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2018-10-21 13:10李松颖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分层差异目标

李松颖

摘 要: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学策略,着眼于人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把个体差异看作是资源来开发,使教学指向于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它强调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分层推进教学。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十分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分层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以下是我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一、分层教学的内涵

分层教学就是以班级大课堂为基层,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基础和学习理解能力的差异,划分出不同层次,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实施不同教学方法和辅导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分层教学包括了分层小学目标、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评价等内容,意在使学习好的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学习后进的学生也能迎头赶上,从而全面提高班级整体教学水平。

二、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策略

1.学生分层,尊重个体差异

我们通过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相结合方式,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言技能、学习习惯、文化素养、言谈举止”等六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上课表现、作业情况、考试状况、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学习习惯及口头表達能力”等方面将学生大致划为A、B、C三个层次:A为潜能生,B为中等生,C为优等生。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划分是呈动态变化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确定自己的层次,并按相应的规则要求自己,能上则上,该降就降,教师要不断激励和帮助学生,使其向更高层次迈进。在这一层次中,教师要注意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以免学生出现情绪波动,导致教学工作弄巧成拙。

2.目标分层─激活思维,展现个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和认知能力,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提出各层次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达到适合自己最近发展区的目标,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尽可能使低层次的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让中等生吃好,优等生吃饱,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1)预习目标分层,关注需求。预习时可试回答课后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题。第1题全班要完成,第2题大部分学生要完成,第3题,会做的就做。这样分层预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做,就会促使学生向上一层次靠拢,向高层次发展,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

(2)教学目标分层,激发兴趣。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小学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即是听、说、谈、写的训练,而每一课又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有每一课的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大纲、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订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层次性。

3.施教分层,着眼差异

分层施教是个性化阅读教学分层策略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对A层(潜能生)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具体引导,逐步完成;对B层学生(中等生),老师要用提示的方法,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对C层学生(优等生)则启发点拨,独立完成。施教时,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多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每一分钟都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这种分层策略尊重兴趣爱好,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为学生的个性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内容分层,体现能动性。教师应引导各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即学习内容分层)进行研读,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说得生动热烈,读得入情入境,写得有滋有味,整个课堂灵动飞扬。

(2)方法分层,发挥灵活性。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力、思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同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因此,学生独立学习时,教师应鼓励各层次的学生灵活地采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适宜的表现方法(即学习方法分层)去开展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通过这些富有个性的交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更好地培养。

4.评价分层,增强信心

(1)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改革评价观,老师就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刀切,或一定要把评价放在教学过程的后面,而是运用成功的理论,对多个层面的学生及时进行客观评价,把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2)评价要注意教学艺术的灵活运用。上课时由于采用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老师必然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作业,并给予评价。在评价时,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中下生应以鼓励为主,并可稍降低评价标准,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中上的学生要求稍高,如归纳段意,讲出大概的意思,中下生只要基本答出来就可以表扬,给予肯定。

总之,分层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尊重学生的学习差异、保护学生自尊心、树立自信心为出发点的一种教学理念,它的实施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充分发挥,个性也得到最充分发展,同时它还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6).

[2]龙泉.分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9(12).

[3]崔宏伟,韩贤克.语文分层教学的探讨与尝试[J].文学教育(下),2008(10).

猜你喜欢
分层差异目标
相似与差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