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

2018-10-22 11:39王悠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院校

王悠

摘 要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高职教育深化内涵建设,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从制度供给、人才供给、要素供给三个维度剖析现阶段高职教育供给過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并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三方面提出我国高职院校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供给侧改革;制度供给;人才供给;要素供给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1-0020-04

人才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变革的核心要素,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变革效果。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办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状况目前难以满足国家供给侧改革人才资源需求,需要通过化解现实困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的现实困境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审视,我国高职教育领域主要面临着制度供给缺失、人才供给结构失衡与要素供给不足三大问题。

(一)制度供给缺失

1.内部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 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研究热点[1]。高职院校是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主体。从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现状来看,治理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逐渐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内部体系没有切实把握高职院校的个性特征,基本沿用了普通本科高校的机构设置,没有真正建立行业企业参与治理机制,传统的内部组织机构在管理创新和市场反应等方面的不足日益凸显。二是行政和学术权责利不清,界限模糊。如高职院校内部行政权力泛化,出现行政权力替代了学术权力的现象,学术权力的民主性和自主性特征无法得到体现。这些内部治理体系的制度性缺陷严重弱化了我国高职教育潜在的供给能力。

2.院系两级管理缺乏活力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缺乏高等教育办学与管理经验,在推行院系两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第一,院系两级职能划分过于宏观,具体职能划分不明确。权力主要集中在院级决策层,压抑了系部的办学灵活性和办学活力。第二,院系两级管理的制度建设缺乏系统科学的设计,配套政策和管理体系不完善,造成管理职能错位和运行效率低下的现象。第三,高职院校的两级院系制度建设的自主意识比较薄弱,对院校层面的制度产生依赖心理,缺乏基本的制度建设能力。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遭遇政策瓶颈

目前,在国家层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特别是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障。在现有法律和法规框架下,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机制并不健全,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及义务也没有得到明确规定,双方合作存在较大的风险,校企合作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现实层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双方利益难以协调。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符合企业需求,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用工要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企业以盈利为经营目标,合作意识淡薄。企业认为校企合作不能直接带来利益和收入,反而会增加经营成本和风险,参与高职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由于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机制,校企合作面临着重重阻力。

(二)人才供给结构失衡

1.同质化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 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已达1341所, 在校学生总规模超过了1048万人, 占高等教育总规模的41.2%[2]。我国高职教育的规模外延式发展却在人才供给上积累了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一是专业设置重复率高,趋同现象较为明显。以江西省为例,在全省55所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专业院校有50所,占比超过90%;“电子商务”45所,占比约82%。从相似专业重复布点数看,“计算机”相关专业布点数139个、“营销”相关专业布点数69个[3]。二是人才培养定位趋同,中低端人才出现供给过剩。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在人才目标方面定位趋同,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技能结构单一,难以满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进而造成结构性的就业难题。

2.创新性人才不足

进入21世纪以来,以智能制造、新能源开发、信息技术等发明应用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引发了全球新一轮的工业革命。特别是伴随着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人才短缺问题,主要体现在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技能难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等缺口较大。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及时根据经济转型发展调整办学思路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导致高职教育人才供给在数量、结构与质量等方面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产业转型升级所亟需的创新技术人才方面,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要素供给:质量偏低

1.师资质量整体偏弱

在以智能制造为主的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主要面临着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和新技术教师不足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实际数量不足,难以满足高职院校教学的需求。除了绝对数量不足外,还体现在生师比过高。二是师资队伍结构失衡,影响教育教学功能发挥。具体表现在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匮乏,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影响力不够,真正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不多。三是掌握新技术的优秀教师不足,能够直接应用新技术的教师更少,无法做到新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2.专业建设偏离实际需求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是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前提。然而,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却未能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来开设,主要表现为:一是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的整体布局不够合理,盲目根据市场热点设置专业,造成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二是在课程开发上严重滞后,缺乏新颖性和前沿性。课程内容选取滞后于社会的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当地社会发展需求。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还没有真正纳入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中。

3.技术服务能力不足

虽然近些年来高职院校的科研意识在不断提高,论文发表、科研项目数量不断增长,但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水平相对偏低,具体表现在:一是在现有的职称评定和激励机制下,高职教师往往只关注论文发表的數量和奖励,而忽略了科研成果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等重要问题。高职科研平台鲜有成果转化并产生效益的科研项目,对区域经济的整体贡献度不足。二是高职的科研成果没有发挥对教育教学的引领作用,反哺教学的贡献度不足。

二、高职教育供给侧的创新路径

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针对当前高职教育在制度供给、人才供给、要素供给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其改革的路径与措施主要有三点。

(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1.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建立有效治理机制

一是建立共同治理的体制机制,即“政府主导、行业指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运行机制,激发多主体办学的活力。在共同治理的框架下,建立规范的治理结构、相互协调的治理机制,并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比如可设立由政府、学校和社会三方组成的董事会,实现内外部治理的平衡。二是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厘清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利的界线。一方面,坚持学术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让教师拥有充分的学术权利,强化学术委员会的功能,使教授参与决策学校改革的重大事项,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另一方面,逐步形成扁平化的行政管理模式,弱化校级管理的中层组织,一定程度上减少行政权利对学术的干扰。

2.完善院系两级管理,有效激发办学活力

一是科学制定院系两级管理的总体方案,合理划分院级和系部的职责和权限。高职院校要对内部的权力进行调整,院级机构要扮演好裁判员角色,由直接控制变为间接调控,过程管理变为目标管理。系部要扮演好运动员角色,拥有自主的人事管理权、财务使用权、资源配置权等,合理分配和利用办学资源,成为相对独立的办学主体。二是加强系部内部的制度建设,确立系部的主体地位。系部要增强制度建设自主性和建设能力,根据系部自身情况制定管理制度。尤其是在教学、人事、行政财务方面要全面梳理办事流程,逐步建立起规范科学的院系两级内部管理体系,做到办学有章可循,做事有规可依,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产教融合

从国家层面,以立法形式来明确校企合作多方主体的职责。为使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有法可依,政府必须制定校企合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明确政府、行业、学校和企业在合作中的责权利。从学校层面,探索“校企合作共同体”实践机制。国内很多高职院校积极组建职教集团,进行校企间的资源优化和功能整合,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混合所有制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现实可能。但目前高职院校在混合所有制探索过程中遭遇了诸多政策瓶颈,仍然需要在继续研究的基础上加以突破。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1.着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准

一是打造校行企共育人才新模式。深度对接行业企业转型发展需求,构建以培养新技术应用能力为导向的“训研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深度对接行业企业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学校+行业协会+骨干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以契合行业企业需求。二是创新教学管理模式。通过构建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开展小班化教学、允许学生自由“选专业、选层次、选方向、选课程”等改革措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以避免人才培养同质化。三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着力提升新技术应用能力

高职院校应主动围绕新技术应用,依据高职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开设新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开发新课程,整合旧课程,把新技术应用意识和知识能力的培养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主动适应新技术、新制造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在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模式下的适应能力,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助推地方产业升级。

3.着力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一是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政校行企合作的良性运行机制,协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二是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专业教育,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产学研创”一体化创新创业新模式。三是以基地为载体,促进创新创业型校园建设。扩大学生创业空间,建立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加快发展创客交流中心、大学生创业园、青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服务平台。

(三)合理优化资源配置

1.加快师资整体培育

一是着手师资队伍机制创新和制度改革。通过完善院系两级管理制度和绩效分配办法,以奖优惩劣为杠杆激发教师投身教学、科研等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建立教科研互通机制,激励教师投身教科研活动和提高行业融入度;通过优化高端人才激励机制,加大高职院校高层次、高技术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建立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共育共享人才机制,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与行业融入度。二是完善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发展通道。高职院校要积极创设各种条件,通过实施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骨干教师提升工程、名师名家培育工程,构建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发展通道,引导教师分向发展、分层提升。

2.加快专业结构调整

一是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对已有专业在招生规模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合理调整,通过实施严格专业准入制度和实施专业预警与退出机制,进而达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之间的供需匹配和良性互动。二是探索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径,以优势特色专业为核心引领相关群内的其他专业建设,进而推动特色专业群建设不断升级,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显高职教育的“区域性”。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接浙江省七大万亿产业、温州支柱产业,确定了“以智能制造类为主体,鞋服设计类为特色,现代服务类协调发展”的三大专业集群,在八个系35个专业的基础上建设时尚产品设计、先进装备制造、智能电气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和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等五大优势特色专业群,其构成与布局如图1所示。

3.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一是将校内科研工作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整合学校现有的研发平台、实训中心、大师工作室等各类资源,建设服务地方支柱产业的产学研创综合服务平台。以应用为导向,构建立地式技术技能积累与服务体系。解决生产一线急需的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和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将校内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的教学内容,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增强校内科研工作反哺教学的能力。以科研项目建立教学实训平台,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培养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陈胜,闫智勇.论职业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0):81-85.

[2]南旭光.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发展的问题、矛盾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7(14):7-13.

[3]刘斐.我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冷热两重天[EB/OL].(2015-07-21)[2017-12-01].http://news.163.com/15/0721/02/AV0VSTGD00014AEF.html.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高职院校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