氛围。
高校给学生提供的文化内容既要有一定的数量,也要有一定的质量,提供的精神食粮应“粗粮”、“精品”二者兼有。没有一定的数量、分量,就难以形成浓郁的氛围;没有一定的质量,则会珠玉与泥沙俱下,使学生难以掌握精髓。这里的“粗粮”是指雅俗共赏、贴近生活的知识内容和艺术形式,有益于文化知识的大众化、普及性,这里的“精品”是指具有理论深度、分析透彻、逻辑严密的文稿、资料、资讯等,使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精美的文化熏陶。
要多渠道、多形式提供民族历史文化知识,展示民族文化魅力,为民族精神培养添加养分。世界上著名的古代文明多在历史长河中衰落、消失,唯有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仍保留至今,这与中华传统文化内战的优秀基因是密不可分的。也正是中华文化所蕴藏的民族精神,使一代代中华儿女挺直了脊梁,生生不息。要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在茫茫黑夜中经过长期摸索,终于寻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科学的理论武器,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地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康庄大道,现在正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培养之基,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前进方向。
2.充分发挥思政教育者的引领作用
“高校的文化品位应体现在教师和教学科研中”[6]。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有赖于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者多是政治、哲学专业出生,对历史知识、民族文化掌握不多,理解不深,研究不够,因此,思政教育者必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多方充电,努力提升历史文化素养,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也应创设条件,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培训、外出考察、相互交流和举办讲座等相关学术活动,使思政教育者掌握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领略更多的民族文化风采,开阔教师视野,提升教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
思政教育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要善于从理论上阐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间的内在关系。要使大学生们明白,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时代与历史的呼应,在价值认同上高度契合,而民族精神则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践行。只有从理论上展开论述,分析透彻,逻辑严密,才能使教育教学更具有说服力,才能真正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3.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应创新方式,注重实效
当前大学生多是90后,他们热情奔放,思维活跃,个性鲜明,表现欲望强烈,易于接受新生事物,过去的民族精神培养方式方法对他们来说显得陈旧、刻板,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鼓励思政教育者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尝试,以鲜活的内容、新颖多样的方式、灵活便捷的设置来吸引学生目光,激发学生情感,从而产生更好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取民族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红色文化等相关资料植入教学内容中,要做到选取精当,分量适中,融入自然,突出主题。教师在备课时,只有考虑到班级学生的专业特点、性别构成、生源地和生活背景等因素,充分了解学生、洞察学情,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出成效。具体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尽量采用分组讨论、情景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使学生勤于动脑,乐于学习,互动性强,教学气氛更为活跃。
思政教育者还应善于利用新型媒体,积极拓展高校民族精神培养的渠道。教师可以利用QQ群、微信公众号、网上论坛、聊天区等,就国内外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积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审视本质,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区分善恶。思政教师更应把课堂教学和网络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从限定的教室、规定的课时延伸至辽阔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还需充分調动社会力量,建立和完善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立体教育体系,努力探索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教育模式。民族精神的培养,需要政策导向、资金保障、社会动员等,这些都离不开各级政府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高校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主要阵地。学校把民族精神相关内容引入课堂教学;组织社团活动、课外活动,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组织校外实践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地情,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磨炼意志塑造品格。家庭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后盾。大学生和家人一道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参观纪念馆、博物馆,探访历史遗迹,瞻仰革命圣地、名人故居,观看红色影视,使学生身临其境,情感共鸣。
总之,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和教育,不应窠臼陈规,而应开动脑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探寻、拓宽培养渠道,增强教育教学针对性、实效性,这既是现代教育理念的呼唤,更是培养合格人才的时代期盼。
参考文献:
[1]张岱年.文化与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2]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J].哲学研究,1991年(5).
[3]邵华泽.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李昆.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魏励.名言格言赠言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5.
[6]张岂之.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